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最新官方数据!抗疫成绩单:33个药与疫苗开展临床,4个进入Ⅲ期,进展顺利!
发布时间: 2020-11-05     来源: E 药经理人

2020年“安全用药、战役同行”全国安全用药月启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众多领导出席仪式,主题发言全方位盘点NMPA“抗疫”成绩。CDE主任主题发言展示多项审评工作进展。

数据亮点:

目前已有20个药物、13个疫苗品种开展临床试验,其中4个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跑出了“中国速度”,展现了“中国实力”;应急批准2个疫情防控用药品、49个检测试剂上市。

对防疫科研一线所急需的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加快上市,加强对应急上市药品和疫苗的监管,全面保障疫情防控所需药械的质量和安全。

截至到10月底,2020年受理药品注册申请7947件,同比增加26%,审结7301件,同比增加26%。

2020年计划起草118个技术指导原则,超过了现有指导原则全部总量的一半。

截至10月底,两批74个品种的临床急需境外已上市新药名单中,已经有40家企业的44个品种提出注册申请,其中38个品种已经获批上市或完成审评。第三批名单即将公布。

一致性评价审评通过和视同通过了350多个品种,约占常用化学药品的三分之一。

截至到10月底,已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203件,审结202件。

1-10月共受理临床试验申请1310件,完成审评和默示许可1297件,平均审评用时已由2015年的16个月,压缩至50日,均在法定时限内完成,大大提高了审评审批效率。

11月3日,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中国药学会、人民网健康频道承办的2020年全国安全用药月启动仪式暨第五届中国药品安全论坛在京举办。国家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时飞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相关领导,药品监管部门、医疗机构、科研单位、新闻媒体和科普志愿者等各界人士代表出席启动仪式。

今年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以“安全用药 战疫同行”为主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药监局优化审批流程,与广大医药工作者一起,勠力同心,研审联动,目前已有20个药物、13个疫苗品种开展临床试验,其中4个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跑出了“中国速度”,展现了“中国实力”;应急批准2个疫情防控用药品、49个检测试剂上市,助力企业转产扩能,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所需药械质量安全,为夺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伟大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陈时飞表示,下一步,NMPA会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联手联动,积极服务企业继续开展疫苗药械的研发和临床试验,对防疫科研一线所急需的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加快上市,加强对应急上市药品和疫苗的监管,全面保障疫情防控所需药械的质量和安全。主动服务医药生产经营企业,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扩大产能,及时总结疫情防控经验。积极总结和完善药械应急审评制度,提升药监部门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同时,药监部门将坚定不移地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完善药品加快上市注册的制度,完善技术审评审评的体系,提高药品注册审评的效率,加快促进新药好药境内外同步上市,改革完善中药评审批机制,稳步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提供更多可替代的、可及的优质的仿制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用药的新需求。进一步释放改革的红利。

此外,药监局将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把风险防控放在药品安全监控的突出位置,实施严密有效的风险隐患排查措施,加强对药品安全的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警惕高风险产品和高风险生产企业,继续开展专项整治,督促药品生产企业,全面落实各环节的主体责任,强化违法惩戒,始终保持最严厉的打击违法违规的高压态势。

陈时飞表示,药监部门会持续推进药品监管能力的建设,广开门路,集思广益。做好药品监管事业长远发展的谋划和顶层设计,加快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配套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通过调研、征求意见等各种形式,使企业、专家、公众,都能广泛的都能参与其中,不断健全机制,保护医药创新活力的新时代药品监管法规体系和制度。进一步强化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提高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把握能力,全力推进职业化检查员队伍的建设。不断充实监管力量,大力发展智慧监管,提升数据应用和支持决策的水平。坚持国际视野深入推进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

启动仪式上,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器械注册司、药品监管司、科技国合司相关负责同志分别围绕“应急科普,助力构筑战疫健康防线” “审评攻坚,服务疫情防控应急需求” “强化监管,确保抗疫药械质量安全” “监管科学,推进药品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进行了主题发言。国家药典委、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分别就药品标准体系建设、药审改革实效为主题作发言。启动仪式上还发布了2020年公众十大用药提示和《中国家庭用药手册》(儿童安全用药)并由专家进行了梳理解读,以提高公众的安全用药水平和健康素养。

CDE主任孔繁圃,在“深化审评制度改革,维护公众生命健康”的主题发言中表示,药审中心发挥抗疫精神,克服人力不足的困难,加强统筹协调,优化审评流程和审评资源,强化审批任务督导,保证了常规审评工作和特别审评工作起头并进,实现了“两不误、两促进”。

此外,孔繁圃还介绍了目前CDE工作方面的进展:


1.截至到10月底,2020年受理药品注册申请7947件,同比增加26%,审结7301件,同比增加26%。93%的审评任务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连续22个月实现国务院44号文按规定时限审批的改革目标。

2.在法规配套文件和指导原则修订方面,2020年计划起草118个技术指导原则,超过了现有指导原则全部总量的一半。这一措施的实行,将有效弥补国内技术指导原则体系缺口;调动业界研发与创新的积极性;达到统一审批标准,提升审批能力,提高审评决策科学性。

3.在加快境外已上市临床急需新药审评上,药审中心对近十年欧美日批准上市,尚未进口我国的药品进行梳理,经组织专家遴选及公开征求意见,确定了两批74个品种的临床急需境外已上市新药名单。截至10月底,已经有40家企业的44个品种提出注册申请,其中38个品种已经获批上市或完成审评。第三批名单即将公布。

4.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方面,按时限完成率已到达97.3%。一致性评价审评通过和视同通过了350多个品种,约占常用化学药品的三分之一。进一步满足公众对高质量仿制药的迫切需求。

5.在提升优先审批工作效率上,截至到10月底,已纳入优先审评审批陈谷203件,审结202件,优先审批任务按时限完成率逐月提高。

6.在默示许可制度上,1-10月共受理临床试验申请1310件,完成审评和默示许可1297件,平均审评用时已由2015年的16个月,压缩至50日,均在法定时限内完成,大大提高了审评审批效率。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