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
肺癌“难治患者”生存率翻倍!免疫单药一线治疗迎来新突破!
发布时间: 2023-07-11     来源: 医学新视点

免疫疗法的问世彻底改变了驱动基因阴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格局。多项关键临床试验显示,与含铂化疗方案相比,一线免疫治疗(联合或不联合化疗)明显改善了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的的总生存期(OS)。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一线免疫治疗试验纳入的患者通常为能够耐受标准含铂化疗方案、中位年龄小于65岁的体能状况相对较好的患者(即ECOG评分为0-1)。

对于不能耐受含铂化疗方案、年龄较大、体能状况相对较差的“难治性”患者而言,一线免疫治疗是更好的治疗选择吗?2023年7月6日,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的一项重磅研究的分析结果给出了答案。Ⅲ期、全球、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IPSOS证实,与单药化疗相比,一线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改善了“难治性”NSCLC患者的OS,并且使患者的2年生存率翻倍。

此外,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更有利于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具有更为可观的安全性特征。IPSOS研究的分析数据支持,对于不适合接受含铂化疗方案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而言,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可作为一线治疗新选择。


截图来源:THE LANCET

论文强调,尽管目前针对老年(≥70岁)体能评分0-1的患者,或体能评分为2且未伴有严重合并症的部分患者推荐采用含铂双药化疗方案进行治疗。但是临床上仍有大部分的老年NSCLC患者体能状况较差或伴有严重合并症,其中大多数并不能耐受标准含铂化疗方案治疗。

英国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仅47%的肺癌患者体能评分为0-1。此外,许多年龄较大(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1岁)、体能状况较差或伴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因不符合标准含铂化疗方案治疗入组标准而被排除在相关临床试验之外。根据指南推荐,这些患者通常将接受疗效较差的单药化疗方案或仅接受积极支持治疗(如姑息性放疗)。

既往研究已经证实,与单药化疗相比,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能改善非初治转移性NSCLC患者的OS。此外,对于PD-L1高表达的NSCLC患者而言,阿替利珠单抗一线治疗相较于含铂化疗同样能显著延长OS。不过这些试验仅招募了体能状态良好(ECOG体能评分0-1)的患者。

当前这项名为IPSOS的3期、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旨在针对不适合接受含铂方案治疗的局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评估一线阿替利珠单抗或化疗单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

研究在亚洲、欧洲、北美和南美23个国家的91家研究中心进行。患者纳入标准包括:不适合接受含铂双药化疗的ⅢB期或Ⅳ期NSCLC患者(包括ECOG体能评分为2或3的患者;≥70岁、ECOG体能评分0-1、伴有严重合并症或含铂双药化疗禁忌症的患者)。患者以2: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接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或研究者选择的单药化疗(长春瑞滨或吉西他滨)治疗。研究主要终点为OS。

2017年9月11日至2019年9月23日期间,共有453例患者入组并被随机分配接受阿替利珠单抗(n=302)或化疗(n=151)进行治疗。值得关注的是,本试验中约83%的入组患者ECOG体能评分为2-3,中位年龄为75岁(31%的患者年龄≥80岁)。

分析结果显示,阿替利珠单抗组和化疗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0.3个月和9.2个月,阿替利珠单抗相较于化疗改善了患者的OS(HR=0.78;p=0.028);阿替利珠单抗组和化疗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24%和12%。此外,阿替利珠单抗治疗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指标(包括功能量表和癌症相关症状量表)的改善相关。

安全性方面,阿替利珠单抗组和化疗组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和33%;治疗相关死亡发生率分别为1%和3%。总体而言,相较于化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治疗相关死亡事件更少。

当前这项研究表明,阿替利珠单抗与单药化疗(长春瑞滨或吉西他滨)相比,改善了不适合接受含铂化疗方案治疗的局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OS,并使其2年生存率翻倍。与化疗相比,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有助于稳定或改善患者报告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安全性方面,在这部分预后较差的患者人群中,研究未发现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带来新的或非预期不良事件。

论文强调,当前这项试验是“首个针对不适合接受含铂化疗方案治疗的NSCLC患者人群评估免疫治疗疗效和安全性,并首次证实阿替利珠单抗相较于单药化疗改善患者OS和生活质量”的Ⅲ期随机研究,而既往关键临床研究很少会纳入不适合接受含铂化疗方案治疗的这部分预后较差的患者。值得关注的是,分析数据还表明,当前试验入组患者接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的安全性特征与ECOG体能评分≤1的患者人群相似。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