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前11月中西药品网上零售额4797亿元,同比增长7.3%
发布时间: 2020-12-16     来源: 制药网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前11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05374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11.5%,比1-10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5.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
 
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中西药品类1-11月份零售额4797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11月单月零售额503亿元,同比增长12.8%。
 
药企们双十一借助“数智”发力

 
从今年的“双十一”战报来看,天猫、京东今年的网上销售额大大增长。其中在医药消费领域,11月份越来越多的医药零售企业借助这些平台朝着“数智”发力,实现销售快速增长。
 
例如,传统滋补品牌东阿阿胶“双11”期间在京东、天猫等平台实现线上销售的爆发,全网销售额达1.32亿元,同比增长20%。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双11期间,东阿阿胶阿胶类销售数量达到近8万盒。据悉,东阿阿胶通过采取数字化转型+产品年轻化策略,三季度业绩扭亏为盈,实现营业收入20.41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1亿元。其中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增长达295.58%。
 
康恩贝公司也透露,其健康消费品事业部珍视明产品在双十一期间全网销售额超9800万元,全渠道销售实现1.1亿元,头次突破1亿元。据悉,康恩贝在今年7月份成立了健康消费品事业部,并与“阿里健康”、“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布局新零售业务。今年前三季度,健康消费品业务为公司带来了6.58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21%。公司表示,未来将全面开展市场营销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拓展与医药商业连锁及零售药店的新型合作模式,加快布局发展基于线上线下协同的药品工业新零售业务,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在业内看来,随着医药产业的升级,越来越多的医药零售企业将会改变过去传统的营销模式,尤其是在集采常态化下,院外零售市场成为了药企争夺的“香饽饽”,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药企朝着这一市场发力,布局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发展线上线下模式。
 
消费者呈现年轻化、下沉化趋势
 
天猫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天猫医药95后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02%,这批用于平均每人购买健康类商品比去年高18元,另外,00后平均每人在健康商品上的花费也比去年多消费10元。其中滋补养生、体检、医用敷料、HPV疫苗等健康产品表现抢眼,可见年轻人正成为健康消费的主力,更愿意为健康养生买单。
 
另外,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也呈现出下沉化趋势,三四线城市的健康消费增速远高于一线大城市。
 
网售处方药“开闸”在即
 
互联网医疗已成大势所趋,国家医保局不久前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对网络销售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作了相关规定。这也意味着,网售处方药放开成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药品属于特殊商品,“开闸”便民的同时也需要拧紧安全闸门。据悉,为力保消费者网购安全,阿里健康在2020天猫双十一就推出了网上买药保真机制:消费者在天猫购买带有“小蓝心”标记的药品后可以通过淘宝、支付宝扫码的方式追溯药品源头,同时还能获赠“假一赔十”的正品险。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