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药业发布公告称将放弃斯微生物mRNA疫苗的全球独家开发、生产、使用及商业化权利,已支付给斯微生物的7000万元将转换成对其持有3.35%的股权,同时前期斥资1.26亿元购买的生产厂房也将用于出租或转让。
公告显示,此番转变合作方式主要是考虑到mRNA疫苗产品上市周期较长,且预计未来将持续产生较大临床、产业化费用及风险,同时斯微生物目前已开展多轮融资,已基本具备独立开展临床试验和规模化生产的资金储备。此外,斯微生物近年来发展加快,除了与西藏药业合作的mRNA新冠疫苗外,还有其他在研产品。在业务开展、资本市场运作方面具备较大的潜力和空间。
3.5亿合作mRNA疫苗
西藏药业事实上主营在心血管领域,财报显示其2020年营收13.73亿元,其中心血管产品新活素、依姆多、诺迪康胶囊占比总营收94.55%,几乎为营收的全部来源。同时,新品研发方面也主要集中在中药等领域,生物药涉及不多,此外研发投入严重不足,2020年研发支出仅956.07万元,占比营收约0.7%。因此,西藏药业未来长远的发展还需要开拓新的领域,注入新的血液。
而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mRNA疫苗已然成为当下最热门的领域。2020年6月,西藏药业与mRNA企业斯微生物达成战略合作,以总额3.51亿元拿下斯微生物新冠疫苗、结核疫苗及流感疫苗的全球独家开发、注册、生产、使用及商业化权利。其中,mRNA疫苗的预付款和注册里程碑款合计高达3.5亿元。西藏药业此举可谓重金进入风口上的mRNA疫苗领域,变身“新冠疫苗概念股”。
协议签订后,西藏药业先向斯微生物支付了7000万元。同时,为了疫苗的生产,西藏药业子公司上海欣活生物与斯微生物成立合资公司上海海脊生物,西藏药业持有 55%的股权,斯微生物持有45%的股权,但斯微生物实际上分文未出(公告显示,欣活生物将以0元对价收购斯微生物所持海脊生物45%的股权,之后,欣活生物将成为海脊生物的全资股东)。此外,西藏药业还支出约1.26亿元购买了上海市临港奉贤园区临港智造园厂房用于mRNA新冠疫苗生产线建设。
从合作变参股,原因何在
西藏药业对斯微生物确实是付出了真金白银的合作,但为何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合作方变参股方?除了公告中显示的对mRNA疫苗未来商业化的担忧以及对斯微生物资本储备的信心之外,医谷整理了目前网络上主要认为的2种观点:
1、根据E药经理人的报道,有投资人表示,西藏药业放弃mRNA新冠疫苗的商业化权利,或许与斯微生物当前临床进展不顺利、研发进度明显被落下有关。
斯微生物于2020年1月紧急启动新冠mRNA 疫苗研发项目,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合作开展,但直到1年以后,也就是2021年1月才拿到IND批件,今年8月,斯微生物首席商务官兼首席运营官张继国在2021年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中透露,一期临床已经结束,针对突变株的二代新冠疫苗也在申请临床。
相比之下沃森生物在2020年6月就已拿到批件,目前已进展到III期,同时复星医药去年11月与BioNTech启动了BNT162b2的国内II期临床,此外康希诺、蓝鹊生物等都在布局该领域且进度不慢。斯微生物面临的竞争很大,而进度不够快。
2、今年6月斯微生物宣布完成12亿元C轮融资。西藏药业的公告显示,该公司将支付给斯微生物的7000万元在其C轮后按20亿元估值对斯微生物进行股权投资,即占斯微生物C轮融资后的股权比例为3.5%。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经C+轮融资稀释后,西藏药业的持股份额为3.35%,而按照斯微生物C+轮融资估值60亿元,西藏药业的7000万元投资升值到了约2亿元。同时目前斯微生物的投资团队包括招商健康、红杉资本、药明康德等,不排除有诸多巨头站台后的斯微生物不再需要以mRNA疫苗权利换取西藏药业的支持,因此双方“和平分手”。
此外,对于这次“分手”,除了西藏药业方面从合作转为参股等外,公告显示斯微生物对西藏药业前期人力、物力、财力的补偿款为300万元。另外,在《合作框架协议》约定的回购条款,若斯微生物未在约定时间内实现IPO,西藏药业要求斯微生物回购西藏药业持有的斯微生物全部股份,金额为投资本金7000万元及年化10%的利息。
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