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撤网、停采、进失信名单,最强监管来袭,25个省份已加入,药价全国“裸奔”还要等多久?
发布时间: 2023-11-27     来源: E药经理人

瞒报、虚报将无所遁形,大数据赋能下全国共享“采购最低价”的时代真的来了。

进入11月末,接入全国统一招采平台的省份已突破25个,这张实现从挂网、采购、使用、结算的大数据监管“网”越织越密,在产业看来,药品与耗材的最低价全国“裸奔”时代或许不远了。

11月22日,上海阳光采购网公告陕西颐生堂一年内累计瞒报药品外省市采购价格信息3次以上,暂停该企业所有药品一年挂网资格的通知。药品挂网采购价格联动政策推行多年,但同一款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同地区不同价的问题依然是老生常谈。

不论是此前海南公示4000余个品规的挂网药品存在价格问题,还是陕西一口气撤销超1000个挂网品种,又或是像颐生堂药业这般一年多次的顶风作案。瞒报、虚报挂网药品价格的行为多年来屡禁不止,违规挂网的通报也不减反增。

药品挂网价格全国联动早在2015年就写在了国办文件中,已是医保改革势在必行的举措之一,全国一盘棋的“口号”也喊了多年,却收效甚微。

全国药品价格迟迟“联不动”的局,有得破吗?

联不动的药价:撤网、通报、禁入

联网共享信息,听起来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互联网时代并不难实现,但是实现全国不同省份之间挂网药品信息的联网共享并非易事,其实早在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之初,就开始了这项艰巨的工作。

建起一个全国统一的联动平台,难在哪儿?

全国三十余个省份均有独立的招采运行系统,可以实现省内的互联互通,但各省份之间却是独立运行,招采系统之间并不相通。这也就导致了,在常规的药品挂网模式下,各省对于药品挂网政策要求并不完全不同,企业需要自行申报产品信息,再进行各省平台的逐一挂网。“企业自行申报价格既有可能会出现数据误差,也会遇到‘钻空子’瞒报、虚报的情况。”

向好的变化是,在全国医药统一招采平台全面落地应用后,曾经的信息壁垒正在一点点被打破。为治理挂网药品与耗材的价格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监管的重点,进入2023年,国家医保局与各地医保部门,更是动作频频。

今年2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到:要推进全国挂网价格信息共享和省间查询。各省要对价格异常上涨、价格总体偏高或明显全国低价的情形,及时开展函询或约谈,纠治不当价格行为。

国家医保局在今年3月1日发布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鼓励对已有省份集采、价格竞争充分的品种开展带量价格联动。

各省也在加强对挂网药品价格的监督管理力度,天津、河北、江苏、湖南、河南、海南、内蒙古等省份(区)开展了对药品挂网价格的日常监测和动态管理,要求挂网药品联动全国最低的真实交易价。对于价格违规行为通报撤网、停采的频次与规模都有所增加。

陕西曾在9月公布了一大批拟撤网名单,有1234个拟取消挂网资格产品被“点名”。贝伐珠单抗、非洛地平、丹参片等心血管、肿瘤领域品种在列。从名单来看,复宏汉霖100mg的贝伐珠单抗、60mg的曲妥珠单抗,高于福建的最低挂网价;另百济神州的400mg贝伐珠单抗挂网价为3316元,高于四川的最低挂网价而被撤网。从陕西公布的拟取消挂网资格的原因是,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经过与河北、四川、福建三省平台进行价格比对后,前述品种未按要求联动外省最低挂网价。

上海、江苏、山东、河北、湖北等多地也都相继通报了“已挂网、新申报的原研和过一致性评价药品因为不符合差比、1.8倍条件、涨幅过高”“价格差异超过10倍暂停挂网”的违规事件。

发现挂网价格不合理通报并撤网已并非各省监管的终点。为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价差超过5倍不挂网”“价差不得超过1.8倍”“价格不联动就撤网”等措施的出现,显示了各省医保与集采部门在加强挂网药品价格的管控中正在各显神通。

7月24日,四川省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医用耗材产品集中更新最低参考价格工作的通知》,除了明确联动最新外省最低参考价以外,还提出惩罚措施:对未按要求和规定时限如实主动调价的,经核查属实,按核实后的外省实际最低参考价下调10%作为联动参考价;企业不予确认的,取消该产品挂网资格,自取消之日起两年内不再接受该产品的挂网申请。

