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A股、港股还是美股,生物医药企业回不到股价最高点的原因无疑是曾经的泡沫破了;
让MNC做MNC的事,Pharma做Pharma的事,Biotech做Biotech的事,各司其职才是发挥效率的最佳方式;
海归就是“C”开头的职位,人才是不是“飘起来了”?
比起关心寒冬何时过去更重要的是沉下心来做好产品。
寒冬还会延续多久?
至少2024年还会持续。
更有悲观者认为,很可能会延续到明年甚至后年。
在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指导,E药经理人、赛默飞世尔科技主办,创百汇承办的“创领共生·聚薪成炬”2024'第三届中国医药创新100峰会“创新100高峰对话:合作与融合,2024年医药创新竞合大势”圆桌讨论中,围绕目前中国医药创新所处局势;资本寒冬对创新的影响;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整合现象;Biotech、Biopharma、Bigpharma之间格局的变化等行业热点话题,亚盛医药董事长、CEO杨大俊与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董事长左敏,恒瑞医药副总经理张连山,康方生物创始人、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夏瑜展开了一场高峰对话。
寒冬是创新的“绊脚石”吗?
过去几年来,资本寒冬对没有稳定营收的生物技术公司影响明显,从裁员瘦身到砍管线出售资产、再到破产、退市,持续三年有余的资本寒冬让biotech不得不面对残酷的洗牌。
不过正如猛兽在寒冬中选择冬眠,在行业的下行周期里,也正是企业修炼内功等待复苏的契机,真正做出有临床价值的好药的公司依然能够获得资本的青睐。
对此,左敏也深有体会。他表示,寒冬的到来有其规律,与四季更替一样,都是周期性的变化。寒冬期间,初创公司可能会面临资金短缺、投资者更加“苛刻”等问题,但寒冬也是生态重建的过程,伪创新会逐渐被淘汰。
张连山同样表示,我们可喜地看到,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有很多生物技术公司在坚持新药研发。伴随着政策环境和药监系统的改革都给创新药研发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将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是产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当夏瑜抛出“仅有2000万元用来成立并运营一家百人规模的biotech公司来说,能做什么”的问题时,有人给出回答:“或许活下去都很困难”。
但“这就是康方成立的前三年。”夏瑜直言,在2012年康方生物成立时,依靠仅有的2000万元起家资本,不仅要搭建技术平台、将研发管线推进到临床前、还要维持日常运营,而这笔钱,足足花了三年。直到2015年时,康方生物才进行了A轮融资。
虽然这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但夏瑜坦率地讲,如今的资本寒冬是相对于2015年后掀起的资本热潮而言的。在2015年以前,产业并不存在寒冬之说,因为那时的产业本就“缺钱”。而在那个年代成立并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公司,是怎么活下来的?或许这是如今产业里更应该思考的。
在经历了曾经如“洪水泛滥”的资本浪潮后,行业正在进行生态重建。左敏直言,与其讨论寒冬什么时候会过去,不如先理解生物医药行业的规律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夏瑜同样表示,当我们讨论春天什么时候会来的时候,更应该思考如何面对和适应资本退潮后的新周期,该如何更加高效地研发,用好有限的资金。
多位与会嘉宾的共识是,未来的资金状况可能会更加紧张。“企业需要坚持做真正有临床价值的项目。好的公司和项目仍然会有春天,会活下来并发展得更好。”左敏表示。的确,“比寒冬何时过去更重要的是沉下心来做好产品。”杨大俊这样说道。
此外,作为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近两年大批海外科研人才选择回国深耕。虽然这是一个可喜可贺的现象,但是在多位与会嘉宾看来,如果动辄一个海归回国就是“C”级高管,作为企业管理者是否应该思考,究竟是真的没有钱,还是钱可以花的更有效率?
