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RNA第一股来了!明星机构背书 圣诺医药凭什么?
发布时间: 2021-12-31     来源: E 药经理人

12月30日,圣诺医药正式于香港上市。圣诺医药聚焦肿瘤、病毒感染、纤维化和代谢类疾病,是全球首家以RNAi疗法在肿瘤学领域取得积极IIa期临床结果的药企,也是唯一一家于中美两地分别具有研发中心并已在中国建成生产基地的RNAi疗法的公司,在中国及美国均占有重要市场地位。

基于两个市场的不同医疗需求,圣诺医药采取“战略优势互补”的临床开发策略,先在美国推动临床试验,其后将相关试验通过全球临床多中心的方式扩展至中国,例如,美国的部分孤儿药适应症在中国人群中更为普遍。此外,圣诺医药还就原发硬化性胆管炎(PSC)、肝胆管癌(CCA)和肝细胞癌(HCC)三项临床指症取得了美国FDA颁发的孤儿药认证。

自2016年底,RNAi技术的突破,以及RNAi新产品的获批,推动行业关于RNAi行业的关注度。近两年,在全球范围内mRNA新冠疫苗的成功研发与大规模使用极大地刺激更是推动了 mRNA 技术的发展和扩张,RNA药物开始走进大众视野,引发资本市场热潮。

众所周知,和中国相比,美国RNA企业的发展更加成熟,目前已有不少上市公司且市值增长潜力巨大。相较于 2020 年,涉及RNA 的公司今年来市值大涨,其中,Moderna是目前RNA领域市值最高的企业,市值一度突破千亿美元大关,BioNtech市值目前也直逼 700亿美元,Alnylam市值超200亿美元,CureVac市值超100亿美元。

在国内,圣诺医药上市前RNA概念公司在资本市场并无表现。此次圣诺医药的成功上市,也为国内的RNA领域打开了通往资本市场的大门。

值得一提的是,在冲刺IPO之前,圣诺医药已经完成了7轮融资,合计融资金额近2.7亿美元,吸引了普华资本、基石资本、弘陶资本、隆门资本,旋石资本,仙瞳资本,阳光融汇资本等一众明星机构的支持。在今年7月,圣诺医药宣布完成1.05亿美元的E轮融资后,公司估值已经达6.57亿美元。

mRNA 疫苗在新冠疫情当中大出风头,但是 mRNA 疫苗仅仅是 RNA研发进度较为靠前的一个方向。相比于传统的药物,在其他领域中,RNA疗法有着它非常显著的优势。

RNA疗法即基因编辑技术治疗,是一种是指基于特定RNA序列的靶向治疗手段,以RNA作为靶点,极大地丰富了药物靶点的选择,与传统分子药物、抗体药物相比,核酸药物的开发过程相对简单、高效且生物特异性强。从具体分类来看,它主要包括反义核酸(ASO)、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RNA)、小激活RNA(saRNA)、信使RNA(mRNA)、适配体(aptamer)、核酶(ribozyme)、抗体核酸偶联药物(ARC)等。目前RNA疗法研发热点集中在三大方向:信使RNA(mRNA)、RNA干扰(RNAi)以及反义寡核苷酸(ASO)疗法。

而圣诺医药的技术核心便是利用RNA干扰(RNAi)和一种独特的多肽纳米粒子(PNP)进行传递。

RNA干扰(RNAi)是一种小干扰RNA(siRNAs)通过降解靶基因mRNA分子来沉默基因表达的生物学过程。由于很多疾病是因基因变异而起,RNA干扰疗法(RNAi)利用特定的干扰RNAi分子转染进入细胞后,导致了靶mRNA的降解,选择性沉默致病基因。

传统疗法通常直接靶向引起疾病的蛋白质而发挥疗效,而RNAi疗法则令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沉默而发生作用,从而防止产生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其潜在的不利影响。

根据统计,用于全部适应症的RNAi疗法的全球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200万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3.6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49.2%,估计于2030年将达到250亿美元。截至2030年,RNAi疗法应用于常见病及肿瘤学的市场规模将占总市场规模的54%。

