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来的新减肥正在向司美格鲁肽的药王宝座发起冲锋。
美东时间11月8日,FDA发布声明称,批准礼来公司的Zepbound注射液用于肥胖或超重且至少有一个与体重相关疾病(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或高胆固醇)的成人的长期体重管理。替尔泊肽是Zepbound中的活性成分,去年5月,它的另一个版本Mounjaro已经获批了2型糖尿病适应症。
替尔泊肽减重的临床数据更好,而且海外定价比司美更低。根据三期临床数据,在肥胖或超重的糖尿病患者中,司美格鲁肽在68周的治疗后,平均减重效果为9.6%,而替尔泊肽则为15.7%。两款药都是四周一个疗程:司美格鲁肽的价格为 $1,349,而替尔泊肽为 $1,060,低了约20%。
“礼来的这次定价就是针对诺和诺德的。” 快瘦医生创始人徐先生认为。“但在实际操作中,官方定价并不能完全说明什么。事实上,这款药一定会出现缺货的情况,所以到时候会像之前的司美格鲁肽一样,减肥版和糖尿病版混着用,或者市场炒出一个很高的价格。“
无论是投资界还是制药圈,有不少人都认为替尔泊肽超越司美格鲁肽“是迟早的事,只要给它三四年的时间。“
目前,司美格鲁肽已主导GLP-1减肥和糖尿病管理药物市场,全球市场份额为54.3%。而从美国市场的处方量来看,替尔泊肽已几乎快和司美格鲁肽齐平。除了这两家绝对王者以外,全球减重药物管线超百,包括华东医药、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等20多家本土选手。
对于需要减肥的患者来说,品牌之间的竞争总归是好事。而对于企业来说,替尔泊肽的强势出台似乎释放了一个不太妙的信号:这一款被预订的“药王“是否已经挤占掉了市场的最后一点空间?两大“减肥王者”已经形成盘踞之势下,未来减肥药产品的机会在哪里?
-01-
产能为王
受到替尔泊肽上市影响,减肥药概念股近期集体走低。翰宇药业、诺泰生物、博瑞医药、常山药业、金凯生科、普利制药等个股在前一段时间的推高后,都迎来了不同程度的降幅。
事实上,两款药王的竞争之间,确实还存在未被填补的空隙。“第一是价格,第二是机制,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产能。”徐先生认为。
对于产业内的大部分企业来说,礼来和诺和诺德的双强之争太过遥远,谁是老大都可以,反正都不可能是自己。最务实的做法是紧跟两位大佬的脚步,见缝插针地填补市场未被满足的需要——如果能在价格、机制、产能中任何一方面做得够好,就一样可以闷声发大财。
在中国的减肥药市场,礼来和诺和诺德都不是来的最早的。
今年3月,华东医药的利鲁平成为国内首款获批的利拉鲁肽仿制药;四个月后,利鲁平又获批减重适应症,成为国内首款减肥针。但利鲁平并没有获得如司美格鲁肽一样的成功。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利鲁平及其原研药利拉鲁肽在减重上,远不如司美格鲁肽。“很多患者即使是超适应症,到了医院也坚持要用司美格鲁肽。”糖尿病领域从业者齐冬(化名)说到。“未来的产品竞争,只能是在做得和司美格鲁肽差不多的基础上,才能讨论。就像90分和95分的,还可以在价格、机制、产能上做做文章,但60分和90分的,就没什么可比性了。”徐先生补充道。
而假定未来产品在减重效果上和司美格鲁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几乎谁有产能,谁就占据了一定的话语权。
减肥药的特殊性在于:院内院外一样吃香,患者认可度和医生认可度一样重要。“即使你能做出一款很好的药,到时候你产能上不去也没用。你市占率低,你认知度就低了,对吧?对于减肥药来说,马太效应是非常严重的。”徐先生说。
目前,礼来和诺和诺德两家企业正在恶补之前欠下的产能的功课。由于产能紧张和销量爆发之间的矛盾,GLP-1的减重患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对糖尿病患者产生了挤出效应,造成了影响不小的公共卫生危机。
