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国资股东“清仓”这家老牌药企
发布时间: 2021-07-13     来源: 医谷

混改三年后,老牌药企东北制药的国资股东彻底退出。

“方大系”实现绝对控股

近日,东北制药发布第一大股东变更公告称,公司股东东北制药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盛京金控集团已与方大钢铁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约定东北制药集团与盛京金控集团以总价12.51亿元将持有的公司2.55亿股(占总股本的18.91%)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转让给方大钢铁,占总股本的18.91%。至此,方大钢铁的持股数量为443203774股,以32.88%的总股本,成为东北制药第一大股东。

实则上,此次东北制药的股东变更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开始推进,2018年东北制药曾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大集团入主,方威通过方大集团及方大钢铁集团合计控制有东北制药38.24%股权,成为其实际控制人,国资东北制药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退居第二大股东。

在本次转让前,方大集团作为东北制药的第一大股东,直接持有上市公司3.2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4.41%。方大钢铁为方大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持有东北制药1.8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97%,为东北制药第三大股东。东北制药集团为东北制药第二大股东,持股数量2.1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64%。

此次转让完成后,方大钢铁的持股数量将升至4.43亿股,占东北制药总股本的32.88%,成为第一大股东。方大集团持股数量不变,将成为第二大股东。方大集团、方大钢铁及其实控人方威将合计控制东北制药7.7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7.55%,方大系实现对东北制药的绝对控股,国资东北制药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盛京金控集团的持股清零。

此外,根据东北制药发布的公告,方大钢铁此次受让东北制药集团及盛京金控集团所持东北制药股份,已经触发了要约收购,方大钢铁需履行全面要约收购义务。

业绩时好时坏

公开资料显示,东北制药前身为东北制药总厂,始建于1946年,被誉为中国民族制药工业的摇篮。目前,东北制药拥有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医药商业、医药工程、生物医药等主要业务板块,覆盖医药研发、制造、分销全产业链条,主要产品包括维生素系列药品、抗感染系统用药、妇产科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泌尿系统用药、抗病毒系列用药、心脑血管系列用药、镇痛镇咳系列用药、生物诊断系列、大健康领域系列等十大系列,1996年5月,东北制药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上市并未给东北制药带来业绩光环,以近十年为例,其净利润主要表现为盈亏交替,尤其是在2015年,甚至出现了3.84亿元的亏损,2016年-2017年有所回升,但是并不突出,分别为0.24亿元、1.19亿元。

在业绩不断承压的情况下,2018年,东北制药作为沈阳市唯一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按照沈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面推进混改试点任务,也是在这一年,方大系开始入主东北制药,这一年其实现营收74.67亿元、净利润1.9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54%、64.04%,2019年,其营业收入达到82.20亿元,同比增长10.09%,但这一年增收不增利,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下降10.87%。

到了2020年,新冠疫情更是让东北制药营收和净利润都遭遇了全面滑坡,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3.84亿元,同比下降10.17%,净利润只有0.12亿元,同比下降92.95%。

对此,东北制药方面解释称,疫情期间,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及患者就医计划均受到影响,药品终端需求明显下降。同时,疫情也给公司商业推广等相关工作带来一定程度限制,使得市场销售额下滑。

不过,有意思的是,业绩的下降并未影响东北制药发放奖金的“仪式感”,2021春节前夕,东北制药奖金发放依然延用了最粗暴直接的方式,把一捆捆万元大钞堆成“钱山”,当场发现金,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除了营收及净利的下降,东北制药的负债率依然居高不下,截止2020年底,东北制药资产负债率为66.12%,仍然存在不小偿债压力。

此次“方大系”的绝对控股是否会让这家老牌药企走上新的道路,北京鼎臣医药咨询创始人史立臣表示,对于始终走在转型路上的老牌药企而言,持续性的资金流固然很重要,但其发展战略是否清晰、内部管理是否顺畅、研发投入是否有保障都是至关重要的。去掉国企的标签后,东北制药的这些新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东家方大系,而这也正是方大系未来要面临的真正挑战。

另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方大系还曾提出东北制药要对标恒瑞医药的发展目标,截止今日收盘,东北制药报每股5.01元,总市值67.53亿元,而恒瑞医药报每股63.12亿元,总市值超4000亿,双方体量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东北制药要想赶上恒瑞医药,还任重而道远。

文 | 医谷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