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从布洛芬、奥司他韦断供看药品储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 2023-05-05     来源: E 药经理人

新冠疫情肆虐三年后正在离去,我国已经进入了反思阶段。

这个反思,不应仅仅只是医疗资源的筹措配置和疾病防护治疗的知识普及,还应该反思药品储备制度,包括应急药品的研发、生产、预警、储存、调配、流通、送达,尤其不要忽视了药品生产企业、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可以发挥的作用。

我国实行中央、地方两级药品储备制度已经半个世纪。一个省安排两至三家,基本落实在当地规模大、信誉好的药品批发(储备)企业,没有安排药品零售企业参与。这次新冠疫情,有的地方出于实际需要,曾经要求药店参与储备,但临时上阵,效果不好。

疫情期间发生的因禁售而加剧了的脱销,就是一个不该发生、至少是不该如此强烈发生的现象。

药店禁售四大类发烧感冒药的不合理性显而易见,当时就受到社会的剧烈反对。实施一年多的药店禁售影响了这些药的销售量,进而影响了这些药在流通环节、零售环节的储存量,再后影响了这些药在生产企业的生产计划安排甚至生产能力调整。

如何在禁售取消之后尽快恢复生产、弥补正常库存,尽快恢复供应、应对报复性消费增长,本应是药品储备应当考虑并预作安排的内容,可惜没有。恰巧(也许是必然)防疫放开之后,奥密克戎的感染,就是以感冒发烧为普遍症状。以至于禁售取消之后,这些原本生产能力过剩、供过于求、储存富裕、社会常用、价格低廉的药品,竟然出现了断供脱

销,出现了一药难求、价格倍增、它药代用的怪现象,损害了病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影响了社会稳定。

疫情后药品储备制度改革的思考

药品储备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在当前天灾人祸难以预料之际,非常重要。这个制度引起的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从国家到地方,应当明确由一个政府部门统负其责,以统一部署,协调各方,提升权威性。

其次,药品储备应当覆盖到药品研发、药品生产、药品流通、药品零售,并制定职责,各负其责,形成各自的快速动员能力。其中:

• 药品研发主要是全国布局,创新药品的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

• 药品生产主要是全国布局,承担生产能力储备,和必要时快速形成生产量的动员机制储备。一旦国家需要,药品生产企业能够马上组织原辅料,马上调整生产线,进入生产过程,拿出适用产品。

• 药品流通主要是全省布局,做好应急响应时的省内储备药品调度,并接受国家在各省之间的药品调度。一旦国家需要,药品流通企业能够马上按当地政府的布置,把药品送到药店。

• 药品零售主要是做好具体的药品销售和大数据管理(储备药品的大数据管理,包括医院。本文不论及)。一旦国家需要,零售药店能够马上按疫情预案的设计,有计划地出售药品和观察疫情。

后面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第三,药品储备应当是包括预警、储存、调配、流通、送达等在内的、由电脑控制的、一个统一指挥、协调运作的系统。

第四,药品储备只计算储备数量,不针对实物。所储备的实物,可以进入正常流通,进新出老,流水循环,以避免过效期造成浪费。也可以使储备成本降低到只相当于储备金额的利息。

第五,承担药品储备任务的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践向当地政府提出相关建议,协助当地政府落实行政性安排,做好药品的调剂余缺。

第六,药品储备应当对企业发生的储备成本支付一定的财政补贴。

综上,最终以政府部门为纲、以药品企业为目形成一张反应灵敏、运作灵活,数据可观察、流向可调配的药品储备网。

不建议把储备用药放到家庭。在平常时期,家庭备药主要是家庭个性化的慢性病用药、常见病用药,以及急救性的外伤用药,只能是辅助性、针对性、补充性的。家庭储备用药容易盲目、容易失控,可能存在药品资源闲置、保管使用失当、过了有效期报废的风险。而药店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市场主体,疫情期间药店备药,在需求大幅增长、供给一时短缺的情况下可以相对保证药品供应,尽量避免恐慌、避免哄抢、避免浪费。

总的来说,药品储备对疫情的应对,应该是国家管能力、管总量、管调配;地方管储备、管机制、管补缺;药店管供应、管用药指导、管统计。对一些家家户户需要的防疫药,政府还应该免费发放。

改革后药品储备制度的运作

政府层面,一是要宣布某几种药品进入紧急状态,将由国家组织生产并在全国各城市按城市人口数进行初期分配和按实际消耗数进行后期追加;二是同时宣布这些药品国家会保证供应(最好有期限),社会不必恐慌;三是要尽快做出科学预测,确定这些药品尤其是其中的大宗药品,需求的时间、数量、规格,布置生产;四是要尽力帮助生产企业解决突然扩产的困难,推动尽快提供药品以缓解需求初期的药品短缺现象;五是要求各地方中心城市建立流通中心,由流通中心分配药品到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在疫情这样准战争的非常时期,以计划的手段达到药品的合理配置,可以保证供应和稳定人心。

药品储备企业即城市流通中心,可以由政府指定单位,或中介机构、或大型药品流通企业,负责安排配送到药品终端消费市场。那些安全性低、疾病针对性强的药品,以医院为主;那些鼓励个人自主服用的药品,以零售药店为主。并根据实际消耗,及时予各点以补充。

药店参与储备,好处多多。一是有药师指导用药,审核把关,确保用药安全;二是可以配合政府配置资源、调剂余缺,尽可能发挥现有药品和新增药品的作用,减少闲置;三是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由药店控购和保供;四是可以登记销售在案,便于流通中心及时补差,保证供求相称;五是可以掌控疫情变化,做好大数据统计,及时报告防疫部门。这样的安排,可以使药品产能来不及转换为产量、供应稍有短缺的现象得到最大的缓解,可以杜绝炒作、杜绝无序涨价

去年底国内放开后,有的家庭囤积布洛芬很多(多到事后降价违法推销),有的家庭则一药难求。如果是药店参与储备,效果要好得多。当时有不少药店搞限购,但不保供只限购,岂不更加制造恐慌?

东北制药2元销售20片布洛芬,这不符合市场机制,这是“德”在起作用。国家可以表彰,但无法复制推开。国家做事,还是要依靠“法律”、建立“机制”。

国家建立的药品储备制度,具有社会保障和市场管控的双重性质。因此,需要以政府向企业购买服务的方式,比如贴息贷款,给参与药品储备的企业一定的资金支持,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积极性和履职能力。参与药品储备的企业,也应当在情况变化的第一时刻,尽早做出反应,包括向政府提出应对建议,做好力所能及的准备工作。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