根据FDA最新的药品短缺清单,由于需求激增,不仅司美格鲁肽,连上一代GLP-1产品利拉鲁肽到2023年底供应量都将受限。同样的情况同样在欧洲、澳大利亚等地蔓延。
对此,诺和诺德表示,“为了避免刺激对这种药物的进一步需求”,已经暂停了全球市场大部分的司美格鲁肽减重版本的营销工作,要求所有内部员工不得转发相关信息,尽量避免超适应症的使用。
“GLP-1上游的自建成本太高了。“齐冬说到,“一些国内比较大的上游CDMO,都被海外订单塞满了,很多CDMO企业都靠着这一块的业务来维持增长。而且这些单子一签都签个大半年,国内的GLP-1减肥药如果要放量,必须在产能这一块早做打算。”
在从业者眼里,在产能这一块,礼来做得要比诺和诺德好。诺和诺德的生产,用的是发酵+固相合成法,“这种方法比较复杂,如果外包的话需要给出API,这么核心的东西诺和诺德肯定是不愿意给别人的。”齐冬说。因此,诺和诺德未来大概率还是要依靠自己的自建工厂来补齐产能。
也是在近期,诺和诺德宣布,未来几年计划投资超420亿丹麦克朗(约60亿美元),扩建其位于丹麦的工厂,旨在提高减肥药和其他药物的产能。
相对来说,礼来使用的化学合成法更适合外包,也更能借力整个产业链。同时,由于对替尔泊肽的销量有信心,礼来也在积极扩建生产基地。近期,礼来已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设两座工厂,投资40亿美元,争取在2023年底前使含有替尔泊肽的药物产量提高一倍。
“后来者想要保证产能,还是学礼来比较靠谱。”齐冬评价道。
目前,以药明为代表的国内头部CXO都是主要围绕化学合成法展开布局的。未来,只要使用化学合成法的减肥药产品能够上市,产业链里早已具备了趁手的模板和工具。对于节省成本和时间来说,这都是更好的选择。
-02-
本土选手的短板
对于产业内人士而言,大部分玩家都无法复刻礼来和诺和诺德的成功,绝大部分原因在于它们在糖尿病领域的深耕不够,由此带来了一定的短板。
其中最大的问题,发生在销售团队的搭建上。“比如某一家国内Biotech也在做GLP-1减肥药,但公司的大部分管线都是围绕癌症去服务的,做pd-1这些,没有做糖尿病和减肥的这块的团队,所以相当于要从零开始。”一名产业内人士评价道。
目前,礼来和诺和诺德的中国区减肥药销售队伍也还在筹备中。
据一些产业内人士估计,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的减重版将在明年获批,前后不会相隔太久。届时,两款产品很可能将在同一起跑线起跑,齐头竞争。“但是据我了解他们销售现在还没怎么弄。”上述人士说到。
但一旦减重适应症获批,这两款药的销售网络迅速铺开,根本不成问题。一方面是,两家公司本身就是做降糖药起家,在院内内分泌科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客情基础;另一方面是,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在中国上市前就已经名声在外,不少医生和患者都有超适应症使用的经历,对其效果和副作用都比较熟悉,因而节省了学术推广的大部分工作。
国内的华东医药,也是糖尿病领域长期耕耘的玩家,其利拉鲁肽今年的快速放量一定程度上也离不开这个渠道里的基础。
但这两项条件,其它的减肥药玩家都不具备。
因此,在徐先生看来,国内的减肥药玩家不能像礼来和诺和诺德那样,在产品上市前才考虑销售的事。“最好的方法还是确定懂这个赛道的销售伙伴。”
除了两家公司自带减肥药的销售基础以外,时机也是很重要的问题。“诺和是占了一个先机,所以可以躺赢。而礼来的产品力更强,同时又是在司美格鲁肽产能不够的情况下出现的,一定会有大量客户转到替尔泊肽上。所以礼来根本不着急。”徐先生说。
而未来,在产业链上游发展充足、两大巨头自建工厂成型的情况下,产能问题很有可能得到缓解。这个时候,如何让医院接受一款新的减肥药,将势必需要销售团队的大量投入。尤其在国内Biotech纷纷削减销售团队的当下,是否还要为未来可能加入的新赛道准备一批新生力量,将成为企业的两难。
-03-
现在布局还来得及么?
