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医保局关注虚开发票问题
监管新动向。
12月20日,医保局官方发文,直指虚开发票问题。
原来,经媒体报道,“一些药品存在两套价格,即‘底价’和‘开票价’”。“药企先把药品按‘开票价’销售给经销商,再由经销商销售给医疗机构,交易完成后药企再把‘开票价’与‘底价’之间的差价返还给经销商。”“巨大的价格差通过虚开发票手段‘洗白’并‘提现’,成为不法经销商牟利和商业贿赂的资金来源,导致部分药品价格从源头就虚高。”
报道指出,“一款名为‘银杏叶’的药品,底价每支8.5元,售价每支25.28元,医生每使用1支可提成4元;一款名为‘头孢唑肟钠’的药品,底价每支6.5元,售价每支16.5元,医生每使用1支可提成2.5元。经测算,药品提成金额普遍占药品开票价与底价差额的两成以上。”
也正因此,医保局高度关注上述问题,并督促各省市举一反三,加强相关问题的管理。
就目前而言,整个医药产业链灰色地带的监管趋严是必然的,所以这类问题药企需要格外关注。
/ 02 /
A股上演“蛇吞象”并购
A股市场上演“蛇吞象”式并购。
12月22日,海尔生物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正计划通过向上海莱士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进行换股吸收合并上海莱士。
截至最新一个交易日,作为并购方的海尔生物市值仅为112亿元人民币,而被并购方上海莱士的市值则高达479亿元人民币。正因如此,这笔交易被形象地称为“蛇吞象”式并购。
无论这起并购背后的动机如何,对医药行业来说,有一点信息非常值得关注:国内医药行业的并购浪潮正在加速。
自10月份以来,资本市场上传出的并购消息已超过10起。并购活动加速的核心原因之一是,卖方的估值已经持续下降至“合理”水平。
资本市场的牛熊转换,通常是一个从一种平衡到另一种平衡的过程。随着卖方估值逐渐趋于合理,这无疑会吸引更多买方的关注,至少能够稳定产业的波动。
海尔生物的“蛇吞象”并购,在某种程度上是医药并购市场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随着并购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优质资产将流入二级市场,这可能会带来市场预期的修正。未来,我们可能会目睹医药产业估值从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传导的修复过程。
/ 03 /
全球药企并购“降温”了
不过,作为对比的是,海外并购在经历了去年的高潮之后,出现了企稳的迹象。
根据普华永道近日发布的2024年度并购交易报告,截至11月15日,2024年全球制药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并购交易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交易总额下降了2%。
降温的不只是总额,还包括大额并购。今年最大的生物技术领域交易是福泰制药以49亿美元收购Alpine。
作为对比,2023年超过百亿美元的并购达到了4起,超过50亿美元的并购总共有8起。因此,无论是从总额还是单笔并购金额来看,海外并购趋势都有所降温。
这背后有两个原因。首先,随着资本市场的回暖,一些小型生物技术公司越来越多地选择自行将药物推向市场,这导致出售的资产减少。
其次,2023年大药企经历了一些大型并购后,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些资产。辉瑞就是一个典型例子,2023年完成对Seagen的并购之后,2024年则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并购活动。
普华永道认为,目前这些数据是“健康”的,并预测2025年依旧是并购交易活跃的一年。从并购趋势来看,国内市场相较于海外市场有所“滞后”。
/ 04 /
减肥药没有“宽恕”的余地
减肥药再次成为医药产业一周的热点话题。
一方面,大型制药公司对这一领域的兴趣依然浓厚。上周,默沙东作为新加入的巨头,以近20亿美元的价格从翰森制药手中获得了临床前小分子GLP-1激动剂的权益,首付款超过1亿美元,显示出其强烈的投资意愿。
大型制药企业的认可,也反映了市场对减肥药的预期“打满”。
但另一方面,市场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各家药企对临床疗效、患者依从性等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市场逻辑下,减肥药几乎没有犯错的空间。
关于举办2025年度四川省药品生产企业质
各药品生产企业: 随着国家药监..协会组织专家对四川省长征药业股份有限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以..学习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四川生
2025年元旦伊始,四川省医药保化品..2024年第二期药品生产企业拟新任质量受
应我省部分药品生产企业需要新增设..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届五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赴中国医
为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学习、领会国..宣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协会
在金秋九月,高热酷暑气温下,为学..关于启用《药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培训
各相关企业: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关于收取2024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章程
会徽设计说明: 本标志以表现四..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