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的玩具没有买就倒地哭闹,作业没做完被提醒就生气摆脸色,约好放下手机的时间到了却不情不愿……孩子身上似乎常有这样那样的“小情绪”。我们时常会听到家长说:“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不这样,我的孩子就这么任性呢?”
答案其实就在这问句里面。当家长把情绪贴上任性的标签时,就等于放弃了去理解孩子的情绪,而缺乏理解的应对和处理,常常会变成否认和压抑,并不能真正地疏泄情绪和解决问题。那么,家长该用怎样的方法去回应孩子的“小情绪”?
没有无缘无故的“小情绪”
在心理学的定义里,情绪是关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态度体验。即当心身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生发出愉悦、开心等正向情绪;当心身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时,就会激发出悲伤、害怕等负向情绪。
可见,情绪并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情绪和相关行为的背后都是有逻辑关系的。这在孩子身上亦然。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心身需要有其年龄特点,心智水平也尚在发育过程中,家长不要一味用大人的逻辑和标准去要求孩子。当我们需要回应的是孩子的情绪时,就需要尊重孩子的需要和逻辑。
所以,面对孩子的“小情绪”,需要注意两件事。
1.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你有什么好哭的?”“别哭了,忍忍就过去了。”这样的话语也许在行为层面上能够制止孩子的负向情绪表达,但本质上却只是将情绪从表层压抑到了心底,而压抑的情绪并不会消失,它们会发酵,然后在某一天卷土重来。
2.不要否定产生情绪的原因。“这么点小事情,哪里值得你难过了?”“你拥有这么多东西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也许家长会觉得这样的说法是宽慰,但这种缺乏共情的话语,会让孩子疑惑是不是自己犯错了,长此以往,孩子将会越来越不敢正视和表达情绪。
回应“小情绪”的三个环节
想要回应孩子的“小情绪”,从下面三个环节入手。
作者: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联合门诊 谢琳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 骆宏
策划:谭嘉 余运西
编辑:穆薪宇
《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协会组织专家对四川省长征药业股份有限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以..学习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四川生
2025年元旦伊始,四川省医药保化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