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生物药下半场:扩产、降价、内卷、重生
发布时间: 2021-12-13     来源: 深蓝观

今天(2021年12月10日),国内小分子药CDMO龙头凯莱英,在连续接到辉瑞的两波新冠药物超级生产订单之后,迎来了自己另外一个高光时刻——以近75亿港元的募资额登录H股。

这年头,不是A+H两地上市的公司,仿佛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行业龙头。

国内的这一批CXO龙头,在绑定更多的客户这点上,发现、临床、注册、生产一体化就不说了,用股权投资这层关系来换取公司的CRO和CDMO订单已经是常规操作,高段位的,已经开始亲自下场孵化创新药公司,然后直接送CXO服务了。

它们在这个行业还算上行的阶段,都在疯狂的跑马圈地。而这种圈地的背后,是公司背后大把筹码的投入,因此大家都在疯狂地融钱。
所以凯莱英在一波N折的定增和港股IPO之后,终于在今天迈过了这个台阶。

钱只是第一步,CXO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产能。

据财信证券报道,凯莱英今年上半年已经有2979立方米的小分子生产产能,今年年底预计扩产到4369立方米,明年直接翻一倍到5869立方米,已经接近两个室内篮球场的体积。凯莱英阜新厂区的小分子产能直接拉到了4.5吨/天。

医药行业不比化工产业,一“吨”活性产物可不是小数目。拿前不久华北制药因产能不够而在山东断供的布洛芬胶囊(0.3g)举例:全年集采量2511万粒,合计需要7.5吨活性物质,也就是说,如果让凯莱英来生产,只需要下面的一个小厂一天半就能生产完。

罐子(生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这是整个制造业几百年来的铁律。不过,它有一个前提就是所有的产能都能运转,否则就只剩下无尽的设备折旧带来的支出。

但不只是凯莱英,康龙化成在今年完成了天津工厂扩张,浙江绍兴8.1万平方米工厂也大力推进中;本土CXO龙头、药明旗下的合全药业,直接把产能扩张到了美国和瑞士;就连天宇、九洲、普洛这批原料药公司,也纷纷建起了厂房,顺手接起了CDMO单子。

而这还只是“传统小分子”业务,用于生物药生产表达的发酵罐,基本每天都有新的在往北上广苏杭运。

都说创新药景气度不再,行业在控费政策和竞争白热化之下不断下行,但反观医药上下游公司们的大步子向前迈,这个行业似乎仍旧没办法停歇。

01
PD-1和青霉素

中国创新药这个行业真的还不算年长。

投资端还没有足够“长期”的钱,大家都不是“时间的朋友”;企业端也没有完整经历过一轮周期的玩家;人才面上这里基本还是“唯海归是用”;就连监管这一块,CDE都还在补各种作业,每周都要发一批新的审批指导原则。

药品的产品生命周期要比其他一般商品要长的多,从立项到临床,到上市、商业化生产,再到放量,每个环节都要个三五年。

以前整个产业链的目光都在立项上:谁家又新布局了CD系列单抗,谁家又买了VEGF……管线一刷新就是一场轰动,二十年后的销量都直接立马给你DCF(未来现金流折现)出来。

后来,管线的更新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大家的研发(购买)能力都上了一个档次。也开始看临床数据,二线还是一线?OS多了几个月?PFS多了几个月?是头对头还是单臂?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一批混水摸鱼的,比如跟安慰剂对比的,以mOS为终点的,以及对照曲线严重不合理的……

再后来,大家发现一家比一家卷,临床数据三分看天赋(指产品本身优效性),七分看临床执行:不同的终点、请什么专家牵头、找什么样的病人,甚至在哪里做都是影响因素,最后比拼的就是谁砸钱。

而如今,大家也都不缺钱,肝癌一线、和K药头对头,甚至中美欧澳多中心临床同步推,都快成了常规操作(最后数据如何另说)。

而如今,随着时间推进,产业和资本关注的点,也越来越后移。PD-1药企们,现在都开始比拼细胞株产率,比拼罐子大小了。

谁家产能足,谁家的降价阈值就高,谁敢在白菜价上进一步下探,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用挤死对手的手段去抢市场份额。


△各家PD-1药企产能 图片来源:深蓝观整理

而其他生物药,还没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还没火起来,上游CDMO的内卷却已经开始了,这才有了文章开头各家生产厂商都疯狂扩产能的狂热景象。

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大家也会开始关注流通渠道的一些细节。比如,谁家的科室会开得多,谁家的客情关系维护的好,谁在各种肿瘤年会上的露脸时间长,谁又去了基层市场……

