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医药行业来说,肿瘤是公认的最有价值的治疗领域,其布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全球医药市场的走向,向来是全球制药巨头们投注心血的“战略高地”。作为肿瘤领域的热门赛道之一,重磅产品频出的血液肿瘤更是MNC们近年来关注的焦点之一。虽然与实体瘤相比,血液肿瘤的患者占比相对较少,但由于患者用药周期长、患者累积效应等影响,血液肿瘤领域仍有较大的未满足需求。2023年全球肿瘤药销售额TOP5的名单中,除K药(250.11亿美元)[1]和O药(100.31亿美元)[2,3](均以实体瘤为主),其余三款均为血液肿瘤药物,分别为达雷妥尤单抗[4](97.44亿美元)、伊布替尼[4,5](68.6亿美元)和来那度胺[2](60.97亿美元)。艾昆纬调研数据显示,到2027年,全球获批上市的血液肿瘤药物市场预计将达到78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6]。
跨国医药巨头们纷纷入场这一潜力赛道,整体呈现出群雄逐鹿的市场竞争态势。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23年,针对血液肿瘤的临床试验数量增加了19%,仅2023年就启动了350多项血液肿瘤治疗药物的试验研究,无一不例证了血液肿瘤领域释放出的巨大潜力[7]。老牌玩家罗氏积极探索小分子、单抗、双抗、ADC、CAR-T和基因治疗等创新疗法[8];血液肿瘤领域另一强势玩家强生创新制药不久前在中国获批了第四个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产品,让更多患者能够有机会实现功能性治愈[9];本土创新药企百济神州则在全力开发BCL-2抑制剂和BTK CDAC产品的治疗潜力[10];诺诚健华多项血液肿瘤管线数据在今年欧洲血液学协会(EHA)上公布[11],表现亮眼。新入局者们也纷纷将血液肿瘤赛道视为破局点,在血液肿瘤领域可以频繁看到小型生物技术公司的身影,而在诸多角逐者中,全球肿瘤领域的创新领导者阿斯利康表现可圈可点。今年以来,阿斯利康不仅在国际EHA会议上公布诸多血液肿瘤管线亮眼数据,还频繁传来BTK抑制剂一系列III期临床研究的捷报,阐释了自身临床研发的实力。另一方面,捷报频传的背后,是阿斯利康给外界释放出的持续加码布局血液肿瘤赛道的信号。去年底,阿斯利康斥资12亿美元收购亘喜生物,进一步夯实阿斯利康在血液肿瘤领域布局细胞疗法的实力;在此后的2024年投资者日活动报告中,阿斯利康首次将血液学(Haematology)从肿瘤业务(Oncology)中单独列出,都充分彰显了血液肿瘤业务在阿斯利康全球的战略地位已经提升至新高度。在阿斯利康刚刚出炉的半年报中,血液肿瘤不负众望地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新一代BTK抑制剂销售额2024年上半年增长28%,达到15.08亿美元,跃升至其肿瘤产品前三,有望成为阿斯利康2030年实现800亿美元营收目标的强大助力[12]。
长期以来,阿斯利康在实体瘤领域颇有建树,带来多款具有基石意义的肿瘤治疗药物,持续填补未满足临床需求的诸多空白,已成为肺癌、乳腺癌等多个癌症治疗领域的引领者。带着实体瘤领域的丰富经验,阿斯利康稳步前行,进军血液肿瘤。2023年3月,立足中国血液肿瘤患者的迫切需求,阿斯利康旗下新一代BTK抑制剂在中国获批首个淋巴瘤适应症,标志着阿斯利康正式进军中国血液肿瘤治疗领域。这些只是阿斯利康血液肿瘤领域强大管线的冰山一角。我们不禁好奇,这家全球肿瘤巨头重磅管线的神秘面纱下,还有哪些突破性与变革性诊疗方式在厚积薄发?除了新药研发,阿斯利康目前在血液肿瘤领域还有哪些前瞻性与创新性探索,未来又能为血液肿瘤患者带来怎样的福音?在今年的“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大会”上,阿斯利康再次深化在华布局,宣布上海成为其第五大全球战略中心,彰显着中国在阿斯利康全球版图上的重要性再次提升。具体展现在血液肿瘤研发领域,目前,阿斯利康旗下血液肿瘤药物研发管线已经覆盖双抗、细胞疗法、ADC等前沿治疗机制,还将拓展至下一代T细胞衔接器、表观遗传学、细胞凋亡通路等创新研发平台。未来3-5年,阿斯利康在血液肿瘤领域的临床研究将全面覆盖骨髓瘤、白血病以及淋巴瘤,以惠及更广大的患者。阿斯利康全球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中国中心总裁何静博士表示:“站在更高的战略起点,目前阿斯利康中国研发管线正在加速推进,在血液肿瘤领域更是研发进展不断,并在多个前沿疗法中展现出创新的不同可能。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联合治疗手段,希望为血液肿瘤患者带来更多颠覆性突破性疗法。预计至2030年,阿斯利康将在血液肿瘤领域带来2款新产品与14个新适应症,改善更多血液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阿斯利康在血液肿瘤领域高瞻远瞩的布局,背后折射出的,是这家跨国药企对于助力实现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目标的切实行动。