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京东健康和平安好医生相继发布了2021年半年报。可以看出,两者布局医药健康的下半场重头戏有相似之处,都在于医疗服务。
以京东健康为例,京东健康半年报管理层讨论分析的开篇第一段,出现了7次“实体经济”、“实体企业”字眼,满满的求生欲快要溢出纸面。京东健康把自身定义为“实体业态”,区别于传统的互联网平台模式,并将与产业链上下游实体企业深度合作,用数字化技术服务和赋能实体企业。
京东健康将自身定义为“在线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最新战略定位是,“以供应链为核心、医疗服务为抓手、数字驱动的用户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健康管理平台”。
从财务数据不难看出,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侧重发展医疗服务的原因。
01 提升盈利的重要支点
首先,从短期来看,通过医疗健康的高毛利拉升整体盈利水平。从平安好医生披露的分部业务毛利率来看,其毛利率本就不高的在线商城业务毛利率进一步下降至6%。京东健康没有披露分部业务毛利率,但是从其接近九成收入来自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其整体毛利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电商业务毛利率情况。2021年半年度毛利率为24.3%,相比去年同期的25.3%,略微下降1个百分点。未来网售处方药放开,处方药销售的毛利率肯定更低。
因此,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下一个提升盈利水平的重要支点,将在于医疗服务业务。毕竟,从平安好医生已经开展医疗服务业务的毛利率来看,今年半年度毛利率为52%,相比在线商城业务差距不是一般地大,而且与去年同期相比也没有大幅下滑的迹象。
目前平安好医生医疗服务业务销售占比是28%,比去年同期的26%有所提升。在线商城业务占比则从去年的54%下降至50%。随着医疗服务业务占比持续提升的趋势,预计将对拉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有所贡献。
02 健康管理平台的重要环节
其次,从长期来看,要做“数字驱动的用户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健康管理平台”,医疗服务就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也意味着未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互联网公司的优势主要在线上流量和数字化技术。利用好这两者,是发展线上医疗服务的基础和支撑。
平安好医生医疗服务业务的高增长,就受益于平安集团流量支持。众所周知,平安好医生背靠平安集团,前期流量主要来自于平安集团的输血导流。在2021年半年报中,平安好医生也明确指出,目前流量来源主要是平安集团的企业和个人用户,包括寿险、金融等业务用户。
同时,发展线上医疗服务反过来也能进一步反哺互联网公司的流量和数字化业务。切入互联网医疗可以发展和巩固除医药电商之外新的需求流量。还可以通过医疗服务创造处方,培育医药电商处方药销售,分享处方外流线上渠道的红利。
从实现形式来看,互联网公司普遍以自身平台为入口,载体主要包括专科中心和家庭医生服务。以京东健康为例,目前主打“专科中心”和“京东家医”双线发展比翼齐飞。平安好医生的“双医模式”也是走类似的路线。
“专科中心”针对的是专科患者,服务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环节,并以各科著名权威专家、学科带头人进行线上问诊和直播科普。极大提升了各地对口患者的就医可及性。也为这部分患者后续提供“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的医疗和药事服务打下基础。截至6月底,专科中心数量达到24个。
“京东家医”则家庭医生提供全家健康照护和就医服务的板块,致力于打造新的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态。推出的是针对不同家庭和人群的就医和健康管理服务包,包括四口之家、八口之家、空巢老人、商务人士等。收费在一年800-9000元不等的水平。据京东健康半年报透露,还在持续推出针对不同人群和消费习惯的更加细化和有针对性的产品服务包,比如针对慢性病、产后康复、精神健康等不同类别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健康平台更是上线了“宠物医院”板块。这是打算把一个家庭连人到宠物的健康管理都包揽下的节奏。和迈瑞医疗跨界做宠物医疗器械一样,在最大化拓展用户规模和跨界服务方面,京东健康是认真的。宠物医院提供7*24小时全天候的在线问诊、健康咨询等服务,有免费的30分钟咨询,也有针对紧急严重情况的付费极速视频咨询,由执业兽医资格的宠物医生给予疾病诊疗和健康指导。同时板块主要篇幅是从宠物品种、新宠饲养准备、宠物疾病健康等的科普介绍。这个板块目前来看主要还是靠销售宠物相关的食品、药品、营养品来盈利。
03 争夺医生资源
另外,丰富的医生团队是实现医疗服务的必需人力资源。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加紧争夺医生,尤其是三甲医院的权威医生和各科名医。
根据半年报披露数据,目前京东健康和平安好医生的医生数量分别是13万和4万,包括自有医生和外部合作医生。平安好医生的4万名医生团队中,包括2000名自有医生组成的医疗团队和3.8万名外部合作医疗专家。外部医师中,70%来自三甲医院。平安好医生计划继续把全国性、区域性的头部医院作为发展合作的核心。
平安好医生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医生安排不同的职能,最大化提升医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双医模式”为外部权威名医配备助理医生,这些来自平安好医生自有医疗团队的助理医生覆盖患者“诊前、诊中、诊后”的全面跟踪服务,包括收集病人基本信息、过往病史、预诊、诊后跟踪随访、跟进康复和健康管理。既提升了患者的全流程就诊体验感,自然而然地覆盖到后期健康管理,又使名医可以在诊前就全面了解病人情况,节省了时间,提升了效率。
同时,计划通过合作的外部权威医师,来对自有医师进行培训,希望全面提升自有医师的医疗水平。这种“内外部医生连通”的形式包括,外部医生与自有医生的学术交流和培训;外部医生向自有医疗团队开放名医名方。自有医疗团队提供的是7*24小时全天候服务。对患者来说,远程医疗服务可及性将得到提升,包括问诊、开方、用药指导、报告解读、随访关怀等。
互联网公司往医疗和健康服务发展的勃勃雄心是确定的,发展的基础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仍然不能忽略未来可能存在的一些不确定性风险,尤其是政策影响。
医疗健康服务这块大蛋糕会怎么分,我们拭目以待。
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