而这整个过程,前后加起来也才仅仅是五年左右。这个时间,甚至还不够一款药从出生到落地。

其实,像PD-1这种从巅峰到内卷事情在以前发生过。

中国早些年也有一款药物,也是“广谱”抗一种疾病,价格也曾经对标过黄金,也是国产逆袭的典范,同样也需要用生物反应罐发酵……后来随着入局者多了,大家的罐子同样也是越做越大,价格以及成本也越压越低。

而那时候流通行业还很野蛮,渠道的拼命推动,以至于让这款药因为滥用而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它不是别的,就是青霉素(抗生素)。

但青霉素曾经成就了一批企业,目前也没有消失。

02
真实世界VS高管们的KPI

行业无论兴衰,打工人的事情还得继续做。毕竟,假如一个做PD-1的老板招来一个高管,他总不能过来就把项目关掉吧。

医药上下游分割的挺开,大家的悲欢各不相通。下游的竞争白热化,传递到上游是订单接不过来的狂热景象;

而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也送来一波政策礼包: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推动原料药和相关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监管调控下,医药上游制造行业整合速度将进一步提升。

行业扩张期,市场份额决定一切,而为了提高份额,各种玩法也是层出不穷。

据报道,一家生物药CDMO企业最近推出了40美元/g的生产服务价格,考虑到如今整个行业的生产成本普遍在80~200美元/g,这个价格基本上是“豁出去了”,完全不给其他企业活路。

“虽然头部公司们都会自建产能,而且当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生产成本大概也能降到这个水平。但是这对于没有厂房中小型企业吸引很大,基本是CDMO服务商里最低价了”。一位业内人士说到。

不过,生物药的生产,质量和服务才是主要影响,价格算不上是企业的决策依据,但这种骨折价的推出,基本就是奔着搅动市场格局而来的。

这还只是操作的一部分。

“已经有企业大举兴建,找了一批供应商来给自己建厂房,但是没现金支付怎么办?直接把对方债权转为股权,把供应商绑到自己这条船上。这样既不用加大自己的负债率,同时也让规模能够快速扩张。”上述人士说到。

这种“变戏法般的加杠杆”,都是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用明天换当下的一些东西。

在公司和老板的需求下,用各种手段和阳谋,去完成KPI,这是打工人的宿命。

回到医药行业里的竞争:

当PD-1实在是没有地方可以差异化竞争,便去做上游或者下游通路里找新靶点;

当CRO公司们的技术都失去壁垒,大家便开始在模式上创新,于是便有了投资;

当药品都逃不过降价的宿命,企业便捡起了医美业务……

在中国,内卷其实没那么可怕。因为内卷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中国人的内卷自5000年前就开始了。

在一个庞杂的生态体系里,水总能有一块洼处流下来,种子的根总能找到一个裂缝扎进去。医药行业这个生态体系里,也总有一个赛道,一种模式,去容下两家一定规模的公司。每个人头顶上都有需求压着,合在一块便会推着整个产业去扒遍所有可以生存的空间。

而一旦真的到了行业下行周期,所有的模式都走不通的时候,离新技术的革命也不远了。

03
内卷的下半场

内卷不是一个新概念,自这个星球上有生物之后,它就存在了。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里,进化有两种方式:适应或者变革。

海洋世界里,当竞争对手太多,天敌过于猛烈,要么你进化出更锋利的牙齿、更坚硬的鳞片,去适应日益严苛的环境;要么进化出四肢和肺,上岸去卷陆地上的生物。

而行业里的竞争也一样,当PD-1或者是ADC赛道已经白热化,要么你把成本和疗效做到极致,在严酷的环境里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要么重新开辟一条赛道,换一个人少的领域跑。

中国有14亿人,最不缺的就是入局者。所以这个行业向前发展的进程,就是一条又一条赛道逐渐挤满来自各路的竞争者。

而长期来看,在这个过程中,谁拿到了“重磅”产品,谁的管线最为丰富,这些“优势”都会很快烟消云散。重要的是公司本身的团队,能不能在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里守住阵脚;有没有眼光去发现下一个可能成为主流的治疗领域,从而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生物药的下半场,技能比手里的牌更重要。

一个行业刚开始时,所有的经验和框架都是零,团队的眼光、主观能动性、灵活程度决定了一家公司的高度,人是核心。

而一个行业走向成熟,所有的模式和套路都被玩遍,这时候,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回归到了人本身。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