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走路是长寿的良药”,这话在咱老百姓里头传得可响亮了。不少人觉着,只要天天坚持走路,啥高血压、糖尿病的,走着走着就能给“走没”了!就像我那老邻居刘大爷,自从退休后天天雷打不动走一万步,逢人就说走路把他那点老毛病都“治”好了。这走路真有这么神?能把六类病都给走没?特别是咱上了岁数,到了七十岁以后,这腿脚该怎么“动”才能真给健康加分,而不是帮倒忙呢?咱得好好说道说道。
走路这法子,简单易行,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智慧。它能活动筋骨,流通气血,确实对身体好处多多。可要说它能把啥病都“走没”,那有点把话说满了。走路更像是个“保健员”,能帮着预防、辅助调理不少问题,要说“根治”,那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心脑血管,走走更通畅?
走路确实对心脑血管系统有好处。坚持适度走路,能帮助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对稳定血压、调节血脂有积极作用。哎呦喂,这血管通畅了,气血(Qi and Blood)运行得好,得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自然就低一些。可要是指望光靠走路就把已经形成的斑块“走掉”,或者彻底治好高血压,那就不太现实了。它是重要的辅助手段,配合治疗效果更好。
二、血糖体重,走走能控制?
对于糖尿病和肥胖的朋友,走路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它能帮助消耗热量,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特别是饭后适当散散步,对平稳餐后血糖很有帮助。嘿!这相当于给身体加了个“代谢小马达”。可走路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特别是对于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还得遵医嘱,不能光靠走路。
三、骨骼关节,越走越结实?
适度的走路能刺激骨骼,增加骨密度,对预防骨质疏松有好处。也能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可这里头有个“度”的问题。特别是七十岁以后,关节多少有点退化,过度走路,或者走路姿势不对,反而可能磨损关节,加重疼痛。所以,走路对骨骼关节是“养”不是“练”,得量力而行。
四、肠胃消化,走走更顺畅?
走路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改善便秘。饭后稍微走动走动,有助于脾胃(Spleen and Stomach)的运化功能。这对于消化功能减弱的老年人来说,是个简单有效的助消化方法。可要是已经有严重的肠胃疾病,那还得先治病,走路只能作为辅助。
五、心情睡眠,走走能改善?
走路时,呼吸着新鲜空气,看看风景,能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白天适度活动,晚上睡眠质量也可能提高。这在中医看来,是调畅气机(Qi movement)、安神定志的好办法。我的天,心情好了,吃得香睡得着,身体抵抗力自然强。
那么,到了七十岁以后,这“长寿药”该怎么吃,也就是这步该怎么走呢?医生建议啊,关键在于“安全”和“适度”:
首先,强度要缓和。别追求速度和步数,快走、暴走不适合。以自己感觉舒服、微微出汗为宜,别走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其次,时间要恰当。每次走个30分钟左右就挺好,可以分次进行。避免在过饱、过饿或者极端天气下走路。
再者,环境要安全。选择平坦、熟悉、光线好的路面,穿合脚防滑的鞋子,最好结伴而行。
最后,感觉是向导。走路过程中,注意身体的反应,如果出现不适,立刻停下来休息。循序渐进,别跟年轻人比。
总而言之,长期走路确实能对很多健康问题起到积极的预防和改善作用,说它是“长寿的良药”不为过。可它不是万能神药,不能包治百病。特别是七十岁以后,更得讲究科学方法,走得安全、走得适度,才能真正受益。您说,这走路的学问,是不是也在于一个“和”字,与身体和谐相处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才能让这剂“良药”发挥最好的效果。
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协会组织专家对四川省长征药业股份有限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以..学习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四川生
2025年元旦伊始,四川省医药保化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