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专家看点
专家看点
《柳叶刀》出版方高管:中国医改要吸取国际教训
发布时间: 2016-07-18     来源: 财新网

 

2016年行至过半,过去两年丰满火热的互联网医疗风口,正在与中国医疗体系的骨感现实艰难拉锯;老龄化大潮的到来,更使脆弱的中国医保体系面临“未富先老”的困局。技术、科技和大数据的杠杆,究竟能够撬动多少医疗现实的重负?在英国、美国蹒跚前行的医改进程,又能给中国什么样的借鉴?

2016年行至过半,过去两年丰满火热的互联网医疗风口,正在与中国医疗体系的骨感现实艰难拉锯;老龄化大潮的到来,更使脆弱的中国医保体系面临“未富先老”的困局。技术、科技和大数据的杠杆,究竟能够撬动多少医疗现实的重负?在英国、美国蹒跚前行的医改进程,又能给中国什么样的借鉴?

 

围绕上述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Elsevier集团医疗事业部首席医务官(CMO,ChiefMedicalOfficer)PeterEdelstein和Elsevier集团的医疗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石伟文。

 

Elsevier是世界领先的科技和医学信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旗下拥有《柳叶刀》、《细胞》等核心医学刊物,及Scopus、ClinicalKey等数字和网络解决方案,业务遍布全球24个国家。据称,在全球运用其资源平台,提供医疗服务的医务工作者达到2000万人。

 

Elsevier集团医疗事业部首席医务官PeterEdelstein认为,“花更少的钱让人们更健康”,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医改的主要目标。,如今大数据、远程医疗的应用,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而对中国来说,要使医改取得成效,不仅需要利用新技术,还应吸取美国等国家推动医改的教训,让医生、患者、公司等利益相关者都能共同参与医改,避免行政官员独自闭门决策。

 

以下为专访内容:

 

世界各国医改的两大共同点

 

记者:目前美国、英国等不少国家都在推进医疗改革。当前主要国家的医疗改革,有哪些共同的趋势?

 

PeterEdelstein:我见过的很多中国医疗界人士,都问过我这个问题,他们非常想要知道世界医改的趋势。实际上,在欧洲、中东、拉丁美洲、亚洲、北美洲等地区,各地医改的趋势的确有两个共同点。

 

一方面,疾病预防越来越重要。以前是患者被动地接受治疗,很多公司的商业模式也都是等人们生病以后,再帮他们找医院、找医生,但这浪费了很多钱。如果我们能在患者病发之前,提前预防,尽早干预,结果将很不一样。

 

前述的趋势,导致了第二种趋势的出现:在传统医疗模式中,医疗服务只和患者、医生有关;但实际上,医疗服务涉及很多方面,不仅仅是治病救人,还包括技术更新和资金支持,而这不仅仅是医生和患者个人的事。

 

因此,很多改革者都把医改的焦点,从医患关系转移到健康管理,这和疾病预防一样,都是为了节约社会成本,维护公众健康。

 

记者:最近两年,很多创业者宣称要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重构医疗格局,你认为这只是他们的梦想,还是有可能成为现实?

 

PeterEdelstein:我在美国、中东都听到过这个梦想,具体能不能实现,得看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但我注意到,远程医疗的出现,正在改变传统的医疗模式。

 

设想一下,一名住在中国偏远郊区的病人,不用跨越大半个中国,就能获得上海专家对X光片的解读报告和分析;再比如,住在世界某一端的医生,能通过远程医疗,随时获得位于世界另一端的患者的血糖值、心率……我认为,远程医疗的成本低、效率高,可以作为接近“花更少的钱、让公众更健康”这一愿景的第一步。下一步,则是如何让信息自动汇聚,并且高效、智能地分析这些信息。

 

大数据能撬动什么

 

记者:汇聚并分析信息,听起来很像时下非常热门的大数据的概念。但很多人都有疑问,什么样的数据是大数据?大数据究竟有什么用?

 

PeterEdelstein:我在Elsevier有两年的工作,主要和大数据有关。那时,美国负责医改的政府部门曾向我提出过类似的问题。他们问我:大数据究竟只是一个概念,还是说真得能推动医改。

 

我的想法是,大数据的应用,肯定能帮助我们改变医疗服务模式,从被动治疗转变为主动预防。利用大数据,我们能辨别存在疾病风险的人并及早干预,防止这些人生病。尤其,现在可穿戴设备随处都能买到,未来还有可能发展成更加精确的植入式设备,收集数据将变得非常容易。而且,现在基因学发展很快,大数据一旦与基因信息结合,也将对人们的疾病预防、健康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以心衰为例,心衰是世界上很多人都会罹患的疾病,医院急诊室里有大量的心衰病人。但如果我们告诉医生、护士还有病人,让他们每天早晨洗完澡以后称体重,一旦体重上升到某个数值,就及时反映给医生。那么这个病人就有可能可以避免一次心衰发作的风险。

 

记者:在中国,数据标准不统一被视为大数据应用的主要阻碍,其他国家是否也存在类似问题?

 

PeterEdelstein:他们的确遇到了类似的挑战,尤其是美国、中国这样面积比较大的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标准不同,医院与医院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的标准也可能不同。这些标准可能都对,但就是不一致,所以统一标准非常难。但我们认为,建立标准不能只是政府说了算,医生、患者、公司都要加入进来,这样才能得到各方支持,标准才有意义。

 

医改决策要争取医生支持

 

记者:除了大数据的应用,医改的其他决策、措施,是不是也需要让医生、患者、公司都参与进来,才会获得成功?

 

PeterEdelstein:我想这是必要的。对于医改这样事关所有人健康的重大改革,政府不可能包揽一切,不可能解决一切医疗体系存在的问题。因此,患者、医生、公司等利益相关方,都应该参与进来,改革才能获得支持。

 

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动的医改走到今天,之所以遭致很多批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得到医生群体的支持。尽管人们都认为,让每个人都有医疗保险,可以保障人们的健康──但你必须给医生足够的钱。这一点和中国很相似,也是中国可以从美国医改借鉴的经验。

 

记者:中国还有庞大的农村人口,如何解决这部分人的医疗需求?

 

石伟文:农村的医疗需求的确很不一样,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全科医生。我们对全科医生的要求,不是看重大疾病,而是处理相对简单的疾病。此外还要能根据患者症状,指导患者往上级医疗机构转诊。因此,为了解决农村人口的医疗需求,需要提供可供全科医生使用的临床支持系统,为他们量身定做解决方案。

 

记者:你提到了医生参与医改的重要性,那么患者如何参与?

 

PeterEdelstein:很多时候,医生、医院、护士提供的医疗服务,就像汽车安全带;如果要让安全带拯救你的生命,你需要自己系上它,这是患者的责任。只不过在很多和中国类似的国家,患者没有办法理解呈现在他们面前的信息,没有办法承担对自己的责任。所以患者教育很重要,这也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