正在进行的RNAi临床试验的数量从由2013年的14项增加至2021年7月的超过50项。RNAi 临床试验管线分布于开发的不同阶段。更多与肿瘤学相关的试验处于早期开发阶段。有关治疗常见病及罕见病的多项批准已获授予。目前,肝脏相关疾病为其他类型疾病中最有针对性的疾病。

基于圣诺医药全球独有的药物递送技术平台,该公司已建立国际化的专业团队推进RNAi和mRNA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及生产。公司的目标市场为全球,目前圣诺医药特别专注于美国及中国市场,在这两个国家的研发设施及生产能力可为市场提供强力支持。

目前,圣诺医药已搭建了十余款产品在研的丰富产品管线。其中,核心产品及临床进展最快的产品是STP705和STP707,均为针对TGF-β1和COX-2的双靶向siRNA疗法。这两款药物通过多肽 (组氨酸和赖氨酸的多肽共聚物) 纳米颗粒载体,针对病灶局部注射以实现递送,用于局部或全身给药以治疗各种类型的癌症和纤维化疾病。

STP705是一种双重靶点抑制剂,用于预防和治疗鳞状细胞癌、皮肤纤维化、肝细胞癌(HCC)及胆管癌,目前针对鳞状细胞癌和皮肤纤维化的临床试验进入Ⅱ期阶段。先后被美国药监局授予治疗肝细胞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胆管癌孤儿药称号。

今年1月,圣诺医药便公布了STP705治疗皮肤原位鳞状细胞癌的2a期临床试验结果,据数据显示:76%的患者达到组织学上的肿瘤细胞完全清除,两个最优剂量组中有90%的患者达到组织学上的肿瘤细胞的完全清除。目前STP705已正式启动2b期临床试验研究,用于治疗皮肤原位鳞状细胞癌(isSCC)。

STP707与STP705相似,通过利用改良的PNP制剂设计用于全身给药。目前正开发STP707用于通过静脉给药治疗肝癌、多发性实体瘤及肝纤维化以及治疗肺癌及肺纤维化。
值得关注的是,RNAi药物研发的主要挑战及成功的关键是其药物导入系统。具有已验证的专有递送平台的创新药企,基本就等同于拥有了最坚实的行业门槛。而圣诺医药特有的多肽纳米导入系统(PNP)、和新型的GalNAc递送平台,较传统的递送平台更具优势。

圣诺医药的专有GalNAc RNAi递送平台、GalAhead™及PDoV-GalNAc能够通过增强内体逃逸特性及双siRNA靶点设计,实现对肝细胞的高效能特定递送。

在此基础上,圣诺医药的PNP递送平台允许通过局部或全身内给药,具有毒性低、易制造及触达靶器官以及若干细胞类型的能力的显着优点,将siRNA及mRNA递送至患病细胞。圣诺医药的IIa期肿瘤学临床试验结果验证了公司PNP递送平台的有效性及isSCC的治疗目标,使公司能够扩大产品管线,并使用相同的PNP递送平台加速公司研发相关管线产品。

与此同时,圣诺医药还提交了一项IND,以启动在中国的isSCC的IIb期临床试验,该临床试验将会是全球多中心研究的部分,这意味着该项研究由多个地点进行的临床试验组成。

除PNP及新型GalNAc RNAi递送平台外,圣诺医药目前正在开发的许多递送平台亦使其获得增长潜力,包括siRNA/化学药物偶联物的不同方法、肽配体肿瘤靶向以及通过气道递送进行呼吸道病毒治疗。圣诺医药致力于在先进递送平台上投资研发,以扩大及完善管线产品可以靶向的器官及组织范围,并推动未来增长机会。

招股说明书显示,圣诺医药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截至9月30日),研发开支分别为1020万美元、1490万美元及 2200万美元,占同期开支总额的67.6%、73.4%及71.9%。

相对于其他成熟的领域,RNA 疗法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RNA 疗法领域的发展不过短短数十年,但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药物开发集合疾病治疗的无限可能性。强大的技术基础、日渐助推的政策给国内RNA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温床”。相信随着圣诺医药在资本市场的崭露头角,国内的RNA领域在商业化道路上又更近了一步。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