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最新药企TOP10&医院用药TOP10榜单发布,Q2销售止住下滑,开始增长
发布时间: 2021-08-25     来源: 医药云端工作室

医院用药数据,基本展示了目前我国药品市场的主要企业和产品构成。去年疫情影响严重,但今年整个医药市场开始回暖。第二季度,国产药企扬子江、恒瑞、齐鲁、石药、正大天晴表现依然稳定。

近日,IQVIA发布2021年Q2中国医院(针对“100张床位以上医院”)药品市场销售数据,第二季度医院医药总销售额达231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2%。2021年Q2的MAT(滚动数据)总销售额约为8997亿,同比增长5.7%。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且随着药品带量采购的不断推进,以及新医保目录执行等重磅政策的落地,各药企的销量都有所下滑。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销量下降趋势已逐渐缓解。

2021年Q1医院医药总销售额达217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9%。2021年Q1的MAT总销售额约为8713亿,同比下降1.5%。而第二季度销售额明显有所增长。

前十榜单跨国药企与本土药企各占半壁江山,多家外企受集采影响较大

根据IQVIA数据,跨国企业2021年Q2销售额约为64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2%;本土企业Q2销售额约为166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4%。

以MAT年销售额排名,排名前十药企的同比增长率大部分为正数,仅辉瑞和拜耳为负数,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各占半壁江山。其中,阿斯利康、扬子江、恒瑞位列前三,与2021年第一季度排名基本一致。

而赛诺菲,自去年第一季度起,MAT增长率一直负数,到去年第四季度就已跌出了前十榜单。今年也未能再上榜。据赛诺菲在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公告称,波利维、安博维和亚莫利三款产品受药品集采影响,销售额分别下降64.1%、37.8%和44.4%。

另外,辉瑞Q2增长率为-22.4%,其在Q1的增长也是负数,销售额持续下滑。据辉瑞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披露,受立普妥和络活喜未进入药品集采的影响,普强中国区业绩出现下滑。这是普强的立普妥、络活喜在退出集采后,首次披露销量同比下滑。

2019年国家药品集采启动之初,普强这两款明星品种因降价幅度不到位,而未能进入集采之列。当时就有业内人士判断,辉瑞凭借强大的营销能力,依然能在院外市场赢得另一番天地。

而国内药企扬子江、恒瑞、石药、齐鲁、正大天晴的表现依然稳定,分别位居第二、第三、第六七八,尤其是齐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率,高达41.1%,在前十榜单中增长率排名第一,这与其新品贝伐珠单抗(安可达)的上市不无关系。

扬子江加罗宁、石药恩必普持续表现优异,齐鲁安可达冲进前十

再来看一看医院用药主要产品,前十排名中只有三家本土企业,四个国产药品上榜。扬子江加罗宁在近几个季度均稳定在榜首,石药恩必普从第一季度的第二跌至第三,同时,扬子江的右美托咪定以68.6%的增长率位列第八,增长率虽不比去年的数据,但比第一季度再进步了两名。

此前,扬子江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2ml:0.2mg)以532元/4支(133元/支)的谷格在“4+7”城市带量采购中选,彼时恒瑞医药的该品种因暂未过一致性评价而未能参与竞标。中标后不久,扬子江旋即在甘肃、山东两省申请将以集采中标价挂网,迅速开始价格联动。

右美托咪定是临床主流的麻醉用药之一,而恒瑞又是该口品种的市场领军者,PDB数据显示,2017年恒瑞右美托咪定在国内样本医院销售额的占比高达89%,而扬子江的表现,也说明国家集采的影响明显。

而恩必普则以11.2%的增速位列第三,在近两年来增速一直较快。不过丁苯酞胶囊在2019年被浙江省列入第一批重点监控目录,虽然注射剂未被列入,但市场分析人士普遍担忧未来会被其他省份列入的风险,一旦列入该目录则面临销量下滑的可能。

2020年6月,包括丁苯酞注射剂及口服常释剂型在内的59个品种被青海省列入该省带量采购目录中。因此,恩必普未来的威胁很可能来自重点监控及带量采购。

 

拜瑞妥位居第七,第五批国采执行后,能否风采依旧?

排名前十中,拜耳的拜瑞妥以41.3%的MAT增长率位列第七,拜瑞妥(利伐沙班片)主要是治疗成人静脉血栓的药品。

就在今年5月上旬,拜耳发布的Q1财报中显示,拜耳的处方药业务每一季度销售额为43.65亿欧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在中国,口服抗凝药拜瑞妥等产品的销售增长抵消了2020年采购政策所导致的拜唐苹和拜复乐销售下降。

从IQIVA发布的数据来看,目前拜瑞妥的增长势头良好。在今年6月23日的第五批国采中,有24家国内企业参与竞争,其中超过半数是半年内刚刚拿到“入场券”。这一赛道也果然不负众望,不仅报出了单片3毛钱的低价,还拿下了最高降幅98.9%!

不过,拜瑞妥并未中选,据了解,拜瑞妥5片装的价格是150元,单片价格30元,最高限价是27.6元/片。待第五批国采落地执行之后,其销售格局或将受到影响。

9个品类同比增长率为负数,唯抗肿瘤领域略有增长

从治疗领域来看,2021年Q2各一级治疗领域总体终于呈现增长态势,中成药在医院市场的占比仍然位列第一,据IQVIA数据,中成药Q2销售额约为368亿,同比增长17.8%;MAT年销售额近1417亿,同比增长8.9%。

其中,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Q2销售额约为321亿,同比增长15.9%;MAT年销售额近1261亿,同比增长13.7%,增速在所有品类中为第一。

而原本销量一直领跑的抗生素,Q2增长率为-6.6%,心血管系统用药的增长率为-4.1%,排名第六。

从公布的十大医药集团、十大治疗领域用药情况、十大主要产品用药这三张图表上看来,基本上能展示出了目前我国药品市场的主要企业和产品构成。

随着带量采购和仿制药降价,加速了医药行业的创新转型,那么,从中长期发展来看,企业需要充分规划产品管线和组成;同时市场不断下沉,药企应根据产品组合和销售队伍全渠道拓展营销。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