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在阿斯利康全球高级副总裁、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及肿瘤业务总经理赖明隆看来,助力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愿景的实现是阿斯利康责无旁贷的使命。“作为一家以科学为本的全球领先生物制药企业和全球肿瘤领域的创新领导者,我们将健康中国癌症防治目标视为自身使命,致力于改善癌症患者的治疗格局,让癌症成为可治愈的慢性病。阿斯利康正在以新一代BTK抑制剂为基石,将国际经验与中国本土实践相结合,立足自主研发与外部合作的双向优势,以坚定不移的信心为中国血液肿瘤患者带来更多变革性药物与新型治疗方案,并加速中国血液肿瘤创新走向全球。”而阿斯利康布局血液肿瘤领域的雄心壮志也在其行动中得到充分体现。自2023年来,在阿斯利康与中国本土创新药企达成的9项授权合作中,可支持血液肿瘤管线进一步发展的便占据2项,包括与礼新医药就GPRC5D靶向ADC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合作,巩固自身在ADC赛道的发展势头,以及收购亘喜生物,进一步深化在细胞疗法领域的布局,加速“中国新”奔向患者、走向全球。此外,阿斯利康潜心推动肿瘤治疗变革,携手中国本土企业亚盛医药开展新一代BTK抑制剂联合治疗临床研究,以期改善更多血液肿瘤患者生存获益,这些都为血液肿瘤业务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心针”。其中备受市场瞩目的是,旗下亘喜生物核心候选产品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不仅入选2024年欧洲血液学协会年会(EHA)口头报告,而且荣登肿瘤学国际学术权威杂志《JAMA Oncology》,体现了国际肿瘤学届对中国研究进展的充分肯定。赖明隆认为,近十年,全球看到了越来越多中国创新“出海”的新趋势。十年间,中国创新药产业经历了从“跟随型”创新(me-too)到“改良型”创新(me-better),再到“首创型”创新(first-in-class)的加速发展。不论是从跨国合作的项目数量、规模,还是学界对研究成果的认可程度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的创新药物研发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在此类国际学术舞台上不乏中国“首创型”创新的身影,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从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到EHA,阿斯利康多次携手肿瘤创新生态圈合作伙伴,推动中国创新和人才走向全球,助力提升中国血液肿瘤学科在国际舞台的领导力和影响力,以真正实现其“植根中国、携手中国、惠及全球”的愿景。“近年来,得益于政策支持、中国学者与医药企业科研实力与临床研究水平的提升、产业链建设日益完善以及中国在医药研发领域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深化,中国肿瘤研发的专家人才、学术建设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持续扩大,中国创新力量正在引领全球肿瘤诊疗变革。阿斯利康相信,中国创新会是全球创新的未来。我们期待在中国与全球创新之间找到更加高效、国际化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扩大中国在全球药物开发和疾病管理中的影响,使其真正成为全球创新的‘催化剂’。”赖明隆表示。
技术大航海时代,全球创新药物研发竞争格局快速演变,新型治疗机制发展多元而灵活,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biotech,都随时有可能实现该治疗领域的变革升级。而在血液肿瘤领域,依然存在很多临床需求待进一步挖掘。这意味着,血液肿瘤仍是引领未来的关键机遇点之一。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和在中国重塑血液肿瘤诊疗格局的雄心壮志,阿斯利康不断丰富产品研发管线,以自主研发与业务拓展“双引擎”驱动,制胜血液肿瘤赛道。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主席及中国总裁王磊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和肿瘤领域创新的领导者,我们的愿景是让肿瘤不再成为致死主因。阿斯利康对中国血液肿瘤领域的信心坚定不移,未来将继续布局和重点投资这一赛道,在源源不断为肿瘤患者提供创新药物的同时,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推动中西合璧式创新,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携手中国创新力量和本土人才共同开创阿斯利康中国血液肿瘤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