建立生物医药的好莱坞模式
寒冬之下,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呈现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从2023年末到今年4月初,已有三家中国biotech公司被海外公司整体收购,这其中既有如阿斯利康这样的MNC,也有同为biotech的海外公司,但他们的共性是:交易金额均超过10亿美元。
众所周知,在美国的生物医药行业中,药企之间收购、兼并的案例十分普遍,但这一现象并非资本推动,更多的是市场需求的体现。当海外公司的目光瞄准大洋彼岸,开始“组团”到中国“扫货”,也引发了产业界新的思考:中国的生物技术公司都会成为海外市场的“囊中之物”吗?未来在中国会不会出现更多本土药企间的收购和兼并呢?
产业中的bigpharma、biopharma、biotech通过合作借彼此优势实现互相发展是必然的趋势。这是与会嘉宾的共识。正如好莱坞的电影制作模式,每个人专注自己擅长的部分,整合到一起最终形成一部优秀的电影。杨大俊举例道,这种模式类比到生物医药产业也是如此。
在美国,药企间已经有了明确、专业的分工。比如做孵化的公司会从高校与科研院所和教授、科学家进行做沟通,完成从孵化到临床I期的阶段;当产品进入临床I期后,又会有从事临床试验的公司接手;当临床试验进入II~III期后,生物技术公司会选择着手将产品授权或将公司卖给bigpharma。不过与会嘉宾普遍表示,虽然这种模式在欧美市场已经很成熟了,但目前来看,这种模式在国内还在逐渐形成过程中。
“做自己擅长的事,是生物医药产业不变的规律。”左敏直言,现如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美国生物医药产业。虽然美国走出了基因泰克、安进这样由biotech转型成为pharma的成功案例,但从整体的行业趋势来看,生物技术公司转型成为大型制药公司并非易事,成功者寥寥,更多的生物技术公司还是倾向于选择专注研发与对外授权,或最终被大药厂收购。
曾经“奔着上市去”的Biotech,正在寒冬中调整自己的定位。与会嘉宾表示,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比如资金越来越难筹集,可能会迫使大家更多地考虑合作,甚至是整个公司的并购。
事实上,整体出售公司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也不代表着创业的失败,反而是成功的。从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不乏连续创业者。科学家创业建立生物技术公司,在取得一定的研发成果后将公司整体出售的方式,可以把未来的研发风险转嫁。对于创业者本身而言,出售公司所获得的资金还可以成为下一次创业的启动资金。
能否真正出现本土大规模并购,还取决于另一方——本土大药企是否会选择开展并购。对本土大药企来说,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自身的资金储备量。曾有数据统计,国内前十大头部公司资金储备大概在200亿美元左右,而全球前二十大药企的现金储备则超过了3000亿美元。
国内的头部药企会将目光聚焦在本土biotech身上吗?对此,张连山表示,国内的头部公司往往自身也处在转型过程中,创新药的占比还在逐步上升过程中,不管是授权合作还是并购,体量大多集中在数亿元量级。出现数十亿或上百亿元规模的并购或许还未到时机。
对于国内的创新药企而言,不论是自力更生还是合作,都必须保持在研发管线布局上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从数据来看,过去一年,中国诞生了约70笔License-out交易,金额超3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但万变不离其宗,只有做出扎实临床数据的Biotech,才能找到“接力棒”。“专注于真正能够解决临床需求的研发才是有价值的,才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推动力。”张连山直言。
在夏瑜看来,虽然生物医药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作为行业的一份子,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随着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和市场环境的改善,我们相信这个行业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的创新产品出现,以满足临床需求并推动行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合作与兼并无疑将发挥重要作用。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届五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关于举办四川省药品生产企业拟新任质量
各相关企业: 新修订的《中华人..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关于召开
各相关单位: 经研究,四川省医..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赴中国医
为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学习、领会国..宣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协会
在金秋九月,高热酷暑气温下,为学..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召开第七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冉文萍秘书长拜访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
近日,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联合会秘..关于启用《药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培训
各相关企业: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关于收取2024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章程
会徽设计说明: 本标志以表现四..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