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涨价数十倍?9家药企将被医保局约谈
发布时间: 2022-07-18     来源: 赛柏蓝

01 9家药企将被约谈

近日,湖南省医保局发布《关于约谈短缺药品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异常高价交易供应企业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指出,根据国家医保局反馈给省局2――5月份易短缺药品异常高价交易明细单,调查核实确认有18家企业的19个药品存在异常高价交易,其中包括青州尧王制药的甘露醇、四川美大康华药业的葡萄糖酸钙、江苏九旭药业的新斯的明等。

赛柏蓝梳理发现,9种在“短缺药品、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异常高价交易约谈清单”里的药品包括降颅内压药甘露醇、催产素缩宫素、麻醉术后药纳诺酮、治疗中毒、心肺复苏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用于重症肌无力及腹部手术后肠麻痹的新斯的明、肾上腺激素药多巴酚丁胺、呼吸中枢系统兴奋剂尼可刹米。

这些药品都属于市场使用量不大、但在临床上非常急需的药。比如当出现突发性心脏病、脑病时必需用上的抢救药,一个人一辈子可能都用不上几次,但一旦需要用时却没有的话,由于不可替代,可能会危及到生命安全。

名单里甘露醇目前的通用价格是250ml/瓶5元左右,与一瓶饮料钱相当。甘露醇属于今年湖北省医保局公布的19种符合易短缺药采购准入规则的药品之一,根据湖北省医保局的要求,省药械集中采购服务平台要对这些短缺药及时开展配送关系勾选工作,确保配送区域全覆盖。

5月6日,辽宁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发布了关于对2022年3-4月份药品价格和供应异常药品进行调查的通知,其中包括“异常高价”的尼可刹米注射液,因原料采购困难,已有多家药企主动申请取消挂网交易。瑞阳制药和北京市永康药业在湖南虽有供应,但却因价格异常高,一个被省采中心约谈,一个被停止挂网处理。

纳洛酮也在今年河南省和甘肃省所公布的药品暂停和撤网名单里。

目前,国家对短缺药进行常态化监督。《通知》显示,自2022年3月起,国家医保局每月监测国家短缺药品、临床必须易短缺价格和供应情况。

02 “高价”短缺药的定价逻辑

药品作为流通商品,按理说企业自主定价,但药品具有医疗属性,同时又受到政府部门的监管。

那么药品应该由谁来定价?如何定价?

原陕西省山阳县卫健局副局长徐毓才告诉赛柏蓝,大约在2015年以前,药品定价由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的医药价格处负责。药品价格,理应考虑药企生产的各个方面,包括直接的生产成本,比如水电费、人工费、厂房费、损耗费,原材料费,已经上市后的销售费、流通费等。

短缺药价格在国家发改委没有放开之前,药品价格管理分为几种,一种是国家定价,比如疫苗;还有大部分是国家只给一个最高限价,最终交易价由市场调节;还有一些药是企业自主定价的。过去的药价如何形成,都有相关的文件规定。

后来集中招标采购出现后,药价就由招标确定。药品价格放开后,就没有了审批制,根据2016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医药价格形成的文件规定,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直到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后,药品价格管理职能移交给医保局。之后,药品价格形成包括几个方面,一是通过集中招标采购形成;二是医保局谈判采购;三是药品在流通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价格。
据米内网公开数据,此次被列入“异常高价”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1g)2015年的中标单价(中值)为1.49元,2016年为1.9元,2017年为2元,2018年为13元,2019年及2020年分别为18元及14.85元,6年涨价10倍。一些厂家的价格甚至到达48.4元/支,与2015年中标价比相差32倍。

2020年,多地曾下调过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价格,其中安徽联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调整幅度最大,从原价48.4元/支降至29.4元/支,其他厂家都将价格控制在10元以内。

已经涨价数十倍的急需药为什么还会短缺?

