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专家看点
专家看点
复旦大学赵世民教授:秉持“简单的心”,在代谢领域创造多个里程碑
发布时间: 2018-05-04     来源: 生物探索

 

赵世民教授是复旦大学代谢与疾病研究团队的负责人,国家蛋白质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也是入选“万人计划”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十多年的基础性科研,我‘乐此不疲’。”近日,在接受生物探索采访时,赵世民教授如此总结自己的科研生涯。

2018年3月,冷泉港亚洲在苏州举办了一场以“癌症与代谢”为主题的学术会议。生物探索正是在这一前沿的国际交流平台“偶遇”到赵世民教授,请他分享了团队最新的学术进展,细谈了国内科研环境的数十年变化。 

1
潜心“分子”层面的代谢研究,改变癌症诊疗的范式 

赵世民教授所在的代谢与疾病研究团队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代谢物的感知与信号传导、营养代谢物失调的致病机理、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翻译后新修饰。鉴于人类80%的疾病与代谢有关,挖掘代谢的秘密有助于我们找到对抗疾病的钥匙。

赵世民教授专注于“代谢调控”研究已超10年时间,期间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突破,包括“乙酰化修饰普遍调控人体代谢酶”、“代谢物2HG致癌”等颠覆性成果,为肿瘤治疗开辟了新方向,并获得国际认可、被写入教科书。 

“这一研究不同于传统的营养代谢观念,不再局限于饮食、消化。” 赵世民教授浅显易懂地介绍道,“我们的工作深入到分子层面,解析代谢化合物对于细胞及其信号通路的影响。如果这些分子调控得当,则有助于健康。相反,一旦失调,则容易引发疾病,包括癌症。”

“我们的研究证实,代谢物携带有‘信号’的属性。这是一个变革性的进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肿瘤是一个系统性疾病。这与代谢的概念是契合的。未来,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干预机体环境实现一种稳态平衡,从而达到机体、肿瘤‘和平共处’的模式。”采访中,他给出了这样的畅想。

2
新研究揭示 “氨基酸感知”,填补领域空白 

2018年1月,代谢领域顶级期刊《Cell Metabolism》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赵世民团队的最新成果——氨基酸感知和信号传导机制,回答了氨基酸代谢的基础性问题。

氨基酸是生命体基本营养物质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同时也是机体氮元素的唯一来源。“原核生物通过固氮获取自然界的氮元素,这一过程需要耗费其总能量的15%。这意味着,这一元素很珍贵,为此原核生物有一套自己的监控体系(用于评估氮元素是否足够)。”赵世民教授表示,“对于高等生物,我们通过氨基酸获取氮元素。同样,机体也需要感知氨基酸的水平。”这一背景奠基了“氨基酸感知”课题的热门性。 

过去,科学家们只是零星找到一些感知氨基酸水平的蛋白质,尚未形成大的影响。现在,赵世民教授团队在人类细胞中发现了一套针对20种氨基酸的感知体系——具体而言,所有的氨基酸会在氨基酸tRNA合成酶的催化下生成氨酰AMP,进而促使赖氨酸发现氨酰化。被修饰后的赖氨酸负责感知、传递特定氨基酸的水平,从而维持平衡。

3
亲历中国科研的数十年变迁,将继续探索未来

2000年,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的赵世民并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跳脱”医药圈——在著名的日用消费品企业宝洁(P&G)工作。6年后,他回到复旦大学,组建团队、潜心科研。当被问及这些“冒险式”的选择缘由之时,赵世民教授笑答:“我一直很明确回国这件事。出国留学、外企工作之后,恰好赶上国家开始重视基础性研究的好时机。有幸加入复旦,圆了当老师的梦。” 

为什么会与代谢调控这一研究方向结缘?赵世民教授认为是一个机缘巧合、自然而然的过程。结合生物化学的教育背景,让他在代谢领域“如鱼得水”——在Science、Cell、Cancer Cell等权威期刊发表多篇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谈家祯生命科学创新奖,并入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担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

赵世民教授已多次参加冷泉港亚洲会议,这里是中国科研与世界接轨的一个“缩影”。他认为:“当下,国内科研氛围良好、成绩显著,在经费、硬件、交流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大的变革。单看2017年,中国学者在Nature、Science、Cell发表约70篇学术成果,这是10年前所不能达到的目标。过去,我们参加冷泉港会议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原创让外国学者‘眼前一亮’。这是一个好趋势。”

最后,记者让赵世民教授选择一个词概括自己对于事业的追求,他的回答是“简单”——不以物质、名利为驱动,以一颗情怀之心坚持探索性的研究。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