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盛博药的亮眼履历,正在一次次刷新人们对国内Biotech的想象力:
吸引行业大咖罗永庆入局、研发团队汇聚全球顶尖华人科学家;
聚焦国内参与者寥寥的传染病领域,成立3年集齐十余款创新药管线;
国产首款完成全球三期临床的新冠中和抗体药物,研发全程仅18个月余...
8月25日,由腾盛博药参与研发,首个国产新冠中和抗体BRII-196/BRII-198“鸡尾酒”疗法再次发布黎明前的好消息:国际三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积极,目前的体外嵌合病毒实验检测数据表明,此“鸡尾酒”疗法对所有已知变异株均保持中和活性。
*新冠中和抗体“鸡尾酒”疗法:指通过两种及以上抗体与新冠病毒结合,阻断病毒与人体细胞结合的一种疗法。
异军突起的背后一定存在不同寻常的创业逻辑。为此,医趋势在腾盛博药北京总部特别对话腾盛博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罗永庆、腾盛博药首席医学官严立博士、腾盛博药首席财务官李安康博士三位高管,以求深度揭秘腾盛博药背后的秘密。
All in新冠,腾盛博药的一场“豪赌”
强大的研发团队、丰富的临床开发资源以及各方的有效配合,是腾盛博药在激烈的全球新药竞赛中,取得领先的“成功砝码”。
2018年,前GSK高级副总裁、感染性疾病治疗领域部门负责人洪志博士创立腾盛博药,展开中国、美国两地运营的模式,聚焦于研究针对重大传染病的治疗方案。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中国爆发,公司迅速投入全部资源,先后与清华大学张林琦教授团队、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政教授团队合作,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将BRII-196/BRII-198中和抗体联合疗法推进到一期临床试验。
2020年中,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入组患者不足,创始团队凭借在抗病毒领域多年深耕的资源经验以及出色的中国一期临床数据,获得批准在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支持的全球性平台继续进行二/三期临床试验。
与此同时,中国方面,BRII-196/BRII-198“鸡尾酒”疗法也正在“抗疫一线”接受考验。
今年5月起,中国多地疫情突发,腾盛博药也与中国政府机构和医院开展合作,陆续提供该疗法支持临床救治,地区包括深圳、广州、瑞丽、南京、扬州、张家界及郑州。
7月,由钟南山院士牵头,在中国启动该联合疗法的二期临床试验。截至8月30日,通过该疗法在中国各地接受临床救治的患者超460人。
8月25日,在最新“出炉”的国际三期中期临床数据中,BRII-196/BRII-198联合疗法在837例疾病临床进展高风险的COVID-19门诊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使住院和死亡复合终点大幅降低78%。
据悉,这是目前全球同类药物中的最优数据。
9月7日,腾盛博药宣布追加1亿美元,加码该疗法在全球注册申请和商业化进程的“最后一公里”。
一般而言,抗体药从研发到上市至少需要几亿美金的投入,在全球市场上做抗体研发的公司,多是具有百年历史或是上万人规模的药企。
把时间拨回到2020年初,对于一家成立1年半、仅有四五十人规模的初创企业来说,All in到新冠药物,其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都与“豪赌”无异。
彼时,腾盛博药的总融资仅有2亿多美金,“但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新药研发。”罗永庆表示,除了对公司实力有信心,他认为腾盛博药有责任和义务去做这件事。
这份情怀与自信,变成了后面所有故事的序曲。
有望成为第一款国产新冠治疗药物
新冠病毒变异之后,其可能类似流感会与人类长期同存,治疗药物的重要性则凸显出来。但截至目前,中国自主研发出的新冠治疗药物记录仍为0。
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是,BRII-196/BRII-198联合疗法有望成为第一款国产新冠治疗药物。
“就目前所知,BRII-196/BRII-198是目前唯一一对在中国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走出海外并完成全球3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期中结果的新冠抗体‘鸡尾酒’治疗方案。”严立博士介绍道。
“进展顺利的情况下,今年年底前,这款药物将提交注册申请。”
新冠中和抗体经过特殊设计,对所有已知变异株有效
在全球新冠药物研发竞赛中,中和抗体被认为是新冠治疗药物最大突破口之一,吸引了中外药企争相押注。
与竞品相比,经严立博士介绍,BRII-196/BRII-198联合疗法的几大亮点在于:
“第一,双抗体结构可以结合不同的位点,形成叠加效应,能够更好地规避由突变株而引起的失效风险。
第二,我们对抗体做了基因修饰,能够延长其半衰期,增加肺部的血药浓度,更好地保护病人,因为呼吸道和肺是新冠病毒主要入侵的地方。
第三,降低病人死亡的风险,这是目前在研的同类品种中唯一有临床数据证明的。”
与药物研发同时进行的,还有新冠病毒的变异。这要求新药不但要对已知病毒有效,还要不断接受未知变异病毒的冲击。
幸运的是,目前BRII-196/BRII-198联合疗法承受住了考验。
目前的体外嵌合病毒实验检测数据表明,该疗法对广受关注的主要新冠病毒变异株保持中和活性,包括“德尔塔”,以及新发现并具有高危害性的“拉姆达”和“缪”变异毒株等。
在腾盛博药公布的国际3期临床试验数据中,病人在1月到7月病毒变异株流传高峰时期,从四大洲6个国家入组,积极的临床数据也从侧面显示了此联合疗法对病毒变异株的临床效应。
能够应对突变株,对新冠药物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2020年至今,礼来、罗氏、武田、默沙东等跨国巨头都已在新冠药物研发上遇到挑战,几款新冠抗体在三期临床或变异株试验中纷纷折戟。
面对日后新冠病毒变异所带来的挑战,严立博士直言,“这一对中和抗体对于今后的病毒变异株能否保持中和活性,这个很难说。但基于目前针对变异株的有效数据来看,我们对此‘鸡尾酒’疗法能对未来的变异株保持中和活性一事保持信心。”
针对三个特殊人群,推荐使用抗体预防
在持续不断的威胁之下,一款高效的新冠药物被赋予更高的期望,不仅要用于“治”,还要能用于“防”。
这正是中和抗体疗法的优势之一。
据悉,8月初,美国对再生元的新冠中和抗体授予紧急使用授权,应用场景之一就是病毒暴露后的预防治疗。
“疫苗是主动免疫,通过接种疫苗,激起人体自身的免疫机能来对抗病毒。而抗体是被动免疫,只要通过静脉点滴,就可确保至少6个月或以上的保护效力。”
严立博士解释道,相比疫苗,中和抗体具有几种特殊的应用场景:
第一,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病的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第二,突破性感染人群。指疫苗没能激发足够的免疫系统反应,或者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产生必要的抗体来抵抗感染;
第三,暴露前或者暴露后的预防,这类中和抗体具有至少6个月的保护期,能让他们得到即刻和相对完全的保护。
商业化从0起步,团队已“整装待发”
新药不断释放的好消息之下,腾盛博药是否做好了商业化的准备?
