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专家看点
专家看点
康诺亚CFO张延荣:一旦估值回归理性,优质创新药企依然会是理想投资标的
发布时间: 2022-01-17     来源: 医药魔方

JP摩根健康产业大会(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是一个产业与资本密切结合的年度盛会:既有大型药企面向全球投资人宣讲自己的业务发展策略,也有众多优质的小型生物医药公司带着项目寻找合作方。以往每年1月初全球知名医药企业/Biotech、投行,以及咨询公司、会计事务所、律所等机构的高管们如同候鸟一般从全球各地飞往旧金山。

今年的JPM大会因受疫情影响采用线上形式召开,与会者们主要在“云端”进行项目与资本的碰撞,同行们在平行时空感受行业热度,碰撞智慧火花。医药魔方借此契机,采访了业内知名药企的首席财务官(Chief Financial Officer,CFO)或商务拓展(Business Development,BD)负责人,从他们的视角看JP.Morgan带给行业的收获与启示。

以下是康诺亚(Keymed)CFO及副总裁张延荣先生接受医药魔方采访的文字稿。张延荣主要负责公司财务、融资、业务发展等事宜。在加入康诺亚之前在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并参与了多个生物制药公司资本运作。

医药魔方: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JPM的?当时的关注契机是?

张延荣:我从2016年就开始关注JPM大会。2015年7月,国家食药监局开展了临床数据大核查,有效助推了国内创新药公司的行业发展,一些国内创新药公司在JPM大会这样的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此外,JPM大会也是当时了解海外药企发展情况的绝佳窗口,其作为全球年度最大的生物医药行业峰会,自始至终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参会者能够了解到行业中各类公司的不同管线和发展布局战略。

医药魔方:您从JPM中汲取到的收获?国内越来越多类似交流活动,在您看来,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张延荣:无论从金融和BD角度,JPM大会都是医药圈最大的盛会之一,能够借机了解到很多不同公司的情况,同时接触到诸多MNC/Biopharma/Biotech公司的朋友。随着公司之间逐渐深入的了解,就有了进一步交流的兴趣,包括潜在的投资和业务合作的可能。

国内这种类似的交流平台越来越多,其优势是在于——目前疫情情况下,国内很多会议还是能够做到线下召开,这比JPM大会目前只能线上召开要好很多。不足的是,相较于JPM大会,其他行业峰会的影响力和参与各方的积极感上面还是要差很多,同时考虑到创新药国际化的诉求,部分会议没有办法满足产品国际化的需求。另外,现在各种会议也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个很强的如JPM大会这样的会议品牌,无法有效地吸引各方的参与。

医药魔方:今年JPM前后让您印象比较深刻的交易是?

张延荣:我个人感觉基因治疗方向的受关注程度很高,新的技术进步会孕育出更多的机会。从辉瑞与Beam、以及拜耳和Mammoth达成的合作可以看出MNC对于基因治疗的看好。诚然,小分子和生物类药物仍然会是目前药物领域的重要技术与产品主力,在治疗传统主流疾病中具备了绝对优势和无可替代性。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新兴技术的不停发展,未来这些看似小众的新领域非常有可能在遗传类及罕见的基因变异类疾病中大放异彩。

2021年依旧是中国制药企业在全球舞台上活跃的一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借助license-in进行转型,国内药企之间各种类型的合作也不断增多。就康诺亚而言,我们与石药就CM310(IL-4Ra抗体)及CM326(TSLP抗体)的呼吸方面的适应症进行了合作,希冀携手为哮喘及COPD的患者做出更好的药物。此外,过去一年中国企业自主研发产品的持续出海非常鼓舞人心,跨国药企对中国本土创新研发能力有了进一步认可,更多产品在早期研发阶段就获取了license-out的机会。

医药魔方:您主要关注哪些领域的合作/技术进展?

张延荣:目前关注抗体和ADC领域新的靶点的进展,也在关注一些新的疾病领域的突破。

医药魔方:从寻求合作角度,哪些产品/技术有开展BD计划?

张延荣:康诺亚主要致力于自免领域和肿瘤疾病的药物开发,核心产品包括CM310(IL-4Ra抗体)、CM326(TSLP抗体)、CMG901(CLDN18.2 ADC)、CM313(CD38抗体)等,皆为自主研发的产品,且管线的研发速度皆位居全球前列。

无论是自免领域,还是一些肿瘤免疫治疗的新兴靶点及技术,都存在着巨大的临床未满足需求,因此在海外合作方面,我们将持续积极的寻求海外临床和商业化的合作伙伴,争取早日惠及更多全球患者。

医药魔方:是否有关注源头创新的计划?如何看待在基础科研环节的不足及解决之道?

张延荣:康诺亚始终非常关注源头创新,我们在2017年就尝试了全新的靶点的研发,目前也积极在与其他科学家和企业合作,共同研发一些非常新的靶点管线。基础科研需要整体长期的投入和沉淀,以及制度和政策的支持与保护,断然是无法一蹴而就的。

北美也花了非常长的时间,不断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专利保护制度,以及打造高效率的产学研转化的机制,让一批又一批的科研成果从院校走出,成果落地成为创新药产品。

医药魔方:现阶段国内二级市场对中国创新药企业信心不足,IPO破发时有发生。请问当前国外的局面大概是什么样?

张延荣:当下,全球创新药都面临下调的压力,2021年共计有107家北美生物医药在纳斯达克IPO,全年平均下跌25.3%,其中83家破发。就创新药投资本身而言,是典型的高风险高回报的赛道。目前的A股及港股市场,在消化一段时间之前的行业不利因素后,一旦估值回归理性,优秀的创新药企依然会是理想的投资标的。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