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中国生物制药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583.6%,新冠疫苗贡献 69.06 亿利润
发布时间: 2021-09-01     来源: Insight数据库

8 月 31 日,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 143.54 亿元,同比增长 13.5%,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从去年的 34.8% 提升至 43.9%;净利润 84.8 亿元,同比增长 583.6%;研发投入 18.81 亿元(+22.1%),占营收 13.1%。

值得注意的是,联营公司科兴中维的新冠疫苗克尔来福为中国生物制药贡献了很大一笔收入。中国生物制药持有科兴中维 15.03% 的股份,业绩报显示,上半年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整体为该集团带来了合计约 75.85 亿元的盈利贡献,扣除税项后共约人民币 69.06 亿元。以此推算,科兴中维的新冠疫苗盈利达到 504 亿元人民币。

目前,克尔来福已经在超过 50 个国家获批紧急使用或附条件上市,并进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科兴中维今年已与中国以外的近 20 个国家签约近 9 亿剂疫苗的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在全球完成超过 10 亿剂接种。2021 年 4 月,克尔来福第三期原液车间在国内建成并投产,年产能超 20 亿剂。

除疫苗外,中国生物制药上半年盈利 15.75 亿元,同比增长 22.9%。

抗肿瘤药收入比例逐年增长

据 Insight 此前统计,在 2019 至 2020 年抗肿瘤领域在中国生物制药的收入占比已经显著提高,而肝病、心脑血管、镇痛、消化用药受集采降价影响大,产品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显著下降。2021 年,抗肿瘤药收入比例继续提升。

2021 上半年,抗肿瘤药销售额 50.25 亿元,占总收入约 35.0%;肝病次之,以 19.92 亿元占收入 13.9%;心脑血管用药以 14.95 亿元的收入占收入 10.4%。此外,骨科用药销售额约人民币 12.45 亿元,占收入约 8.7%;呼吸系统用药销售额约人民币 10.63 亿元,占收入约 7.4%;肠外营养用药销售额约人民币 5.95 亿元,占收入约 4.1%。

PD-1 获批上市,斩获首个突破性疗法…
创新研发持续发力

据 Insight 数据库统计,中国生物制药的研发投入逐年增长,在 2020 年已经达到了 28.53 亿元,约占当年总营收的 12.1%,在国内药企中排到前五;而在 2021 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继续增长 22.1%,达到 18.81 亿元。

2021 年,这家企业最令人瞩目的进展就是与康方合作的 PD-1 派安普利单抗的获批,获批之后,中国生物制药正式加入 PD-1 赛道,虽然获批时间晚于 6 月 30 日因而无缘今年医保,但喊出了 3.9 万元/2 年的低价,直接对标其他 PD-1 企业的医保价格。在 7-8 月份,康方/天晴又连续提交了一线鳞状 NSCLC 适应症和三线鼻咽癌适应症上市申请,来势汹汹。

不止 PD-1,7 月份中国生物制药还斩获了首个突破性疗法新药——PI3Kδ 抑制剂 TQ-B3525,标志着该企业的创新药研发获得认可走进新的阶段。

根据 Insight 数据库,中国生物制药目前拥有一条包括 62 款临床阶段新药的管线,大部分来自于子公司正大天晴。其中以小分子化药为主,46 款小分子创新药在研,而生物药方面则拥有 9 款生物类似药和 7 款生物创新药。

化药方面,进展最快的是 ALK 抑制剂 TQ-B3139,已经启动头对头克唑替尼的 III 期临床,对克唑替尼耐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也有多个临床研究开展到 II 期。抗肿瘤领域在研的 CDK4/6 抑制剂、c-Met 抑制剂、ROS1 等均进展到 II 期临床。

此外,中生还布局了三代 EGFR 抑制剂 FHND9041 和四代 EGFR 抑制剂 TQB3804。


*靶点根据官方信息整理,欢迎评论区补充

生物药方面,目前中国生物制药共 17 个项目在开发中。生物类似药阿达木单抗、贝伐珠单抗已经提交了上市申请,利妥昔单抗、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利拉鲁肽均处于 III 期临床,其中帕妥珠单抗和利拉鲁肽处于第一梯队,国内尚无类似药报产。

而对于创新生物药而言,PD-L1 单抗 TQB2450 进展最快,最早在 2019 年即启动了 III 期临床,目前已启动 19 项临床,针对非小细胞肺癌、三阴乳腺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宫颈癌等十余个癌种。2021 年还申报了 3 款新的生物药:CD3/CD20 双抗 TQB2825、CD47 单抗 TQB2928,以及用于哮喘的 TQC2731。点此查询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