紧接着,数日之后,湖南省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省际药品价格联动挂网工作的通知》,提出挂网药品联动全国最低交易价,联动范围涵盖除定点供应、协议期内国家谈判、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外的几乎所有药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挂网价格治理方面,湖南更是曾经首创药品“价格纠偏”机制。2022年2月,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示了《部分药品价格纠偏及限价挂网企业申报结果》,包括肠胃药法莫替丁、心脑血管药川芎嗪在内的10个通用名341个品规中,仅有18个品规挂网,其他323个品规全部撤网,根据湖南医保局通知显示,这些药品存在同一挂网目录内挂网价格差异较大(特别是不同时期挂网价格差异大)、价质明显不相符、相互投诉较多、被实名举报价格的现象。

同一品牌的相同品种在不同省份存在超过联动红线的价格差异背后,蕴含着巨大的价格信用风险。“并非高价就是有问题,但不同省份的挂网价格存在差异这本身就是一种失信与不公平。”在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招采子系统建立起来并全面落地之前,虽然很多省份都执行着价格联动或全国最低价的政策,但无法互联互通实现共享的信息,依然造成了同一企业生产的相同药品在不同省份挂网价格差异较大,或不同企业生产的同一通用名、同一品规药品在同一省份挂网价格差异大的问题,挑战着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全国一盘棋,有希望了

其实,关于药品价格“最低价联动”的形容,最早出现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年7号文)中:实行一个平台、上下联动。并建立药品采购数据共享机制,实行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医院、医保经办机构、价格主管部门等信息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此后,各省市相继出台了价格联动措施,包括省内联动、全国左右联动等多种方式,大部分省份还采用了双联动方式。虽然政策出台后,多省价格动态联动让药品价格正在呈现“螺旋式”下降,但价格信息不透明、不公开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也是国家医保局自成立以来就在着手构建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的原因之一。

国家医保局成立之初,曾有相关负责人指出,医保信息系统一直存在三方面不足:标准不统一、数据不互认;系统分割、难以共享;区域封闭、孤岛现象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医保改革。因此,将过去分散在多个部门下面的医保信息工作接手过来,构建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2018年国家医保局挂牌成立后2个月,就成立了网信领导小组,部署了医保信息化工作的具体思路。次年,确定天津、河北、吉林、上海等16个省(直辖市)为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试点地区。建设包括“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统”在内的14个子系统,全面破除信息孤岛,将大数据引入医保治理体系当中的目标也早早写在了国家医保局的“工作日志”中。

2019年起,国家医保局就开始着手建立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统,即国家招采子系统,其运行将为耗材挂网采购、结算、价格监测、集采执行监管奠定坚实基础。国家医保局曾表示,这一囊括“招采环节”的综合性平台,也将成为国家医保局以后开展药品价格管理工作的有力工具。

至2022年5月,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终于基本建成。

以大数据赋能医保改革、发挥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作用,安全、积极、有序地用好医保大数据在今年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中被特别强调。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医保信息平台招采子系统数据质量治理推进会上,国家医保局就明确要求推动招采子系统全部功能的部署应用,加强医用耗材从挂网、采购、结算等各个环节数据监管。

截至今年11月中旬,全国已经上线招采子系统的省份超过25个。各省启用招采子系统后,药品耗材在挂网、采购、结算等环节都迎来了新的变化。招采子系统能够实现药品、耗材在招采管理系统挂网集中采购后,能定期采集全国各省份相关产品的挂网价格信息,对挂网产品的挂网价格进行比对分析,对其挂网价格进行提示和调控;对公立医疗机构采购品种、数量、价格进行比对分析,对其采购价格进行提示、预警和调控。

简而言之,最直观的变化是,建立全国统一的互联互通平台后,各省市的招标采购价格完全联动,一款药物在不同地区的“全国最低价”一目了然。在业内看来,随着越来越多省份介入全国医药统一招采平台,省份之间存在的信息壁垒将被彻底打破,企业利用各省份“信息差”钻价格空子将无所遁形。

据了解,在挂网价格治理中,国家医保局也正在改善过去各省之间互联互通程度较低的状态,通过数据整理将药品在不同省份的挂网价格摸排清楚、汇总起来,对一些已经违背基本价格规律现象的产品采取相应的治理手段。“大数据时代下价格其实都是‘裸奔’的,即使抱着侥幸心理不如实填报最低价,经过比对后发现瞒报、虚报、谎报,不仅仅是降价、撤网的问题,还会影响到企业的信用评级,直接影响后续集采等市场行为。”有企业负责人表示。

就在11月24日晚,国家医保局公开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工作的通知》,明确拓展价格招采信用评价的评定结果应用,在组织国家集采和省际联盟采购设置招采规则时,医保部门应充分考虑评定结果因素,对“特别严重”及“严重”失信企业实行不同程度的禁入或约束。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