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中腰部连锁难了!有药店压货800万
发布时间: 2023-06-05     来源: 第一药店财智

近期,据药店零售行业调研人员发现,药品零售行业存在数量不少的连锁药店,采购过量的药品,目前已形成积货,大大影响药店的现金流,在行业中引起不少热议。此情况源自去年年底掀起的购药潮,目前对于一些药店的负面反馈已经延续至5月份,甚至往后还将持续产生影响。

经此一疫,不少药店经营者反思,在面对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时,理性的未雨绸缪取得的价值,远比蜂拥而至获得的价值要更为长效。

01
有药店年底积货800万


据调研了解,当前许多县域城市的中腰部连锁,去年12月挣的现金,现在都挤压在库存了。

这一情况,来自台湾的药店实战专家朱隐老师也感触颇多,在他接触过的多家药店,亦有上述情况出现。据其调查了解,目前出现上述问题的,较为轻微的普遍介于三十万到一百万元,介于这一区间的多为是已经把商品管理做好的情况下产生的问题。另有多家连锁积货亦有200-400万元,更有甚者,积货已去到将近800万元。

据其反馈,这一问题,在华南、华东等高经济带出现较少,问题普遍发生在信息较为闭塞、管理较为僵化的县域药品零售市场。近期,《第一药店财智》在采访中西部连锁代表时,亦有不少反馈或多或少存在这一情况。

那么,药店们出现的都是什么类型的产品积货呢?

朱隐近期让几家连锁把库存清单拿出来看,其发现都是一些原来在市场采购上,我们几乎看不上眼的药企所生产的产品,尤其是4类药,有很多生产厂家,不少从业者甚至闻所未闻,更别说消费者了。

出现这种大量非知名产品的积货,原因基本如出一辙。去年底12月份突然之间说“放开”防疫,很多连锁认为市场需求量会很大,这在当时也事实如此,所以那时候很多连锁不计代价,采购抗原试剂、4类药、口罩,只要市场有货,通通采购。据悉,目前仍有连锁还积压着上百万只抗原试剂未售出。

事实上,连锁进的这批货也不一定是高价进,很多厂商当时没有一线品牌资源,只能退而求其次去找三四线品牌。《第一药店财智》采访了解到,这些三四线品牌在药品极度稀缺的情况下,销量也是非常可观的,但在市场恢复正常之后,就并非如此了。虽然近期有不少“二阳”浮现,包括4类药、抗原、口罩,销售情况稍微好转,只不过不知名的产品没有动得那么理想。

02
现金流受阻,积货如何处理?


现金周转是连锁的命脉,长期受积货困扰自然施展不开手脚,亟需寻求合理的积货处理方式。

朱隐建议,规模在50-100家门店,且原来在大家心目中还算不会太差的药店,近期要强化与知名上游厂商互动,与当地政府部门协商纾困。

事实上,很多知名上游厂商,每个月、每个季度都会有固定的营销活动,有一笔促销费用,在功能类似的情况之下,朱隐建议把一部分商品作为买赠,当成是回馈给当地的低收入群体。这种操作只不过是稍微把它转换一下,药企平常要花钱做促销买赠品的钱,把它转化为帮他们消化库存的钱,事实上大家也都都没有损失。

当然,在我国,相关法规规定,药品是不能赠送的。朱隐建议,特殊情况,连锁要做好充分沟通,与地方药监局主动说明情况,在保证药品质量安全,自我服用无明显风险的情况下,申请拿出10%-20%的积货,送个当地的留守家庭、低收入群体,事实上,这类群体在二三级城市以下城市居多。

但是这个不是正统方法,不是每一家药店都可以这样做。“首先,如果它的产品品质不正常,经营者的品德不过关,我是不认可企业用这个方法。”朱隐说道,其次如当地药监局在了解企业困难后,仍不允许药店这样做,连锁们就切忌为之,如若不然,被处罚就得不偿失了。

“这个工作就考验连锁和做上游厂商与当地政府的沟通能力了。连锁必须多管齐下,但是我觉得最重要还是要考验连锁平常在地方,是否本分经营,没给药监局动作带来麻烦。”

据他了解,某连锁在当地消费者的印象中,他们家的药都是最贵,因为他们坚持质量。他们刚好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去赢得口碑。一开始执行的时候,据连锁负责人反馈,老百姓基本持怀疑态度,但是真的接触到这些留守家庭的口碑以后,他们发现门店客流开始增加了。也会有顾客上门赞赏药店这种行为,认可这样做得不错。在朱隐看来,这种反馈是长期的。

库存没有消掉的话,药店永远没有办法进入正常营销,朱隐认为,今天在负毛利的情况把它放出去,总比最后放到过期,还要花钱把它处理掉好多了。“未来药店要能落实做好全民健康照护,以及协助大社会公共卫生管理的职责,并更精准的做好自我商品管理与风险管控,唯有落实客类、病类、时类、品类的管理逻辑,结合各种新零售的触达渠道与技巧,才能稳妥又心安理得的负重前行!”

03
如何预防现金流困局

经此一堑,药店们也不断反思自己,只有做足平日功课,更好未雨绸缪,才能尽可能保障以后面对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不陷入因积货导致的现金流困局。

为避免药店在类似公共卫生问题上重蹈覆辙,四川百姓源大药房董事长王好杰对同行提了几点建议:

没有资质的商品坚决不要采。“药店面临的是正在受苦的老百姓,应该把正规的、更有效的商品提供给他们。”

在需求突然异动很大,有现货的商家,价格谈得下来就谈,谈不下,一定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讲价上,拿到现货产品立马卖。非不得已要采期货,一定要少采,把量减少。在合同文书下,计划一周内出货,如果达不到要求,马上办理退款。厂家计划发货了,要每天跟进货物出库、物流进度。

要建立完善的供应商档案。连锁以前对供应商没有做精细化管理、分级管理,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关系特好的上游,是非常恼火的事。每个企业应该把供应商做分级管理,并逐渐培养供应商,让供应商成长。

认真梳理各类商品重点顺序。比如布洛芬重点场地有哪些?感冒发烧类的中成药,原产区在什么地方?连锁要主动给这些产区相应的工业建立关系,不能等别人找我们,坐进观天是找不到好商品的,要多开阔气视野,建立好连锁的人脉关系。“我们眼睛要盯着全球、全国、全省来看,不要因为我们是县域连锁,就把自己锁死了,自认为一定比拼不过大连锁。我们要破圈破层破壳,解除困惑,争取把自己释放出来,才有机会把企业做得更好。”

一定要有合理的库存。高峰过后一定是低谷。连锁在药品热购潮时采购一定要慎重,购药热潮期间货如果还在路上,且采购价格很高的情况下,想办法把它们全都给退掉,换成现金以增加其他基础品类建设,用技术品类的储备来保持现金流,经营才能更加灵活机动。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