对此,严立博士表示,公司正在从“一升一降”两个方面做准备预案:
在产能方面,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除了与合同研发生产组织(CDMO)合作,公司还会去同步开发更多的产能,充分利用好中国单克隆抗体的产能优势。
在剂量方面,通过合理降剂量的方式,减轻产品的产能压力。我们正在做更多的临床试验,来探讨能否在更低剂量的情况下,达到治疗或预防的目的,尤其是预防方面。
在商业化方面,腾盛博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就是罗永庆,他在吉利德的成绩一直被业界津津乐道:创造了带领吉利德中国从0到1,三年上市八款创新药,四款上市一年的创新药全部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辉煌战绩。
罗永庆对医趋势表示,“我本人,还有我们的团队,在商业化方面都有很多经验,现在商业化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会。”他透露,从海外经验看,新冠抗体药物的政府渠道采购可能会达到比较大的比例,这方面也是我们团队的优势所在。
“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拿出最好的药,最好的数据,之后商业化应该不是问题。”罗永庆表示。
此外,近日腾盛博药追加1亿美金的投资,用途就是为BRII-196/BRII-198中和抗体的注册和商业化做各项准备工作,“这笔资金,第一是用于这款联合疗法在全球报批上市的准备工作,包括中国和美国。第二是生产,如果预计今年年底可以申请报批,现在则需要开始着手生产工作的准备,因为抗体生产可能需要3-6个月。此外,腾盛博药也会着手准备此中和抗体的商业化布局。”腾盛博药首席财务官李安康介绍道。
以十余款在研产品冲击Best in class
在国内一众Biotech中,无论是创始团队、研发实力,还是资本青睐度方面来看,腾盛博药都是一家耀眼的公司。
团队方面:集结全球顶尖华人科学家
从联合创始人洪志博士,到首席医学官严立博士,再到药物化学研发部门负责人徐连红博士、以及生物制药部门负责人朱青博士,腾盛博药创始团队堪称豪华,汇聚了来自GSK、吉利德、默沙东等一众全球顶尖药企的研发科学家。
正因如此,使得腾盛博药从成立以来,一直能够采用中美两地运营的运作模式。
战略方面:特色鲜明地追求差异化,聚焦抗感染
国内Biotech正在经历一场内卷式淘汰赛,而腾盛博药成立之初,就选择差异化的聚焦抗感染领域,将目光放在了全球化、满足未竟临床需求的宏大愿景。
目前,腾盛博药拥有十余款在研产品,其中一半是自主研发。除抗新冠药物外,在研的乙肝功能性治愈药物、长效HIV疗法等都是极具潜力的创新产品。
▲腾盛博药在研产品线
资本方面:明星机构扎堆,市值涨幅已超120%
自成立以来,腾盛博药凭借硬核技术,备受红杉中国、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云锋基金等明星资本追捧:
2018年6月,获3030万美元的A轮融资,此后又获5620万美元融资。
2019年12月,完成7500万美元B轮融资。
2021年3月,完成1.55亿美元的C轮融资。
2021年7月,成立仅3年的腾盛博药迎来高光时刻,登陆港交所。 自7月16日至发稿,其股价的累计涨幅已超过120%。
Geoff Porges是业内最资深的分析师之一,在新冠中和抗体三期中期结果发布后,他认为该疗法相比再生元等公司的抗体具有竞争力,将腾盛博药的目标股价从44港元上调到55港元。
采访最后,在问及受访人为何放弃跨国药企高管职位,选择加入腾盛博药的原因时,三位高管的回答非常相似,“一方面,想用自己多年的行业经验,真正为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做点事情;另一方面,想做成一个在全球打得响的中国创新药品牌,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无论是何背景,有何经历,在创新药企的成长路上,一定会交织着希望与失望,挫折之下,才能凸显信念的宝贵,因为那是走向黎明最有力的指引。
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