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药店TOP100公布,连锁率近十年提高22.9%,国大药房稳居榜首(附名单)
发布时间: 2022-09-14     来源: 医药云端工作室

 

2021年药品零售市场逆势增长,市场销售额达5449亿元,同比增长 7.4%。销售额前100位的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 1912 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35.6%,国大药房、大参林、老百姓位列三甲。

9月6日,商务部发布《2021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体来看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6064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5%,增速同比加快6.1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为5449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7.4%。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60.97万家。其中,批发企业1.34万家。零售连锁总部6596家、下辖门店33.74万家,零售单体药店25.23万家。

2021年,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年度销售总额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3%,同比下降0.1%。其中,药品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与上年持平;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0.9%,与上年持平。

零售连锁率为57.2%。药品零售企业集中度有所提高,百强占比35.6%

2021年,零售连锁率为57.2%,比上年增长0.7%。与2011年比较,零售连锁率从34.3提高到57.2%,增加22.9个百分点。

销售额前100位的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1912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35.6%,同比上升0.3%。
前10位销售总额1147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21.1%,与上年持平;

前20位销售总额1392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25.5%,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上升0.2%;
前50位销售总额1729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31.7%,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上升0.3%。

从公布的2020年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百强名单来看,国大药房以241.56亿元的销售额排在第一,大参林以174.85亿元位居第二,老百姓158.18亿元排名第三。此外,益丰大药房和一心堂分别以156.93亿元、133.50亿元排名第四、第五位。
近年来,国大药房的销售收入一直稳居零售药店行业榜首,同时门店数量也远超其他家。据国药一致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国大药房累计完成营业收入111.49亿元,同比增长2.84%。

截至2022年6月末,总门店数9137家,直营门店7581家(含院边店757家),加盟店1556家,布局20个省级市场。其中,直营店销售收入86.38亿元;加盟店1556家,配送收入6.07亿元。

截至2022年6月30日,国大药房已取得各类“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的药店达6891家,占直营药店总数的91%。双通道门店176家,累计销售17亿元。

截至2022年6月30日,在分销办零售方面,已在两广25个地市,46家药房获得“双通道”药店资质。

零售药店向数字化、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零售药店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在配合完成艰巨繁重防控任务的同时,行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头部零售企业通过自建、加盟及并购等多种方式保障规模的持续增长,实现销售规模、盈利水平与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多重提升。

行业积极融入数字化、智能化,提升专业药学服务能力,开展健康监测、器械康复、医疗延伸、慢病管理、特药疾病跟踪服务等特色服务,发挥初级医疗保健作用;不断开展 O2O、B2C 等线上业务,拓展销售渠道,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面对零售行业的激烈竞争,部分药店努力探索多元化经营。

面向患者及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渠道的多样化以及大健康服务的升级发展,零售药店业态创新提速,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科技手段助企拓宽业务范围和服务群体,延伸服务内容,服务大健康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

依托零售药店特药药房(DTP)、慢病药房药学服务标准,专业药房模式快速发展,为顾客提供智能化、精准化、标准化的专业服务。同时,利用智能化医疗设备创新集顾客购药体验与健康管理为一体的新零售模式,探索药妆店、药诊店、健康小站与智慧药房等特色发展模式。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