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中药倒下,生机盎然
发布时间: 2023-07-05     来源: 瞪羚社

7月3日,本轮中药板块行情的“带头大哥”太极集团早盘快速下挫,开盘20分钟不到就已经被摁在了跌停板上。

太极集团的大跌并非单一公司的利空,今天中药板块多家公司同样遭到资金抛售,超过10家公司跌幅在3%以上,超过5家公司跌幅超过6%。

中药公司股价的集体退潮,源于估值的难以维持和基金们板块的高低切换。

据浙商医药统计吗,截至2023年6月16日,申万中药板块PE估值(历史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7.7倍,在医药子行业中排名第3。

恰逢6月30日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正是基金经理们调仓换股的密集期,中药作为近一年以来最热门、涨幅最大的板块之一,基金高位获利了结的意愿或许十分强烈。

有投资者可能发问:“中药大部分公司市盈率也才不到30倍,还能算贵?”

维持高估值,依赖持续的业绩高增速,但中药在Q1的集体爆发,并非完全没有水分。

以部分公司年内涨幅居前且也有Q2业绩前瞻的中药公司为例:

达仁堂2023Q1营收同比增长14.03%、净利润同比增长96.68%,2023Q2工业营收同比增长约20%、利润同比增长20-25%;

同仁堂2023Q1营收同比增长30.08%、净利润同比增长46.22%,2023Q2工业营收同比增长10-20%、净利润同比增长20%;

华润三九2023Q1内生营收与利润端(剔除昆药合并)同比增长均超过20%,2023Q2内生营收增速有所下滑,约同比增长10%,利润端同比增长15-20%。

不难看出,二季度缺少了新冠囤药高峰的刺激和去年一季度的低基数等催化,部分公司的业绩表现环比增速也开始滑落。

除了业绩增速领跑全场的光环褪去,中药板块正在面临成本端和消费端的双重压力。

上游原材料正在疯狂涨价。年初至6月17日以来,中药材综合200指数上涨25.21%。而近日以来,这种涨价情况呈现出了加速,6月1日至6月17日中药材综合200指数上涨9.12%。

据生意社商品行情分析系统监测,2023年上半年价格上涨的主要品种有:当归(+1770.40%)、党参(+146.82%)、麦冬(+54.20%)、三七(+39.95%)。

据江苏省医药行业协会中药饮片专委会近期的报告,有超过200个常规品种年涨幅超50%,100个常规品种年涨幅超100%,25个常用大宗药材年涨幅超200%,鸡骨草等个别品种年涨幅甚至达到400%~900%。


(图源:生意社)

尽管中药企业在采购和存货储备端有较为成熟的机制,但价格持续上涨,无疑将导致药企成本端面临较大压力。从影响大小来说,中药饮片企业与上游中药材种植之间的链条较短,将率先受到影响,中成药企受到的影响紧随其后,最终原料上涨的结果是终端产品价格上涨传导至消费者。

不过,并非中药企业都具备像片仔癀那样的产品持续涨价能力,中药保密处方又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绝密加机密只有7个品种,而秘密保密期限为5-10年,也有保护期限过期后加入新竞争者的压力。

中药企业终端价格的压力也同样存在。6月21日,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落地,最终63家企业、68个报价代表品拟中选,平均降幅为49.36%。

从市场表现看,投资者已对中成药集采的降幅区间拥有了充分的预期,与仿制药一样,最终利弊还需要分析品种自身的竞争格局以及是否独家品种。

近年来,中药创新药审批数量和速度有加快的趋势,但总数依旧不多,证明国内大部分中药企业创新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最终我们回到本质问题和历史问题,中药企业的股价走势长时间以来就是类周期股的走势,除了少数如片仔癀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公司能够业绩长虹且股价节节攀高。

而从周期理论来看,中药行业的库存在2018年年末达到1033亿元以后,开始出现停止增长、维持高位的现象,2020年-2022年库存突然从1000亿下降到700亿左右,这都意味着收入增速开始大于存货增速,中药下游的周转率明显提升,最具标志性的就是东阿阿胶的渠道库存清理;而本轮中药的大行情和行业企业的季度高增长,明显是印证了前述的库存周期“需求回暖,库存下降”的变化。

不过,随着中药材价格游离行业外的过分炒作,有可能将加速种植和生产企业增加生产扩大产能规模,同时产品价格也开始上涨,进而将行业阶段加速推进至“需求下降,库存上升”的衰落周期。

无论怎样,太极集团的高位跌停,很可能意味着中药板块将休息一段时间。

一个行业资金热情的崩塌,往往意味着新的行业板块的崛起,这大概率给其他二季度业绩出色的医药细分行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