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百利天恒拟定增39亿,创新药企再融资空间打开;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支持创新药发展”|氨基一周
发布时间: 2025-03-11     来源: 氨基观察

/ 01 /

创新药企再融资空间打开


创新药企的再融资空间可能已经打开。


3月9日,百利天恒发布公告表示,计划向特定对象增发股票募资不超过39亿元。这也是该公司在公布赴港上市计划后,提出的另一种融资方式。


这也反映出,创新药企的再融资空间正在逐步打开。在A股市场,过去再融资主要受到监管限制。对于未盈利企业的再融资不放行,曾一度成为一大障碍。


但时至今日,A股市场已多次表态支持未盈利企业的再融资,迪哲医药也是率先获得批准的企业之一,加上百利天恒提出的融资方案,或许预示着A股创新药企的再融资将会越来越顺畅。


在港股市场,再融资相对较为宽松,关键在于市场是否认可。自2024年以来,港股创新药企二级市场表现火热,股价翻倍的案例已不在少数,这也为再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创新药企应及时抓住这一机遇。


/ 02 /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支持创新药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创新药。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是去年之后,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创新药”。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能够看到,从口径来看,顶层对于创新药行业的重视程度在增加:去年只是提出加快发展,而在今年已经提出了明确的措施。


创新药行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积极政策窗口期。


/ 03 /

华熙生物成“中等规模陷阱”典型样本


市场、政策都在给中国大健康行业带来发展新机遇。不过,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警醒,避免犯过去的错误。


日前,医美一姐华熙生物,就公开反思,成了“中等规模陷阱”的典型样本。


根据董事长赵燕讲话内容,对于华熙生物当前的困局,可以概括为几个维度:


组织架构变形,曾经高效灵活的运作模式逐渐僵化;员工激情消退,创业初期的那股冲劲与活力不复存在;此外,在战略方向上也出现了部分迷失,导致企业发展步伐有些紊乱。


简单概括为,体量膨胀了,立身之本的内核却萎缩了。实际上,这也是整个大健康行业,在过去几年遇到的共性问题。


在资本等一系列因素的推波助澜下,企业体量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但外在迅速扩大的同时,内功却没有跟上,导致陷入两难境地:


尚未建立起“大而不倒”的市场地位之际,灵活优势却日渐消失,主动调整面临着重重阻碍,处在一个悬浮状态。


如果放任不管,势必会造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削弱,经营业绩随之下滑。陷入这种“中等规模陷阱”的华熙生物,希望做出改变,但失去的时间与错过的机会已无法挽回。


如今的华熙生物,正在用自己经历与教训,提醒着每一个向前冲的选手,要时刻警惕、保持思考,避免陷入 “中等规模陷阱”。


更详细内容,可点击《华熙生物的“中等规模陷阱”》


/ 04 /

印度CXO成立联盟抱团抢单


CXO行业的变革仍在持续。


最近,印度生物科技大会(BioAsia)在海得拉巴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期间有一个动向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印度11家本土CXO公司联合成立了一个创新制药服务组织,成员包括Syngene、Aragen Life Sciences、Piramal Pharma Solutions、Sai Life Sciences等,该组织的目标是提高印度在全球CDMO市场的竞争力,并争取更多国际大型制药公司的合作订单。


上一篇:葫芦娃、北大医药核心高管“换血”,美国最.. 下一篇:默沙东抗病毒新药「来特莫韦」新剂型在中国..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