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启动,药品能豁免吗?
发布时间: 2025-04-07     来源: 识林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实施广泛的10%全球关税政策,并对部分国家地区征收额外的特定税率关税,包括欧盟的20%和中国的34%,这一举措在制药行业内引发了巨大波澜。制药行业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和海外原料药生产,而关税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对药品成本和生产布局带来深远影响。

大部分药品豁免,但药企仍需仔细甄别

特朗普宣布报复性关税政策之后,白宫发布的两份相关文件(事实清单和行政命令)似乎对药品的豁免问题给出了一些相互矛盾的信号。

事实清单指出“药品”(pharmaceuticals)将不适用对等关税政策,随后的行政命令中提到药品属于“不适用本次关税令下的从价税率”的商品,其附录中又明确列出了许多药品(意味着未被列出的不能豁免)。这种表述上的模糊,令部分药企难以判断药品是否真正被豁免。

据不完全统计,绝大多数制剂和大多数常规API暂时不受针对中国的34%额外税率影响,仍维持现有的税率水平。影响较大的是医疗器械,叠加税率将达到70%乃至150%不等。

目前,白宫尚未明确回应关税政策对制药行业的具体影响,药企与行业协会在关税政策公布后迅速展开评估,但因政策细节的不明确,各方解读不一。一些大型制药公司最初认为自己将受到关税影响,而另一些则认为自己可能被豁免。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了市场波动,生物技术公司指数($XBI)在当天晚些时候下跌4.3%,逆转了早些时候的涨幅。

FDA的剧烈动荡背景下,对于关税政策,业界发声格外谨慎。代表跨国药企巨头的行业协会PhRMA在当天晚些时候发表声明,仅简要提及关税政策。该协会高级副总裁 Alex Schriver 表示,他们期待与政府合作,确保美国仍然是发现和制造新疗法和治愈方法的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药企巨头考虑最坏情况,响应“回流”号召

目前为止大部分药品豁免,但特朗普不止一次对药品征税发出口头威胁。一旦形势再有变化,全球范围内的关税可能显著增加药企的生产成本,尤其是大量跨国药企巨头布局的欧洲。

爱尔兰作为美国药品的重要供应地,拥有大量FDA注册工厂。据普华永道(PwC)报告,爱尔兰占美国药品、生命科学和医疗器械进口的26.1%,若对其征收25%关税,将导致关税收入增加195亿美元。此外,许多大型制药企业已在爱尔兰建立生产基地,如礼来在2024年9月扩大了其重磅减肥药Zepbound的生产场地。根据BIO的调查,94%的受访企业认为欧盟产品关税将导致制造成本上升。

业界人士指出,“制造业回流”对药企来说,远比新建工厂更加复杂,面临诸多挑战。如果要完全符合FDA监管要求,技术转移(包括技能、知识、技术和生产方法的转移)至少需要4至5年时间,并且必须遵循严格大量相关指南。对于那些依赖海外生产设施的企业,如诺华和罗氏,由于其在美国的工厂数量有限,且拥有大量海外原料药生产点,风险更为突出。

尽管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部分制药企业已经开始制定应对策略。一些企业考虑采用双源采购策略,以降低对单一供应地的依赖。部分企业计划将生产设施迁回美国。辉瑞CEO Albert Bourla就曾表示,尽管公司业务可能因关税政策受到影响,但辉瑞可以迅速将其生产转移到美国工厂(据外媒报道,辉瑞在2019年在美国销售了价值200亿美元的药品,但其联邦税单却为零)。礼来前不久宣布,将投资 270 亿美元在美新建四座药物生产设施,这是其近年来规模最大的生产扩张计划,旨在强化供应链自主性、应对配药房冲击,同时迎合特朗普政府推动本土制造的政策风向。强生也宣布计划在未来四到五年内投资超过550美元用于美国的制造和研发。对于那些主要出口产品的企业,则可能会考虑将生产转移到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

尽管多数企业对关税政策持谨慎态度,但也有个别企业表示支持。再生元 CEO Leonard Schleifer 在接受CNBC采访时曾表示,关税是潜在的解决方案,尽管他“不愿这么讲”,但欧洲“在剥削我们”。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