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AZ、诺华密集抄底中国Biotech!罗氏开年4笔,BMS一月许出265亿美元,MNC并购背后的权谋
发布时间: 2024-01-09     来源: E药经理人

与AZ溢价收购亘喜生物相比,诺华收购信瑞诺更像一笔“理所应当”的交易。但值得讨论的是,两笔交易是否就预示着2024年将开启跨国药企并购中国Biotech的热潮?

2024年一开年,跨国药企(MNC)就抛出两个故事:中国Biotech被MNC收购未来可能成为投资者退出的一种主流方式;似乎到了MNC通过BD和并购“抄底”的时机了。

12月26日AZ收购亘喜的消息打响第一枪,将MNC收购中国Biotech热潮开启的“猜想”推上热搜。一个多星期后,1月5日,诺华官宣收购信瑞诺被认为再次将这一猜想推至高潮。

从信瑞诺本身来讲,诺华先收购其持股方Chinook Therapeutics,本次收购更像是诺华“不舍”放弃两款重磅产品中国权益“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

但可以肯定的是,寒冬之下,这笔交易再次加强了中国Biotech被MNC收购未来成为投资者退出的一种主流方式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MNC正在通过BD和并购的方式“抄底”生物技术公司。仅去年12月以来,就有罗氏4笔,BMS、阿斯利康3笔,诺华、艾伯维2笔,强生、GSK、礼来、BI等也都达成了新药并购或者BD交易。

信瑞诺为何成为第二家?

年前AZ溢价收购亘喜生物之时,多位业内人士还对E药经理人表示,很难再出现第二家被收购的中国Biotech,因为相对来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亘喜生物更像是一家美国市场语境里的Biotech。

紧接着今天的这笔诺华收购信瑞诺似乎在“打脸”,预示着2024年或将诞生更多MNC收购中国Biotech的交易。

其实不然,信瑞诺实际上是海外生物技术公司Chinook Therapeutics与鼎丰生科资本、Frazier Healthcare Partners等投资机构共同设立的一家合资公司,诺华在并购Chinook Therapeutics后持有了信瑞诺的股权。因此,这笔收购交易其实是诺华将收购信瑞诺医药的其余股份。交易完成后,信瑞诺医药也将整体整合入诺华中国。

虽然从形式上来看诺华并购信瑞诺是此前交易的延续,但信瑞诺能被诺华整体整合也是实力所在。

研发管线是分析一家Biotech的首要指标,信瑞诺在中国市场拥有atrasentan和zigakibart两个针对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创新药项目在中国和新加坡的独家权益,全部从Chinook Therapeutics许可引进。有熟悉此公司的业内人士分析,诺华此举收购更像是不愿意放手这两款产品的中国和新加坡权益。

上述业内人士分析,根据Chinook的年报,Chinook通过技术入股,以2个药(atrasentan、BION-1301)的大中华区权益换取合资公司信瑞诺50%A轮优先股,投资机构投资4000美元获得另外50%股份。为了获得两个药的完整权益和话语权,并且加快在大中华区的研发,诺华需要在并购Chinook后把信瑞诺的另外50%股份买入。

IgA肾病无论在国内外其实都是一块隐秘的“宝藏”。IgA肾病是导致肾衰竭的主要原因,长期以保守疗法和免疫抑制治疗为主,缺少可逆转肾功能衰退的新型靶向药物。并且IgA肾病还在东亚地区发病率最高,中金的报告显示,IgA肾病中国预估患者约400万-500万名,每年新增约10万名经活检确认的患者。

市场潜力是一方面,atrasentan和zigakibart的重磅程度更是诺华不想“放手”的深层原因。

Atrasentan是一款选择性内皮素A受体(ETA)小分子拮抗剂,能够通过降低球囊内压力和肾小球滤过屏障大分子通透性来减少 IgAN 患者的尿蛋白。尿蛋白的早期改变作为IgAN临床试验合理的替代终点已被美国FDA及欧洲EMA接受。

云顶新耀引进的耐赋康、全球首个非免疫抑制疗法Sparsentan以及Chinook公司的Atrasentan是全球治疗IgA肾病最被看好的三大“黑马”。2023年11月,云顶新耀官宣耐赋康治疗IgA肾病获批上市之时,因为是唯一在国内获批的IgA肾病靶向药,公司股价曾大涨8%。

去年10月,诺华宣布ETA受体拮抗剂atrasentan的关键 III 期ALIGN 研究的中期分析结果积极:研究达到主要疗效终点,IgAN患者中的蛋白尿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减少;整体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而另一款zigakibart,则是一种结合并阻断增殖诱导配体(APRIL)的新型人源化单克隆抗体(mAb),也是用于IgA肾病。在2023欧洲肾脏病协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中期分析结果显示出zigakibart对IgAN患者具有巨大疾病改善作用。去年11月,信瑞诺曾宣布zigakibart已获批加入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BEYOND研究)。

而对于诺华而言,肾脏及代谢是其四大核心领域之一,而IgA肾病也一直是其重视的方向,诺华的iptacopan在2023年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NH)。2023年6月,诺华曾宣布 Iptacopan 治疗肾脏疾病IgA 肾病 (IgAN) 的II 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也是全球进展较快的IgA 肾病 (IgAN)新疗法之一。

