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CRISPR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迅速发展,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个治疗领域发挥作用。通过直接编辑缺陷基因使其正常表达,基因编辑技术好似一支神奇的画笔,谱写出一张张生命的蓝图,也为许多罕见病患者带来了希望,具有广泛的医疗前景。因此,以CRISPR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被《科学》杂志列入2020年重要的科学突破,更是在当年斩获诺贝尔化学奖。在今年11月份,基因编辑赛道依然火热。据不完全统计,创鉴汇共监测到9起基因编辑领域的融资事件,所获金额将用于推进相关研发。本文将为各位读者提供融资事件汇总,同时精选4家公司进行盘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一探究竟。
1. 正序生物完成近3亿元融资,加速推进血液科遗传性疾病等基因编辑疗法研发
11月8日,正序(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序生物”)宣布完成近3亿元的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礼来亚洲基金、博裕投资共同领投,该公司天使轮投资方联新资本、万物资本、红杉中国、泰福资本共同参与。据新闻稿显示,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推进新型碱基编辑器tBE(transformer Base Editor)的产品管线研发和临床转化,并持续聚焦和积极推进研发管线的新药临床试验(IND)申报与临床研究。2020年12月,正序生物已完成4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正序生物成立于2020年,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运用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碱基编辑治疗人类疾病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专注于生物科技创新和开发突破性疗法,造福人类健康。正序生物依托来自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和武汉大学的创始人科研团队研究进展,致力于打造先进的基因编辑治疗平台,为解除遗传性疾病、罕见病患者的病痛以及人类健康事业而奋斗。
▲正序生物的在研管线(图片来源:正序生物官网)
今年5月,正序生物的四位创始人及其核心研发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Cell Biology发表了研究论文,创建了在全基因组和全转录组范围内均无脱靶效应的新型高精准碱基编辑器tBE,并通过靶向编辑Pcsk9(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基因,利用双AAV递送系统在小鼠体内实现了精准高效的体内编辑,显著减少了血清中PCSK9蛋白的含量,降低了约40%的总胆固醇含量。新闻稿显示,该研究成果解决了碱基编辑技术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脱靶效应和体内递送效率的两大难题,为碱基编辑的临床应用扫清了障碍,同时也为遗传病、罕见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正序生物将以tBE为基础的平台性技术,开展相关产品管线的临床转化研究,首条管线将聚焦于血液科遗传性疾病的碱基编辑治疗。
目前已知超过75,000种基因突变会导致人类疾病,如地中海贫血、杜氏肌营养不良等。绝大部分由基因突变所导致的遗传性疾病无药可医,而对于其中小部分病种,患者往往需要终生服药,并承受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和心理压力。遗传性疾病中约一半是由单碱基突变导致,这类突变难以利用传统的基因编辑工具进行修复。据正序生物官网介绍,其碱基编辑技术通过“效应器”和“定位器”相结合,在靶向位点完成碱基转换从而实现基因组编辑和改写。这一技术不仅能够在庞大的基因组中精准、永久地改变单个碱基对,还可以根据不同疾病的突变位点对其进行自由组合,为点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的治愈以及癌症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目前,正序生物与上海科技大学已经就多个碱基编辑系统底层平台性自主专利签订了全球独家永久授权协议,其包含:具有高产物纯度的增强型碱基编辑器(enhanced BE,Cell Res,2017)、可在基因组A/T富集区域内开展有效编辑的Cpf1碱基编辑器(dCpf1-BE,Nat Biotechnol,2018a)、可在G/C富集区域和高甲基化区域内开展高效编辑的普适型碱基编辑器(hA3A-BE, Nat Biotechnol,2018b)和不激活DNA损伤响应通路的Cas12a碱基编辑器(BEACON, Cell Rep,2020)等,正序生物将利用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碱基编辑系统创建新型疾病治疗方法。
礼来亚洲基金管理合伙人陈飞博士表示,“我们相信单碱基基因编辑手段将为全世界深受遗传性疾病困扰但苦于缺乏有效治疗方案的患者带来新的机会和希望。正序生物由四位科学家共同创立,并在正序生物这个平台上将各自的前沿研究成果实现了有机的整合和新的发展。我们很高兴参与到正序生物发展的关键过程,将全力支持正序生物在单碱基基因编辑领域的探索和拓展,力争为遗传病患者早日带来高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
2. Arbor Biotechnologies完成2.15亿美元B轮融资,开发下一代基因编辑技术
2021年11月9日,Arbor Biotechnologies宣布完成2.15亿美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Temasek、Ally Bridge Group和TCG Crossover领投。Arbor计划利用这笔资金将其针对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先导项目推进到临床。同时继续开发其新型发现引擎,以开发下一代基因编辑技术。
