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ali Therapeutics公司今日公布了在研疗法tividenofusp alfa(DNL310),在47名亨特综合征(MPS II)患者中进行的1/2期临床试验的主要分析结果,以及额外长期随访数据。新闻稿指出,该数据连同最近获得的突破性疗法认定,进一步支持公司于2025年初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并寻求加速批准的计划。Tividenofusp alfa是一款由人艾杜糖-2-硫酸酯酶(IDS)与Denali的酶转运载体(ETV)结合的融合蛋白药物。Denali的转运载体平台含有可与天然转运受体结合的工程化Fc片段,通过与在血脑屏障上表达的天然转运受体结合,借着转胞作用(transcytosis)将大分子递送到大脑,从而缓解MPS II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此前公布的1/2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tividenofusp alfa将患者脑脊液中的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水平降低到正常水平,与溶酶体功能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指标也得到改善。额外1/2期临床试验长期数据表明,经过24周治疗,患者的肝脏体积恢复正常,所有测试频率的听力阈值均有改善,同时大多数参与者在适应性行为和认知测评上均表现出改善。总体来看,tividenofusp alfa的耐受性良好。大多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TEAEs)为轻度或中度,主要包括输注相关反应、贫血、呕吐、发热、呼吸道感染及皮疹。三名参与者(占比6.4%)出现的严重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均可控,通过继续治疗已得到缓解或稳定。另有一名参与者因中度输注相关反应及其他非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中止治疗。亨特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该病由编码IDS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导致IDS酶缺乏。症状通常在约两岁时开始出现,包括器官功能障碍、关节僵硬、听力下降、生长受限等身体并发症,以及伴随发育迟缓的神经认知问题。该病的特征为溶酶体内糖胺聚糖(GAGs)的堆积。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法——酶替代疗法虽能部分改善身体症状,但因无法穿越血脑屏障,大多数患者的认知和行为症状仍未得到解决。因此,能够同时改善该病行为、认知与身体症状的治疗方案一直被视为亨特综合征患者群体的一大未满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