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涨幅11倍,集采续约不降反升?杀价“修罗场”如何实现以价换量“最优解”?
发布时间: 2022-01-04     来源: E药经理人

随着第一、第三批国采部分产品协议期满,全国多地正在开展续标工作。价格,仍是中选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从各地中选情况来看,降价或保持原有中选价格是普遍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产品出现了续约后价格不降反升的情况。
以氯氮平片为例,在山东省续约采购中,原中选价为0.0158元/片(恩华),续标中选价为0.0395元/片(常州制药厂),涨幅150%;广东13省续约采购更甚,续标最高中选价为0.2元/片(恩华),涨幅11倍。

集采价格为何会出现部分产品不降反升?六批国采后,价格与规则呈现出哪些变化?企业如何报价才能实现以价换量“最优解”?

01、降价修罗场

过去几年来,集采堪称药企降价“修罗场”,集采价格几乎和药品价格低谷画了等号。

毕竟2018年“4+7”的集采价格,独家中标可以获得市场,企业都给出了“骨折价”、“地板价”。以阿托伐他汀钙片为例,“4+7”北京嘉林的中标价格是0.94元/片(20mg)。而到了2019年联盟地区集采时,中选范围扩大为允许多家中标。看起来规则放宽了,但没想到价格却更“卷”了,这一次,北京嘉林没有中标,中标的是齐鲁制药(海南)、兴安药业和乐普制药,中标价为齐鲁制药(海南)的0.12元/片(10mg)到乐普制药0.32元/片(10mg)和0.55元/片(10mg),全部低于北京嘉林的0.94元。

第一批国采中,最“卷”的产品公认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浙江京新中标价格已经低到0.15元/片(5mg),待联盟地区扩面时,浙江京新和北京嘉林有同样的境遇,也未能中标,中标的是苏州东瑞、国药集团容生制药、重庆药友,中标价格范围为0.06元/片~0.07元/片(5mg),最高中标价甚至不到浙江京新的一半。以此计算,1名患者每日服用1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药品年费降至不超过26元,可以说是众多高血压患者的福音。

“4+7”目录内的大部分口服固体制剂产品的中标价格都惨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注射剂却别有一番天地。

鉴于当时国家药监局尚未启动注射剂一致性评价,但已经有产品以新注册分类上市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这类产品被集采选中了后,很有可能因为竞争较少而享受一个较好的价格,其中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相对于竞争厂家数多,但中标名额有限被迫降价换量的口服固体制剂,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的成功来自于没有竞争。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作为唯一个在“4+7”和联盟地区都是独家中标的注射剂产品,扬子江药业的报价一直维持在133元/支(2ml:0.2mg)。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陕西的省标,恒瑞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的价格为123元/支(2ml:0.2mg),四川国瑞的为115元/支(2ml:0.2mg),江苏恩华的为124.01元/支(2ml:0.2mg),虽然上述产品的价格都低于扬子江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在2018年集采的价格,但因为这些产品都未通过一致性评价,扬子江以略高的价格中标也并没有违反集采的规则。

显然,如果彼时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入围产品多余1家,价格形势将完全不同。根据咸达药海遨游数据库显示,截止至2021年12月16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通过一致性评价(含视同)的企业已经超过14家。

集采产品一旦出现竞争对手,马上面临悬崖式的降价已是业内公认。

同样是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2020年12月7日,湖北省发布《关于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扩围(湖北)部分品种到期续约和竞价相关工作的通知》,将对中选企业不超过2家(含)、采购周期原则上为1年的11个品种进行续约。2021年1月湖北公开的信息可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最终由湖南科伦以8.5元/支(2ml:0.2mg)中标,降价幅度为93.6%,。

2021年广东联盟阿莫西林等45个药品集团带量采购规定,过评类药品由公立医疗机构对应批准文号、剂型、规格等填报采购期首年预采购量,按照同品种序号和组别分别计算每一家企业采购期首年预采购总量占联盟地区采购期首年预采购总量的比例,按其占比从高到低累计达80%的企业列入A 采购单,剩余的列入B 采购单。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的广东联盟中标结果显示,A组中选的企业有江苏恒瑞和扬子江,2ml:0.2mg的价格分别为56元/支和70.75元/支。B组中选的企业有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湖南科伦、江苏恩华、江苏华泰晨光、南京正大天晴和宜昌人福,中选价格为7.90元/支~18.61元/支(2ml:0.2mg)。
12月15日,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后山东省接续采购结果揭晓,47种已完成协议期的药品全部成功接续,价格降幅最大的是用于麻醉镇静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2ml:0.2mg),由原来的133元/支降至4元/支,降幅达96.99%。

竞争厂家增加,无论是怎样的中选规则,都很有可能面临悬崖式的降价。反之,当竞争减少,中选压力也会下降,价格也会回升。

02、回归温和?

集采的温和体现在价格与规则两个方面。

曾经“杀疯”的集采,为何出现价格温和的趋势?
国采已经进行到第六批,涵盖的产品从口服固体制剂到注射剂,再到胰岛素,中选厂家数越来越多。

以涵盖范围最广的化药为例,通过原研+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不少于3家触发集采后,集采规则中对于符合“申报品种资格”的实际申报企业数的中标入围企业数发确定准则基本固化,第四批与第五批国采中的同品种最多入围企业数规则基本一致。

根据第四批和第五批的规则推断中标率,符合“申报品种资格”的实际申报企业数在1家、2家、5家、10家和11家的时候,中标率在80%以上,理论上企业竞争最少,更容易实现“躺赢”。只有实际申报企业数在20家以上的时,中标率才会低于50%。以此来看,集采的竞争整体是趋向平和的。

