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难逃周期之痛。一周内,CXO板块持续走低,多只概念股的暴跌更是让人心凉。
国内CDMO龙头药明生物在2023年投资者开放日表示,2023年上半年新增订单暴降,截至5月底新增项目为25个,明显低于预期,无法达到往年120-130个新增订单数量。受此消息影响,药明生物当日的港股股价下跌17.02% 。
受到影响的并不只有药明生物一家。CRO龙头企业泰格医药的跌幅已超业内预期,从资本市场走势看,泰格医药股价在今年2季度开始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走势。
昔日的CXO第一梯队企业康龙化成公布减持计划,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1%,减持为期5个月,截止日期为9月28日。自6月21日起,大跌超8%,股价创出3年以来新低。
事实上,自2022年12月以来,CXO板块就已经走出了单边下跌的行情。
业内人士表示,在创新药支付问题与商业化不及预期的前提下,CXO作为产业链的一环,难以长期持续独自火热的市场行情;再加上临床试验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海外业务受阻等影响,自然给CXO雪上加霜。
01
订单放缓、收缩规模
CDMO如何抵御寒风?
2022年以来,裁员、砍管线,破产的Biotech不在少数,导致流入医药“卖水人”CXO手中的订单数量开始锐减。
CXO按产业链环节分工包括CRO、CMO、CDMO、CSO。近期港股市场的CRO/CDMO股价走势呈现整体下跌,原因之一很可能是新增项目的断崖式下跌。
根据药明生物投资者开放日透露的数据,在2023年的前5个月,药明生物一共有25个新签项目,这个数据远低于去年同期:2022年1-4月药明生物新增47个项目,全年新增120个项目。2020-2021年,药明生物当年新增项目数量分别为103个、156个。
值得一提的是,2018-2021年药明生物公司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得益于2018年以前一部分项目积累(2016年140个项目到2019年250个项目)。业内观点认为,订单项目数量是药明生物的业绩增长的远期指标,订单的消化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新增订单数量,显然透露着药明生物的隐忧。
在药明生物新签项目数量直线下降的背后,更揪心的是其结构性变化:绝大部分新增项目都来源于海外,国内新增项目几乎停滞。
对此,药明生物公开表示,消化新冠收入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需要大约六个月的时间,预计2023年下半年公司业绩将加速。围绕着市场的诸多猜测:海外大药企是否在绕开国内CXO、药明生物产能没跟上、竞争对手抢走生意……药明生物能否在年末给出令市场满意的答卷?
药明生物新增订单放缓,只是国内CDMO企业萎缩的一个缩影。类似的情况,已经在多个CDMO公司的营收变化中显露端倪。
在2023年一季报中,CGT行业CDMO龙头和元生物明确表示:受外部持续经济低迷影响,下游创新药研发的融资压力总体上升,公司CDMO业务项下的部分 CGT 药企客户融资到位推迟,其项目订单有一定的暂缓或延期。
有着“细胞培养基CDMO第一股”之称的奥浦迈,2023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其服务的临床前项目数量,从去年底的70个,变成了72个,整整一个季度只增加了2个临床前项目。
国内小分子CDMO龙头凯莱英即使接连拿到几个过10亿元的订单,似乎也无法“拯救”一路下行的股价。
此外,以国内订单为主的中小型CDMO则更加严峻,挣扎在生死之间,给员工发工资都变得非常困难。一家CDMO企业员工透露,实在难以负担工厂一个月高达上百万的电费。不少CDMO企业选择收缩规模、停止工程建设。
业内观点认为,在药政改革渐入“深水区”的大背景下,制药企业不断加码创新开发,逐渐意识到单纯依靠CDMO的路径是走不通的,而CDMO前期不断加大的投入,投入产出比却有点迷茫,一有风吹草动就出现集体杀跌。
怎么样能巩固行业头部地位,在国际环境不稳定的背景下,实现国内国外双循环,是国内CDMO企业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
02
裁员、欠薪、股东减持
如何走过周期之痛?
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周期属性,无非是周期长短、周期阶段的不同,CXO行业也不例外。在其细分领域CRO企业中,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维亚生物等都不约而同传来了不景气的消息。
今年以来,康龙化成股价持续回调,6月8日股价盘中跌至43.24元/股,创阶段性新低。加之减持计划公布,令投资者信心跌落谷底。同时,由于市场对于医药需求端的担忧走高,康龙化成连年高增长也越来越难以为继。一方面,新玩家入局,挑起价格战,另一方面,创新药源头道路在变窄。
业内观点认为,生物医药领域一级市场投融资仍旧疲软、医药企业订单持续高增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以及重要股东减持,都是市场对于康龙化成无法消解的担忧。
另一边,位列中国CRO市场份额前排的泰格医药,净利润于今年3月份首现下滑,近期的跌值更是突破预期。对此,泰格医药直言,若制药行业投资减少,相关生物制药研发服务的外包需求也可能减少,可能对泰格医药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在竞争方面,泰格医药也表示,全球临床合同研究机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司面临多方面的竞争,包括价格、服务质量、服务范围、灵活性、能力、提供服务及时性、符合监管标准及客户关系等。
前不久,多个媒体平台传出临床CRO企业保诺-桑迪亚裁员的消息。更有保诺-桑迪亚前员工对媒体透露,保诺桑迪亚基本全线裁员,不分业务,主要的原因是项目太少。
除了保诺-桑迪亚以外,6月中旬,春天医药总裁发布内部信表示,公司遭遇资金流紧张的窘境,导致拖欠员工薪资的事态发生。公司将尽力筹措资金,并基于资金流实际情况从本月的发薪日起逐步补发拖欠薪资,直至完全补足到位。
和保诺-桑迪亚类似,春天医药是一家专注于为创新药械研发提供临床研究全流程专业服务的临床CRO企业。
在行业企业裁员、欠薪、股东减持情况接连出现的情况下,是否预示着医药“卖水人”的生意不好做了呢?
行业人士分析认为,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还是由上下游供需所导致,而今创新药投资比较差,整个CRO的需求在下降,尤其是海外订单少的CRO面临的压力比较大。
实际上,从总体而言,国内几家头部CXO公司的2022年年报数据(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昭衍新药)都实现了至少10%的营收增长,60%的净利润增长。业内预计,在生物科技行业经历过一轮泡沫出清之后,CXO行业迅速洗牌,生物制药行业在下一个周期或将扭转颓势。
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协会组织专家对四川省长征药业股份有限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以..学习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四川生
2025年元旦伊始,四川省医药保化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