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谈产品各省都在陆陆续续的挂网,毕竟3月1日要执行,不管是厂家还是代理商都已经摩拳擦掌要大干一场,但是,挂网时候出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国谈竞价产品的各企业挂网价问题。
如果一个产品甲是竞价国谈,甲产品有六个企业,2022年医保支付标准是14元/支,各企业国谈报价分别如下;
按着国谈竞价规则3---药品通过竞价纳入药品目录的,取各企业报价中的最低者作为该通用名药品的支付标准。如企业报价低于医保支付意愿的 70%,以医保支付意愿的 70%作为该药品的支付标准。
按着上述原则以及各企业报价,那么,产品甲最终的医保支付标准是14元/支(20元/支*0.7=14元/支)
到这里一切都很正常,那么,问题在哪呢?
现在各省开始出挂网原则:
A企业只能挂10元及以下
B企业可以挂16元--14元及以下
C企业可以挂21元--14元及以下
D企业可以挂25元--14元及以下
E原研可以挂80元--14元及以下
F企业自由度就非常大了,根据目前原则他可以挂任何价格?
G是后续报批出来的企业,怎么挂网?
这些企业的产品都享受医保身份,同一个医保支付标准,但是,对于企业的公平度而言就出现了一些有趣的事。
问题1:A企业为什么不可以挂14元/支?
问题2:为什么挂网价比支付标准高的产品可以享受医保身份?
问题3:为什么高于14元/支的谈判时报价企业的挂网价灵活度比报价最低企业的价格更高?---这是不是老实人更加吃亏?
综合各种情况,国谈竞价产品目前在各省挂网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特别鸣谢S总)
这里就引申出---国谈竞价身份产品的---价格处理问题
1、有多家的产品,是1家去申报资料谈还是几家申报资料去谈,更有利于产生靠近“信封价”的价格?
2、参与竞价的视乎报一个觉得可能相对更高一点的价格,反正别人谈完了自己的挂网价灵活度更大。
3、报价最低的那个企业的价格要是比支付标准低----基本上就只能认倒霉。
假设情形一,上述产品甲的成本是1元/支,A企业是自营模式还有市场可操作,是招商企业也还可以,国谈产品给出3倍左右空间也大体上能接受;
假设情形二,上述产品甲的成本是3元/支,A企业是自营模式还有市场可操作,是招商企业只能咬牙挤出政策给代理商了,国谈产品给出2倍左右空间代理商就比较难受了。
假设情形三,上述产品甲的成本是6元/支,A企业是自营模式还有市场可操作,是招商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市场机会,只能是个别领域代理商还愿意尝试去做,或者产品品类特别大等情况。
上述三种情形,报价较高的招商企业价格灵活度更大,对代理商政策更灵活,从市场角度来看对比报价最低的A企业更加友好。
对于竞价国谈产品的挂网价是不是还有优化的可能?
比如:报最低价的A企业允许挂到医保支付标准14元/支的价格;未参与的企业怎样的挂网价标准?;后续获批的企业怎样的挂网价标准?未载明规格(与竞价国谈规格不同)获批的企业怎样的挂网价标准?
国谈竞价也是2022年首次出现,那么,你对国谈竞价产品的挂网情况有什么好的建议?
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