Arbor Biotechnologies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由著名学者张锋博士联合创建,旨在发现新的基因编辑蛋白,并且基于这些蛋白开发为疾病“量身定制”的基因编辑疗法。Arbor Biotechnologies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挖掘包含数十亿蛋白质的蛋白质数据库,成功地构建了广泛的CRISPR基因组编辑工具箱。Arbor Biotechnologies已经发现了超过60种核酸酶家族和超过70种CRISPR转座酶(transposases)。公司的初始重点将是肝脏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治疗,并且将在最常用的Cas9酶外,尝试使用创新的、更多用途的酶来完成基因编辑工作。随着Arbor Biotechnologies不断发展,该公司还与Vertex Pharmaceuticals合作进行了几项基因编辑和离体细胞治疗,拓宽其新型核酸酶技术应用范围。
▲Arbor公司在研管线(图片来源:Arbor公司官网)
Arbor首席执行官Devyn Smith博士表示:“我们很高兴获得这笔资金,帮助我们实现为严重遗传疾病患者开发治愈性、新一代基因药物的愿景。通过利用我们专有的发现引擎,即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挖掘包含数十亿蛋白质的蛋白质数据库,我们成功地构建了广泛的CRISPR基因组编辑工具箱。虽然我们的主要关注点一直是开发CRISPR核酸酶,但我们也期待着推进我们的其他创新,如开发CRISPR转座酶。”
3. Chroma Medicine完成1.25亿美元A轮融资,推进新型基因编辑平台开发
2021年11月17日,Chroma Medicine宣布完成1.25亿美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领投,Casdin Capital、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Omega Funds、T.Rowe Price Associates、Wellington Management以及所有种子轮投资者Atlas Ventures、Newpath Partners和Sofinnova Partners参投。本次融资获得的资金将用于支持公司表观遗传学基因编辑技术平台的开发,这一技术可以在不对细胞中的DNA进行切割的情况下,激活或者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为治疗多种疾病提供了创新治疗手段。
Chroma Medicine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是一家表观遗传编辑生物技术公司。该公司开创了一类新的基因组药物,利用表观遗传学(自然基因调控的先天机制)为基因疾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Chroma Medicine的模块化表观遗传编辑可以被精确编程,持久开启或关闭基因,或同时改变几个基因的表达。这种方法代表了基因编辑的跨越式进步,使公司能够在单一平台中无缝沉默、激活和多次重组基因。该公司的表观遗传编辑是一种基因调控的技术,有可能治疗多种基因疾病。
表观遗传学通过调控DNA的甲基化修饰和组蛋白的包装,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控制基因的表达水平。而Chroma Medicine的目标正是高效模拟这种细胞的先天基因调控机制,以精确而持久地控制基因表达。Chroma Medicine的可编程表观遗传编辑器将一个DNA结合结构域,与表观遗传效应结构域偶联,其中DNA结合域特异性地靶向待沉默或激活的单个或多个基因,效应结构域则负责调控DNA的甲基化模式,控制染色质构象,并激活或抑制基因表达。这种方法不需切割DNA序列、或激活难以预测的DNA修复通路,避免因切割DNA序列产生的潜在副作用。
▲Chroma Medicine的模块化表观遗传编辑工具可以持久地开启或关闭基因,或同时改变几个基因的表达(图片来源:Chroma Medicine公司官网)
“与其他基因组医学方法相比,表观遗传编辑提供了作用机制上的优势。”Chroma Medicine首席执行官Vic Myer博士评论道,“首先,通过模拟细胞现有的调节基因表达机制,它能够在不激活难以预测的DNA修复通路的情况下,完全控制靶标的开关或表达。其次,表观遗传编辑有潜力针对其他疗法难以靶向的基因组靶标进行修饰,为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提供了希望。”
4. 微远基因完成3亿元D轮融资,助力感染精准医学发展
广州微远基因(Vison Medicals)宣布完成3亿元的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博裕投资领投,前轮领投方及鼎晖VGC等多位老股东持续加持。新闻稿显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与升级,医疗器械产品注册,产业链布局等战略方向。此前,微远基因在今年2月初完成2亿元的C轮融资,这是2021年至今再次完成数亿元级别的融资。
微远基因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中国广州,是一家专注于基因科技与精准医疗方向的高科技企业。微远基因拥有两大核心技术平台: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的快速诊断平台与二代高通量测序(NGS)平台。微远基因面向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感染、呼吸、儿科、神经等临床科室,构建基于基因组学,影像组学与EMR的感染性疾病人工智能(AI)诊断体系,为临床提供感染精准诊断综合解决方案。微远已建成超过1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和体外诊断试剂GMP生产基地,并在北京、上海、南京、郑州、成都等多地设有医学检验实验室和分支机构。未来微远基因将重点聚焦在感染精准医学这个方向,从自身的核心技术病原宏基因组学(mNGS)诊断与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12/13)快速诊断两个着力点出发,积极拓展其他方法学和技术平台,致力于为临床科室、检验科室、疾控海关等各个应用场景提供全面的感染精准诊断综合解决方案。
微远基因创始人兼COO王小锐先生表示:今年初,微远基因研发的“病原微生物测序数据分析软件”成功获得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未来,微远基因将继续深耕感染精准医学赛道,从二代测序宏基因组技术延展到CRISPR-POCT检测、高通量全自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等技术平台,积极推进多款检测仪器和试剂盒等产品的注册申报工作。
参考资料:
[1]各大公司官网
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