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药的未来,不是单个药企的未来,也不是少数几个药企的未来,而是以头部药企为冲锋队、以新一代创新药企为后备军的梯队式、创新式的未来。
我们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是基于E药经理人连续三年携手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联合推出的“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榜单(以下简称“创新100”)。与前两届
榜单不同的是,今年在重磅发布“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榜单的同时,还将隆重推出一个全新的子榜单——“中国医药创新种子企业100强”(以下简称“种子100”)。“创新100”和“种子100”双榜辉映,将更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中国医药创新的现状和未来。
“种子100”延续了“创新100”的基本研究框架,是以创新根基、创新过程、创新成果为主要评价体系,基于科睿唯安Derwent™专利数据及Cortellis™竞争情报和临床试验数据,通过对授权专利数量和专利施引总量、在研临床试验数量、获批与上市新药数量指标进行数据化处理,从5000多家中国药企中脱颖而出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大多成立时间不长,以Biotech公司为主,拥有独特的创新产品(技术),尚未登陆资本市场,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俨然已经成为中国医药创新强大的后备军。
以下为“中国医药创新种子企业100强”榜单:
入榜企业须未在各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统计数据截至日期为2021年10月21日
通过对“种子100”的深入分析,我们有三大发现:
一,中国医药创新呈现显著“年轻化”趋势:“15后”成长迅猛,后来居上;
二,细胞基因疗法占得新技术主流;
三,肿瘤赛道仍然火热,但肝病、神经、内分泌专科“小巨人”已崭露头角。
01
医药创新呈现显著“年轻化”趋势:
“15后”成长迅猛,后来居上
过去10年,中国新成立了数千家生物科技公司。其中,以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希诺生物、再鼎医药等为代表的一批生物新贵率先尝到创新药的红利,以强健的步伐迈入了“创新100”榜单,而在它们之后(尤其是2015年后)成立的一波“新生代”药企也如雨后春笋般奋力直追,迅猛跨入到“种子100”的行列,强势挑战着中国医药行业的“旧秩序”。
从榜单来看,若以2009年“新医改”推行和2015年药物创新制度改革为时间节点来划分,“种子100”中有三分之二的创新药企成立于2009年之后,其中2015年及之后成立的“新生代”药企比例更是达到了37%,在三个年份区间中占比最多。与此同时,2009年之前成立的药企比例已经不足30%。显然,中国医药创新方兴未艾,呈现出显著“年轻化”趋势,得益于宏观环境的强力支持,不少公司仅仅成立几年,便获得各路资本的追捧,估值空间远远超过很多老牌公司。这与全球创新发展趋势不谋而合,正如疫情挑战下,在mRNA领域有强技术壁垒的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脱颖而出,这家“10后”药企用十年多的时间将自己打造成了千亿美元市值的药企,甚至媲美可以溯源至18世纪的全球知名药企葛兰素史克GSK。未来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发展,专注于某一细分赛道的药企更会赢得市场认可和青睐。
不过,尽管这些“15后”药企成立时间不长,但他们却坐拥了目前大部分高质量的创新专利和创新临床。通过归一法对入榜企业授权专利数量、专利施引总量、在研临床试验数量进行处理后得出榜单排序看,TOP20中“15后”药企和在2009年~2014年期间成立的药企已经占到了四分之三的比例,其中“15后”药企比例为30%;而2009年之前成立的药企仅占四分之一。
这些新生代们,要么有创新分子,要么有创新模式,要么有强大的业务拓展能力。譬如成立三年多便已经在科创板IPO过会的迪哲医药,创新产品交易“常客”思路迪,以独特的生物标志物发现平台“沙里淘金”的索元生物,由知名资本牵手海外药企在中国孵化的维昇药业等等。
02
细胞基因疗法占得新技术主流
今年最受投资人青睐的新技术是什么?答案无疑是“细胞基因疗法”(CGT疗法)。甚至把时间再拉长5年——未来5年,毫无疑问,细胞基因疗法仍将在新技术中占据一大主流。
有数据统计,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近140起新型疗法融资交易中,排名第一的是细胞疗法,排名第二的是基因疗法。而上半年全球药企研发及临床开发岗位的150多起的人事变动中也有60%可以贴上“细胞基因疗法”的标签。
中国作为全球细胞基因治疗市场中除美国和欧盟外的核心市场,未来的创新力量必然不会缺席。如在Torreya发布的“亚洲生物技术公司前20强榜单”中,第一名便是细胞疗法公司——传奇生物。
在“种子100”榜单中,细胞基因疗法也不出所料占得了新技术主流。统计显示,从事细胞基因疗法创新的企业数量超过了20家。这二十余家CGT企业中,约15家为2015年之后成立的“新生代”药企,包括恒润达生、艺妙神州、合源生物,以及备受高瓴青睐的驯鹿医疗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近10家细胞基因疗法公司还跻身到了榜单的TOP20,包括恒润达生、博生吉医药、吉凯基因、西比曼等。
榜单中其它新技术则集中在双特异性抗体、ADC、肿瘤疫苗、PROTAC、AI+新药研发领域。
03
肿瘤领域霸主地位稳固,
神经、内分泌专科“小巨人”崭露头角
从疾病治疗领域上看,“种子100”覆盖的前十大治疗领域分别为肿瘤、炎症性疾病、抗感染、抗病毒、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类、内分泌疾病、罕见病、疼痛、儿童用药。
这与“创新100”所反映的现状基本一致。统计显示,肿瘤仍是绝对主流的治疗领域,占比超过50%。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种子100”药企为寻求差异化发展,已经有部分药企不再选择扎堆于肿瘤,而是聚焦于尚未被满足临床需求的“蓝海”,以期发展成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专科”药企。
譬如2014年在上海成立的赛默罗生物专注于疼痛、炎症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药物研发,如今产品管线中已有6个First-in-class候选产品,进度最快的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SR419(临床I期)在中国已经于近日顺利完成单剂量给药爬坡阶段。再譬如2018年成立的维昇药业,成立之初便致力于成为内分泌领域的龙头药企,通过专利引进获得了3个有竞争力的产品。以及2019年刚在深圳成立的埃格林医药,通过AI技术在眼科、孤儿药等方向建立了多条研发管线。
随着“种子100”率先公布,作为主榜——业界甚为期待的2021“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的揭晓也进入倒计时。据悉,这份榜单将于12月21日在“2021’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现场发布。
如想获取更多“种子100”及“创新100”详情,请关注2021年12月20日~22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21’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届时我们将推出“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颁奖典礼、中国医药创新百强企业沙龙等创新交流活动。
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