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专家看点
专家看点
陈凯先院士:8年时间,新药专项推动医药产业向创新、国际化转型
发布时间: 2016-11-16     来源: 生物探索

 

11月14日,“首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在美丽苏州隆重开幕。此次大会以“医药+投资+创新”为主题,吸引了500余家企业、1200余位行业与投资界嘉宾齐聚金鸡湖畔,共同探讨我国医药行业和投资政策、新药研发趋势以及医药领域投资等议题,促进国内医药创新研发领域与国内外社会资本高效融合对接。

国家新药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上海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陈凯先院士作为重要嘉宾进行了“中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现状概述”的主题汇报,他从我国创新药物研发历程、重大专项实施布局及成效等方面进行讲述和评估,并强调我国药物研发和产业发展正处于创新跨越新阶段!

创新药物推动医药产业发展:分三步走,实现两个历史性转变

2015年来医药行业相关政策密集落地,为医药行业的改革和创新刮起了改革之风,引导医药行业向更高效、更合理的方向发展。汇报中,陈凯先院士强调:“创新药物的研究对于医药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他分三点进行了说明:

 第一,创新药物的研究集中体现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前沿的新成就、新突破,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高新技术创新和集成,是当代科技和经济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之一。 

第二,创新药物研究和医药产业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幸福紧密相连,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第三,创新药物研究关系到我国医药产业从低端向高端、从仿制走向创新、从制药大国走向创新强国历史性跨越目标的实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医药产业经济运行总态势:药品产物产量世界第一

我国新药研发和医药产业一直处在快速发展的态势中,特别是从2006年国家制定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实施了重大科技专项以后,新药研究和医药产业更是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形势。 

陈凯先院士表示:“近年来,医药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显著增加(占4%),2015年医药工业总产值约达到2.7万亿。而且,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增幅领先于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这意味着医药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整个工业布局中地位越渐突出。” 

我国对生物医学的投入虽然在绝对值上还跟发达国家有着明显差距,但是投入增长速度最快。放眼全球,我国医药产品实物的产量已经跃居世界首列,医药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位。但是,陈凯先院士强调,我们的技术含量和价值还不够,还要继续努力。 

新药专项实施成果总览:8年间,推动产业向创新、国际化转型 

随着“十三五”规划出台,我国创新药物研发进入“完善期”,国内创新药投入成果不断、创新层次提高。报告中,陈凯先院士以时间为轴,将新药专项发展分为3个阶段:2008年—2010年是创新转型阶段;2011年—2015年是快速增长阶段;2016—2020年是跨越发展阶段。 

截止2015年底,我国重大专项共立项1595项,支持课题(包含子课题)共计2588项,其中多设计抗肿瘤、抗感染和心脑血管药物。为推动重大专项实施,中央财政经费投入超136亿元。而且,全国前50强的大型企业、前15强的药物研发机构,前15个大的生物医药园区还有产学研联盟都加入了新药重大研究专项。 

如此大力度的运作,自然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陈凯先院士表示:“期间,95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1类新药证书24个、化药1.1类13个、1类生物药8个),多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精神疾病、糖尿病及免疫性疾病。此外,还有132个品种获得新药临床批件。” 

我国化学创新药缩短国际差距。陈凯先院士以贝达药业2011年自主研发的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埃克替尼(凯美纳)为例,它比诺华的伊马替尼靶向抗肿瘤药晚了10年。但是相较于其他抗感染类药物,这种速度标志着我国创新药物的自主研发能力已经大步提升。

药物创新体系建设成绩显著,初现雏形。从创新平台搭建、创新孵化基地到产学研联盟建设,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且创新药物研究队伍迅速壮大、水平显著提升。其中,在靶点确认、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制剂水平提升、规模化生产等环节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例如高纯度抗体和蛋白药物制备关键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物分子药物给药技术初步解决了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生物利用度低和精确性差的难题。 

在专项支持下一些中小型、创新型企业,像深圳维新、贝达药业、信达生物、歌礼、百济神州等等也都不断涌现成长取得很好的成绩,取得了更多的国内外的发明专利,从低头仿制向抬头创新转变,使得我们医药产业发展的前景更加光明。 

陈凯先院士强调:“一系列成果满足了临床需求、填补了了空白、打破了垄断、降低了国内老百姓看病贵的困难,降低了医疗费用。”

政策利好,医药创新处于最好的时代

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到《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家政策一片利好,大力鼓励和支持医药创新。这意味着,新药研发面临着新的形势,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报告最后,陈凯先院士强调:“现阶段,药物研发处于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国家大力鼓励和支持创新,科研人员、研发资金、金融资本介入、技术转让、国际研发合作等多种趋势必然会推动中国医药创新不断取得新成就。”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