即使双巨头的发展惊人,但依然比不上减肥药的市场裂变速度——这也意味着,现在进入这个赛道还不算太晚。
摩根大通近期调高了对于减肥药的销售额预测,预计2030年GLP-1相关药物的年销售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有望超过PD-1/PD-L1成为全球市场规模最大的药品。
对于徐先生来说,因为是To C属性,这个赛道的扩张来得更加直观:“9个人在一个桌子上吃饭,1个人说自己打减肥针瘦了,另外8个人都觉得我想买。很可能短短一顿饭的功夫,市场需求量就多了几倍。”普通人去理解什么PFS、OS等医学领域里的各种临床指标很困难,但一听说能减XX斤,就很容易被安利。
但新药入场期即将结束的红灯也在闪烁:其中一个DDL就是2026年,即司美格鲁肽在国内的专利到期的时间。
目前中国在推的减肥药临床中,针对司美格鲁肽的仿制药项目是最多的。查询国内注册申报司美格鲁肽的仿制药企业,可以查到122条注册信息。“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其实就是要在2026年以前完成一致性评价,开发工艺,疏通生产链条。接下来就是等上市拼价格。”齐冬说。
对于还在做减肥药创新药的企业而言,必须要在此之前将产品推向市场。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从临床Ⅱ期结果来看,玛仕度肽的减重表现不错:高剂量9毫克的玛仕度肽在治疗24周后减重幅度达到了15%,与低剂量组使用替尔泊肽治疗72周的数据相似。
但问题是:玛仕度肽的预计上市时间太晚了。根据信达生物口径,6mg剂量组预计年底或明年初读出三期完整临床数据,随后申报NDA,预计2024年底或2025年初上市——距离仿制药大军到场还剩下一年,加上几乎从零开始铺销售网,时间确实有些紧张。
齐冬对信达生物的临床策略有些异议。“信达的玛仕度肽,是从礼来那边拿的中国区权益。就算你能做出一款BIC,比司美和替尔泊肽都厉害,你没法卖到海外的话,意义就不是很大。与其追求数据,不如早点做出来。”
从短期来看,产能确实是药品上市后的首要问题,但随着产业的整体发展,这个问题势必会得到缓解;从中期来看,产品间围绕价格的竞争在所难免,但终究会被仿制药的到来冲垮底线;而似乎也只有机制创新,才能解决长期的生存问题。
目前在减肥药的机制创新上,走在最前面的依然是礼来。
今年5月,礼来注册了公司下一代产品Retatrutide治疗患有心血管疾病以及肥胖疾病的临床Ⅲ期试验,预计于2025年可完成,这也是目前全球临床进度最快的GLP-1R/GIPR/GCGR三靶点减肥药。
而在国内,也有部分企业对三靶点GLP-1药物进行了布局。华东医药控股子公司道尔生物的注射用DR10624是一款GLP-1R/GCGR/FGF21R三靶点激动剂,目前处于临床Ⅰ期研究阶段,具有一定的FIC潜质。今年9月,联邦制药也注册了UBT251的Ⅰ期临床试验。
“在新一代产品上,我们也大概率做不出第一个GLP-1。但现在已经和几年前减肥药爆火、国内企业匆忙布局的情况不太一样,很多企业一开始站得就比较高。这一次我们和两家巨头之间的‘时差’,可能没那么大了。”齐冬说。
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