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国家医保目录调整,390个药有机会(附涉及企业名单)
发布时间: 2023-08-29     来源: 赛柏蓝

初步通过形式审查的药品达390个,涉437条药企信息。

01
390个药品通过初步形式审查
涉437条药企信息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公示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的公告》,390个药品通过初步形式审查,包括目录外药品226个,目录内药品164个。

梳理发现,目录外药品信息有267条,涉齐鲁、科伦、扬子江等药企;目录内药品信息有170条,涉恒瑞、西安杨森、阿斯利康等药企(具体见文末附件)。

与2022年相比,申报药品数量有一定增加。

在申报内容上,企业需要提交申报材料和摘要幻灯片,内容涉及药品基本信息、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公开性等。

其中,经济性(限目录内申报药品提供)内容的要求中,与去年不变是仍需提供过去两年(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大陆地区药品销售费用,增加当前费用价格情况、预计未来三年内销量和对医保基金的影响等内容,删去了各省挂网情况以及和目录内同治疗领域药品对比的要求;在公平性内容方面,目录外药品还需要提供价格费用等信息。

初步形式审查药品申报资料,既可以确保申报的药品符合申报条件,也可以对申报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审核,并根据工作需要就一些资料的真实性向有关方面进行核实,有利于保证提供给专家的信息更加准确完整。

国家医保局表示,一个药品通过了初步形式审查,并不表示其已进入医保目录,仅代表经审核该药品符合相应的申报条件,初步获得了参加下一步评审的资格。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分为企业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谈判竞价等环节。

根据《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近期的安排——

7-8月,申报阶段,企业申报、形式审查、对通过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资料(不含经济性信息)进行公示、复核、对最终通过形式审查的药品名单进行公告,并同步通过申报系统向相关企业反馈;

8-9月,专家评审阶段,形成拟直接调入、拟谈判/竞价调入、拟直接调出、拟按续约规则处理等4方面药品的建议名单;对于简易续约的药品,组织专家按规则确定下一个协议期的支付标准等。

接下来,国家医保局将根据公示期间收到的反馈意见,进一步核实相关信息,确定最终通过形式审查的药品范围。

02
创新药面临更高要求的同时迎利好
医保谈判结果或于11月份公布


根据《中国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2016-2020年上市的34个创新药中,已有26个进入医保目录。

国家医保局在《关于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的解读》中提到,医保支持创新要“保基本”“保定位”,把药品保障水平的提升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和可持续的基础之上。

这对创新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覆盖更多人群的优质创新药将有机会进入医保目录。

在发布新版医保目录调整的相关公告后,国家医保局还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及《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

《谈判药品续约规则》规定,目录调整当年协议到期且前一年按简易程序增加了适应症的品种,如前一年因比值A超量导致支付标准下调,在计算续约降幅时,扣减前一年因比值A导致的降幅,直至扣减为零。

财信证券在一份研报中分析,《谈判药品续约规则》明确了基本覆盖创新药全生命周期的医保支付标准调整规则,有利于稳定创新药价格预期。

对于药企而言,进入医保目录无疑意味着更多的市场机会。2022年版医保目录药品总数达2967种,其中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今年医保目录药品会增加哪些药品,值得期待。

从这两年的医保谈判情况来看,2021年,117个药品进行谈判,谈判成功94个,总体成功率80.34%。其中,目录外85个独家药品谈判成功67个,成功率78.82%,平均降价61.71%;2022年,147个目录外药品参与谈判和竞价(含原目录内药品续约谈判),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达82.3%。参与医保谈判和竞价准入的药品,平均降幅达60.1%。

与2022年的计划相比,国家医保局将今年计划中的谈判/竞价阶段延长为9-11月,期间将开展测算评估、沟通交流以及现场谈判/竞价,最后组织谈判成功和简易续约的企业签署协议。预计11月份完成谈判并公布结果。

初步形式审查是对申报药品是否符合当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条件以及药品信息完整性进行的初步审核。不过,就当前阶段而言,这些药企已经拿到了医保谈判的第一道门入场券。

附:2023年国家医保局官网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品种-企业(注:本名单企业不等于最终有正式医保谈判资格)

作者 | 颜色
来源 | 赛柏蓝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