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唯你健康
唯你健康
29岁抗癌博主肠癌去世!曾劝告大家:别熬夜、少喝酒、少吃外卖
发布时间: 2025-04-15     来源: 健康时报

“29岁抗癌博主橙子直肠癌去世”引发大家的关注。据潇湘晨报,4月8日,抗癌博主“橙子”姐姐发文称“妹妹已于4月3日离世。”据姐姐透露,妹妹最后半年一直在痛苦中度过。资料显示,“橙子”是一名95后,年仅29岁。2022年7月确诊直肠癌中晚期,曾因误诊,耽误了两个月的治疗时间。
在治疗期间,她曾提醒“大家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劝告大家“不要抽烟、不要喝酒、不要熬夜、不要生闷气、少吃外卖。”

有这4种症状的人,

肠癌风险大

为了了解早发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体征和警示信号,2023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在诊断前三个月到两年的时间里,出现腹痛、便血、腹泻和贫血这几种症状,表明50岁以下人群的肠癌风险很可能会大大增加。
研究采用了回溯性研究方法来探讨早发年龄(小于50岁)非遗传性结肠直肠癌的早期诊断。选了17种体征和症状,结果发现以下4种症状在确诊前3个月至2年期间出现:

1、腹痛

2、便血

3、腹泻

4、贫血
具备1种、2种或至少3种这些症状的患者,其风险分别增加了1.94倍、3.59倍和6.52倍。研究发现这种关联在年轻患者和直肠癌患者中更加显著。
其中,约19.3%的患者在确诊前3个月至2年之间首次出现症状,约49.3%的患者在确诊前3个月内首次出现症状。
总之,这些症状可能是早期结肠直肠癌的信号,如果这些症状超过两周或持续恶化,就应该寻求医疗建议。

预防肠癌,

4个生活习惯要避免

1、久坐不动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部肿瘤科主任医师王文玲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有些人每天久坐不动,这样肠道蠕动减弱、减慢,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黏膜。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会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这些都增加了大肠癌的发病危险。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王元钊曾在健康时报刊文建议,要尽量保持每周3次30分钟以上运动。运动可以显著降低肠癌危险,可以使容易癌变的肠道息肉减少1/3。
2、吸烟喝酒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烟草影响下的身体》中就提到,吸烟会导致十种以上的癌症,吸烟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得多。
大量饮酒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提到,研究发现,日饮酒量每增加10克,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7%。
3、吃得太“好”
王元钊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肠癌的发病与环境、生活习惯有关,尤其是和饮食方式有直接关系。双高食物是指那些高动物蛋白、高脂肪的食品,我们平时要尽量减少食用,同时也要减少食用精粮、腌制、烟熏类食物,最好远离烟酒。
《指南》介绍,膳食纤维、全谷物、乳制品的摄入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建议平时适当多吃一些果蔬。水果蔬菜中还有大量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有效降低肠癌的发生率。
4、腰围太粗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提到,肥胖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王元钊医生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腹型肥胖是某些癌症的高危人群。比如,直结肠癌发病的一大诱因就是肥胖。腹部脂肪多,肠蠕动减缓,致癌物质与肠壁的接触时间延长,很容易增加肠癌风险。

本文综合自:

①Red-flag signs and symptoms for earlier diagnosis of 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 J Natl Cancer Inst. 2023 Aug 8;115(8):909-916. doi: 10.1093/jnci/djad068.

②2018-03-20健康时报《坐出来的癌症》

③2017-07-22健康时报《防治结直肠癌做好一减两加》

④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专家组.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J]. 中华肿瘤杂志 2021年43卷1期, 16-38页,MEDLINE ISTIC PKU CSCD CA BP, 2021.

⑤2017-07-22健康时报《防治结直肠癌做好一减两加》

⑥2011-06-02健康时报《减腰围就是防癌》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