集采一方面影响价格,另一方面也在重塑市场格局。根据规则,全国实际中选企业数为1家的,为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50%;全国实际中选企业数为2家的,为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60%;全国实际中选企业数为3家的,为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70%;全国实际中选企业数为4 家及以上的,为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80%。结合中标企业数量均分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份额,实际中选企业数为2家的产品,可分得的量最多;对应实际申报企业数在3家以内的,理论上都能分到30%以上的首年约定采购量。

此外,全国实际中选企业数为1家或2家的,对应采购周期原则上为 1年;全国实际中选企业数为3家的,对应采购周期原则上为2年;全国实际中选企业数为 4家及以上的,对应采购周期原则上为3年。鉴于全国集采往往只进行一轮,集采后就要回归到各个省份或省份联盟续标。正如在联盟续约中落标的北京嘉林与浙江京新,续标要考虑当时的竞争厂家数等不确定性因素,采购周期越长,对企业越有利。总得来看,实际申报企业数5家的产品,最终实现4家中标,企业的回报相对最高。

经过了“4+7“和”联盟地区”两轮试点后,第二批国采的规则已经成为固定的规则。

从第二批国采产品开始,采购品种及约定采购量的表格中都公布了该产品的最高有效申报价,并且中标规则都限定为三个条件,(1)“单位可比价”≤同品种最低“单位可比价”的1.8 倍;(2)单位申报价”降幅≥50.00%(以《采购品种目录》对应规格最高有效申报价为基数进行计算)。降幅以百分比计,四舍五入保留百分比小数点后 2 位;(3)“单位可比价”≤0.1000元。当发生拟中标企业数高于规则所限定的中选企业数,将拟中标企业的价格由低到高排序依次中标,所以较最高有效申报价降价越多中标的可能性越高的规则依然是存在的。

鉴于最高有效申报价所参考的是过评产品的最低挂网价格,该价格很有可能远远高于目前市场上在销的非过评产品的价格。根据招采规则,降价不低于50%就有可能中标。最高有效申报价如果是原有非过评价格的2倍以上,中标价格很有可能就已经高于非过评药品价格。

以注射用更昔洛韦为例,国内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有海南倍特、湖北科益、武汉普生、扬子江、海南普利和Cheplapharm。更昔洛韦注射剂的最高有效申报价是77.19元/支(0.25g)和131.23元/支(0.25g)。第五次国采最终中标的是湖北科益(12.20元/支(0.25g))、武汉普生(20.30元/支(0.25g))、扬子江(26.00元/支(0.25g))。

扬子江的注射用更昔洛韦是2021年3月通过一致性评价。2020年时,扬子江的价格是20.60元/支(0.25g);武汉普生2021年5月通过一致性评价,2020年时,武汉普生的价格是8.50元/支(0.25g)。两者在第五次国采的价格看上去都比其此前中标的价格高,于是有评论认为这是集采价格“涨”价了。但是,2020年扬子江和武汉普生的注射用更昔洛韦的价格都是非过评产品的价格,和过评价格没有可比性。作为过评产品的价格,注射用更昔洛韦第五次国采最终中标的价格较最高有效申报价77.19元/支(0.25g)降价了至少66%。

值得注意的是,扬子江的中标价格是湖北科益的2倍以上,如果按规则平分省份市场,那么扬子江的集采所获得的规模可能是湖北科益的2倍。显然,中标率提高了后,大家降价竞争的意愿一般,以最高名次中标的企业很有可能是第一名中标的价格的2倍甚至更高,最后一名中标的企业的销售额的规模有可能是第一名中标的2倍以上。最低价中标可能换来量,但未必换来规模上的成功。



03、续约=涨价?


2021年11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后接续工作的通知》,国家组织集采药品协议期满后,续约将下放到各省或省级联盟,各省或省级联盟通过询价、竞价、综合评价等方式确定中选企业和中选价格。

国家集采到期后,各省或省级联盟首先是优先和原中标企业询价:上一轮集采时差额中选的品种,原则上在稳定价格水平和临床用药的基础上开展询价。所在省上一轮中选价格不高于全国最低中选价1.5倍的,以所在省上一轮中选价格为基线向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询价;所在省上一轮中选价格高于全国最低中选价1.5倍的,以不高于全国最低中选价1.5倍为基线向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询价。询价上限为上一轮全国最高中选价。可根据企业报价意愿,结合对企业及其产品的综合评估结果,确定中选企业和中选价格。业界基本上都解读为集采的中标价格最高可以达于全国最低中选价1.5倍。

需求量较大或供应保障要求较高的省,鼓励同一品种由多家企业中选,不同中选企业的价格差异应公允合理。广东省本次续约氨氯地平口服常释剂型就选择了多家企业中选的规则。氨氯地平口服常释剂型A组最终的中标价格为0.198元/片~0.20元/片(5mg),B组的中标价格为0.1512片~0.20元/片(5mg)(5mg)刚好广东省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最高有效申报价(元)就是0.20元/片(5mg),此价格也刚好在国采价格的1.5倍范围以内。

虽然联盟地区集采时乐普制药0.32元/片(10mg)是中标价最高的,但是广东这次的最高有效申报价(元)只有0.20元,约是最低中标价的齐鲁制药(海南)的0.12元/片(10mg)的1.7倍。由此可见,上文所提到的,最后一名入选的价格如果高于第一名的最低价格的几倍,在省集采续约时也不能维持当时的中标价格,而是要参考最低价的1.5倍作为价格的天花板。

业内认为,通过一致性评价和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是两套不同的质量体系,集采的价格更取决于竞争的态势,招标规则对于中标企业数、降价入围的标准等。目前广东省续约选择了A、B、C采购单的集采规则,这类规则会否成为第七批集采的规则;现有较为规则如此利好最后中标的企业第七批集采会不会微调仍待关注。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