总结来看,IgA肾病的市场前景、诺华在这一领域的布局以及Chinook公司两款产品的实力等共同成为诺华“不得不”收购信瑞诺的潜在因素。

跨国药企的并购权谋

在寒冬里,跨国药企似乎成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拥有强大的火力,逢低布局,这样的事情未来的几年内都不大可能改变。

过去一年,跨国药企与中型制药、Biotech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但MNC与MNC之间的交锋却暗流涌动,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特别是12月以来,通过并购和BD来补充弹药的交易事件更密集了发生在各家药企上,不仅仅是对中国药企,据E药经理人不完全统计,罗氏有4笔,BMS、阿斯利康3笔,诺华、艾伯维2笔,强生、GSK、礼来、BI等都有交易。

密集布局背后传递出两个信号:第一,Biotech的产品以及其本身的价格已经调整到位;这从标普生物技术指数(XBI)近两月增长40%可窥见;第二,跨国药企紧迫的增长危机意识,以及他们间的竞争。去年初,跨国药企纷纷调低自身的业绩预期,并且伴随大规模的架构调整,以其创造可持续性的利润增长。比如诺华最早宣布:做一个纯创新药企。后续的业绩也证明了战略的正确性。

过去一年,MNC的扩张,并不都在追求规模扩张,更多的公司是在追求聚焦优势领域的再创造,或者是追求潜力领域的新增长。“他们更现实了!”

尽管罗氏2024年有望凭借脱胎于基因泰克的产品重返第一,但他正在“逃离”基因泰克,发力核药、RNA、分子胶等更多新兴疗法,但重点仍在肿瘤领域。2024年一开年,罗氏就官宣了三笔并购,总额超40亿美元,埋藏的“蓄意”毫不掩饰地流露。先是罗氏的中国创新中心(CICoR)合作而来的宜联生物ADC产品,总额超10亿美元;接着在1月4日当天,先后官宣与Remix合作RNA疗法,与MOMA合作新药靶点平台,两笔总额有望超30亿美元。而在2023年,罗氏还相继与PeptiDream、Orionis Biosciences合作开发核药、分子胶疗法,两笔总额超30亿美元。

BMS对大品种的渴望凸显,甚至“焦急”。仅12月,BMS许出去的钱就高达265亿美元。先有对百利天恒EGFR×HER3双抗ADC总额高达84亿美元的交易,首付款也达到了8亿美元;之后又在一周内宣布了,140亿美元对神经科学公司Karuna的收购,以及41亿美元对核药公司RayzeBio的收购。这三笔交易,都将BMS对大品种的渴望展现地淋漓尽致。尤其后两笔交易,核心产品要么在3期要么接近上市,尤其Karuna的抗精神病药物KarXT被认为是2024年最值得期待的重磅产品。

相比BMS,艾伯维的境遇好一些,但逻辑类似。12月以来,他在两个不擅长的领域突围。为了加速打开实体瘤领域,艾伯维不吝重金,101亿美元发起对ADC先驱Immunogen的收购。众所周知,肿瘤并非艾伯维的强项,除了与强生分成的伊布替尼值得一提,但如今该产品销售承压也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几年,艾伯维一直在重金布局肿瘤领域,尤其实体瘤,技术方向则尤其偏好ADC领域。其主要的ADC管线多达20余项,其中40%来自外部引进,但目前诸多处于不活跃状态。

神经科学则是其瞄准的下一个蓝海领域。上个月,艾伯维以87亿美元收购了Cerevel Therapeutics便能看见其野心。Cerevel在神经与精神疾病领域拥有领先的管线布局,覆盖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PD)及情绪障碍等疾病。

AZ没有那么重的危机感,这几年他都是增长相对强劲的MNC。从11亿美元收购Icosava进军RSV疫苗,到12亿美元收购亘喜生物增强CAR-T管线和技术平台,从12月的两笔并购可以窥见AZ如今的偏好:通过中小额的并购补足新技术领域;通过BD合作来夯实优势领域。

新冠期间AZ浅尝到疫苗的甜头,但也暴露出短板。2021年,阿斯利康成立了单独的疫苗和抗体治疗部门,这几年AZ一直在“相对广泛地勤奋研究所有不同的疫苗平台”。RSV疫苗这种明星产品自然不会放过,而且其收购公司的蛋白质病毒样颗粒技术被认为是“能增加最大价值的平台”。

对亘喜的收购同样如此。AZ在细胞疗法领域同样是新来者,过往通过自建和中小额并购&BD的方式在补足。亘喜无论是从产品还是技术平台上同样能和AZ百分百的互补。而具体到产品上,前几日AZ引进的EGFR L858R突变变构抑制剂,明显是为夯实奥希替尼及其在肺癌领域的位置。

更多公司在加码原来的优势领域。诺华是典型的代表,持续的专注形成了他在细胞基因疗法、核药疗法领域的领先优势。开年第一笔交易,诺华就给到了新型基因治疗,13亿美元合作Voyager,获得其TRACER衣壳发现平台的使用权。以及今日对信瑞诺的收购,也是在加强其四大核心领域之一的肾脏及代谢领域的布局。

礼来、诺和诺德相继的布局,也是围绕现有在代谢、减肥优势领域的加码。如昨日诺和诺德宣布与Omega Therapeutics和Cellarity就代谢疾病的新治疗方法达成合作,前者是探索肥胖管理,后者则是利用Cellarity平台开发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 (MASH) 的小分子疗法。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