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
一次注射,长期抑制HIV!《科学》:病毒水平可降至千分之一
发布时间: 2024-08-13     来源: 学术经纬

在今年7月,第25届国际艾滋病会议报告了一例特殊的艾滋病患者治疗案例,该患者在接受带有CCR5 delta-32杂合突变的干细胞移植后,停止了抗病毒治疗,此后6年内该患者体内都检测不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痕迹了。

此前大众所熟知的HIV治愈案例“柏林患者”,接受的是CCR5 delta-32纯合突变干细胞移植。这个新案例进一步表明,不必消除所有的CCR5拷贝就有望实现艾滋病缓解,因此也被誉为“下一个柏林患者”。

当然,这些艾滋病潜在治愈案例是特殊的,绝大多数艾滋病患者仍然需要接受标准的艾滋病治疗,即每天定时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组合。这种治疗方式对服药时间、剂量有很严格的要求,并且患者会经历药物带来的多种副作用,如果不按规定服药会更快产生耐药性,最终失去治疗选择。

为了帮助拯救众多艾滋病患者的生命,科学家也在努力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就在最近,《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带来了值得期待的结果,来自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者合作揭示出,一类治疗性干扰颗粒(therapeutic interfering particle,TIP)可以简单、有效地降低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内的HIV水平,单次治疗性疫苗注射可以在30周时间里持续抑制HIV。与未经处理个体相比,实验猴体内HIV水平可长期保持在千分之一


天然情况下,病毒在复制时可能产生一些基因组不完整的病毒颗粒,这些缺陷病毒无法自身复制,但在碰到正常病毒时可以借助它们的复制工具来激活复制,因此可以通过资源竞争的方式干扰正常病毒合成。

而TIP则是一类模拟缺陷病毒颗粒的人工合成版本,科学家可以人为设计出缺失关键成分的病毒基因片段,然后以此产生缺陷的病毒颗粒,它们在与野生型病毒竞争复制资源的同时,还会促进炎症反应,增强病毒被清除的可能。并且,由于TIP更小,复制起来更快,可以逐渐取代天然病毒。当天然病毒完全被压制时,TIP也失去了复制的机会,因此不会具备致病性

在新研究中,作者正是以此概念设计了一批以缺陷型HIV片段为基础的TIP。他们发现这些TIP在进入小鼠体内后,可以与完整的HIV颗粒同步合成,并且TIP的复制速度非常快,能迅速超过正常HIV。结果显示TIP可以长期持续地发挥压制作用,HIV不会疯狂复制也难以重新反弹。

作者基于慢病毒载体设计了可用于静脉注射的TIP,然后将TIP单次注射到了猕猴体内。24小时后,实验猕猴与对照组共同接受了猴HIV感染。在后续30周内,作者对所有猕猴进行了持续追踪,包括检测淋巴结、血液样本。

他们发现6只实验猴中有5只的HIV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TIP治疗可以将HIV水平降低至千分之一以下,有1只猕猴体内甚至检测不到HIV

根据他们的分析,单次TIP治疗带来的病毒水平降低足以长期将HIV控制在传播阈值之下,这不仅可以显著提升个体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也能够减少HIV的传播风险。研究团队未来计划推动更多猕猴实验来确认TIP的治疗效率,比如在已感染HIV的个体内TIP能否高效发挥作用,并且与常规的抗逆转录药物相比是否更加优秀。这也将有望推动一种更简单的HIV治疗方式诞生。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