业界认可的是,临床必需药之所以短缺是因为市场用量非常小,价格太低、利润低,企业不愿意生产。急救药是保民生的药,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价格看似涨了很多,但里面本身可能并没有价格水分,也少有商业贿赂。

“后来当形成企业自主竞价后,很多短缺药品的价格涨得非常多,比如说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还有解磷定,这些药在市场上价格成几十倍地翻涨,就是因市场竞争上去的。”徐毓才说。

徐毓才认为,涨价几十倍的药短缺,要考虑到原料药成本、药企的生产成本等,不能一棍打死说药企涨价不合理。要从根本上考虑原料药的问题。目前,很多短缺药的原料药,有批文的只有少数几家,由这几家企业垄断着,而生产企业不是生产原料的企业,原料药涨价后,成品药的药价没有办法,也只能跟着涨价。

以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为例,早在2018年就因涨价10倍而受到关注,究其原因是原料药被人为垄断,原料药的生产批文掌握在少数几家企业手里。

据当时媒体报道,一家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生产厂家的知情人曾表示,葡萄糖酸钙原料药已被人为垄断,他们现在如果生产只能是给原料药操控商做来料加工。

2014年,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原料药的市场价格为40元/公斤左右。但2017年,在山东康惠医药有限公司、潍坊普云惠医药有限公司、潍坊太阳神医药有限公司3家原料药企业通过内部层层加价,对外销售价格多为760-2184元/公斤,提价达9.5倍至27.3倍。和2014年的市场价格相比,原料药的市场价格上涨了19倍到54.6倍。

2020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查处一起重大典型的原料药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对康惠公司、普云惠公司、太阳神公司3家葡萄糖酸钙原料药经销企业实施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罚没款共计3.255亿元。

然而,只要原料药垄断的土壤还在,短缺药企业被卡脖子的问题就会持续下去。

03 短缺药涨价几十倍,能被接受吗?


短缺药涨价几十倍,会给大众带来负担吗?

在徐毓才看来,临床必需短缺药和常用药的定价不是一个逻辑,不能单纯从涨价倍数来衡量对患者的影响。
比如味精,售价是两三块一包,有人喜欢吃有人不喜欢吃,因此就算涨价十几二十倍,也不影响过日子。同样短缺急救药是一样的逻辑,就算价格看似涨得很多,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都可能不会用,即使偶尔用上了,也不会造成大众的用药负担。

而慢性病常用药需要长期吃,日积月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类药要是涨价太多的话患者负担较大。此外,还有一些“昂贵”抗癌药、靶向药,本身价格就高,这时候控价是为了减轻患者和医保负担。

在医保谈判、国家带量采购下,很多仿制药、创新药都大幅降价,这是市场竞争下的结果。而短缺药却是没有竞争力的药,量少无法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在物以稀为贵的市场经济逻辑下,药企涨价符合商品交易逻辑。

根据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规定落实直接挂网和自主备案采购政策。对于短缺药品清单中的品种,允许企业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自主报价、直接挂网,医疗机构自主采购;对于短缺药品清单和重点监测清单中的药品,医疗机构可线下搜寻药品生产企业,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自主备案。

短缺药,企业可自主报价,至于涨价多少才算合理,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湖北省医保局并没有公布19个药品“异常高价”的标准和范围。这19种药品过去的价格是多少、“异常高价”的价格是多少、短缺药的合理价格范围是多少等关键信息,外界无从得知。

《通知》显示,按照易短缺药品常态化检测机制的处置要求和省际价格联动后的实际情况,湖南省采中心决定对9个供应企业的10个药品进行约谈,时间为7月18日上午9点;被约谈企业授权相关代表按时参加,不参加约谈的企业相应药品品规将暂停挂网,而已决定停止挂网的将不再约谈。

徐毓才认为,认定药品是否存在“异常高价”,相关部门应该进行一个价格调查,对药品的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生产成本、流通成本调查,同时还要对市场上同类药的价格进行对比,通过调研之后才能知道定价是否合理,如果一款药品的价格比生产成本高出很多,跟市面上同类药相差很大的话,才能说这款药定价不合理,然后才是对不合理定价的企业进行处罚。

对药品暂停挂网,实际上就是停止药品的市场交易,因为现在所有医疗机构都必须通过线上的招采平台采购药品,并且严格限制了医院线下采购。但这样一来,医院不能采购短缺药,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广大患者。

在调查涨价背后的原因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是保证短缺药不断供,保民生的有效手段。

附: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