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疫情防控三年,药品零售行业进入新的市场阶段,从业者对此有喜有忧。
管控放开给了零售业更多的施展空间,但新市场环境下,仍然挑战不断:国民经济弱增长,消费市场缺乏活力,零售行业销售增长缓慢。另一方面,医保支付改革加速,药品零售终端面临的考验加剧……
新的一年,药品零售市场仍充满不确定性,药店想要重回增长之路,必然不能盲目乐观,必须做好准备。进入2023年,药店该如何开展全面生意?
01
抢药风潮支撑不了好日子,
药店全年生意怎么办
去年12月的抢药风潮,大大拉动了全国零售药店的销售额。但抢药潮过去之后,药品零售行业回归常态化,带量采购扩围扩面、医保支付改革加速推进、疫情对线上消费习惯的强化等等问题持续影响着药店的客流和销售。
2023年2月以来,药店客流淡季比以往更“冷”一些。面对这样的“困难”开局,药店该如何应对?
短期来看,客流下滑异于往常,药店需要刷刷存在感。
“特殊时期有特殊的应对方式。”湖南麓辰教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湘麓医药学校校长易军表示,短期之内,药店可以提前启动厂家合作的项目,做活动、搞氛围,“员工不折腾会疲掉,顾客不折腾会忘掉。2月份要折腾,但不能折腾太久,3月份就要回归理智。”
长期来看,在2023年,连锁药店可以从三大板块展开工作。
“新冠+”的部署:截至目前,新冠后遗症仍让部分人心有余悸,针对新冠后遗症以及体虚问题,药店可以进一步开发。一级研发主要进行学术基础研究,了解疾病的病理诱因;二级研发则需要将学术知识落地,即翻译成店员可以应用的话术,加上服务流程及关联推荐,优化接待模型。在下一轮小高峰来临时,药店店员将得心应手,可以快速实现收益。
慢病管理的强化:慢病管理是人群比例较高,且效益相对明显的项目。其中,骨健康项目具有见效快、体验感好的特点,有助于药店吸客、留客。当骨健康项目成熟之后,可以将流程模式复制到其他慢病病种,逐步扩大慢病服务人群。
中医养生项目的长期发展:保健养生是国人长期需要的东西,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中药滋补类产品可以与“新冠+”项目相辅相成。
02
“新冠+”、慢病、中药养生……
这三方向很重要
后疫情时代,“防患于未然”深入人心,四类药和相关防疫物资仍然是家庭药物储备的热点。血氧仪、制氧机甚至是家用呼吸机等更多产品进入家庭药箱。而在前任“顶流”四类药品短暂遇冷之后,不少药店在新一年的重心有所转向。
“超前囤药带来的客流影响,会在5月逐步恢复。因此,2023年初的重点将是围绕慢病、免疫增强、医美等品类进行营销和推广。”云南人民大药房董事长杜国恩表示,高毛时代过去,希望能与更多工业共同培育消费者,“我们愿意要一点合理的利润,留出一部分费用,让厂家更专业的团队来赋能服务消费者。”
“通过疫情三年的教育,免疫相关的产品将会持续火热,这是一个大方向。另外,西安今年新签约了一批慢病定点药店,未来慢病也是我们药店的重点,把慢病做细致,实现场景化营销。”陕西宝露堂大药房运营总监刘晓荣说道。
“今年我们的关注重点在慢病周边商品、大健康商品、药妆品类以及一些贵细中药材,进入3月我们会开始一些拉回客流的动作,期待与天气一起回暖。”山东益寿堂药业集团总经理王树君表示。
整体来看,随着“免疫力经济”逐渐形成,慢病品类和免疫力相关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补充剂、滋补保健、运动辅助和改善睡眠等品类备受关注。值得关注的是,在新冠疫情的教育之下,区县市场健康消费的需求被进一步激活。
易军提醒,区县中小连锁药店应当学会两条腿走路。即先把自己的内功练好,明确品类结构,做下一步的规划,避免被牵着鼻子走;同时,基于自身运营弱项,争取厂家动销相关资源,以专业化建设为基础,以健康教育为手段,去解决顾客的问题,获得自己的盈利模式。
作为一直关注且引领区县药品零售市场发展的前瞻性产业会议,第八届西鼎会将于2023年3月17日-21日举行。本届西鼎会以“品类革命,引爆区县高增长”为主题,继续聚焦区县零售市场,协同各方资源,促进交易效率提升,打响春季交易第一炮!
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