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专家看点
专家看点
西门子医疗王皓:持续引领,走出本土节奏!
发布时间: 2025-11-10     来源: MedTrend医趋势

第八届进博会已近尾声,在“创新”、“合作”的浓郁氛围之中,西门子医疗今年以1000平米超大展台和众多首发首展重磅新品,全方位展示了他们不竭的创新之力,和坚定的中国定力。

医趋势有幸在展会期间采访到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全球领导委员会成员王皓,了解西门子医疗“中国掌门人”对当前市场环境的战略思考和未来蓝图。

01
创新“先行者”

如果有理由,创新一定排在第一。

作为一家把创新当作“基因”的顶级医疗科技企业,从全球首款光子计数CT、全球首台临床科研双模7T磁共振、再到全球首创DryCool干磁体技术,西门子医疗一直在超越!

在产品研发上,西门子医疗依靠自主研发、技术升级、工艺改进等,持续构筑产品创新壁垒,强化核心竞争力。全球范围内,西门子医疗拥有超过24000项技术知识产权,其中包括15000项授权专利。正是基于对创新的执着,西门子医疗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技术的发展方向。

此次参展的光子计数CT产品无疑是其持续创新的最佳证明。

西门子医疗CT研发领域的探索最早始于1972年,随后长达50多年的研发历程中,西门子医疗连续引领了三次CT革命:从螺旋CT、到双源CT,再到如今的光子计数CT技术。

持续的创新,让西门子医疗在CT领域拥有绝对的技术领导力。

当然,高强度的内部研发与技术纵深,也为西门子医疗带来了大单品的爆发。此次参展的光子计数CT三款设备,NAEOTOM Alpha.Peak、NAEOTOM Alpha.Pro以及NAEOTOM Alpha.Prime就是其CT领域的明星产品。NAEOTOM Alpha是西门子医疗2021年问世的全球首款光子计数CT,并被评价为“CT领域近十年来的重大技术进展”。凭借革命性的碲化镉半导体探测器技术,该设备实现了分辨率、剂量利用效率、多能成像等众多性能突破,在心脑血管、呼吸系统、肿瘤、代谢类疾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全球扫描量已经突破230万例。今年进博会上,全新光子计数CT“家族”的三款产品首次在亚洲亮相。分别聚焦前沿科研、全面临床应用和能量成像检查,三款顶尖产品中两款预计将于2026年实现中国本土生产。

在持续创新领域,光子计数CT研发历经20年,是西门子医疗的成长史,本质也是一部“以创新回应时代需求”的进化史。

除了一如既往的创新外,此次进博会,西门子医疗最直接的变化是展台以疾病为逻辑布局,打造重疾诊疗解决方案。

比如在心血管领域推出的人工智能旗舰心血管超声系统ACUSON Origin。神经科学领域,超高梯度场磁共振MAGNETOM Cima.X和全球首款35cm超长轴距PET/MR Biograph One,提供了完整的阿尔茨海默症(AD)创新解决方案,全方位助力AD的早期诊断和精细化管理。

脑机接口领域通过整合磁共振MAGNETOM Cima.X、双源光子计数CTNAEOTOM Alpha以及极速能谱血管造影系统ARTIS icono ceiling Xpand,西门子医疗打造多模态影像融合解决方案等。

在采访中,王皓强调:“我们正在从产品的提供商向疾病解决方案商转变,影像一定是未来临床解决方案的核心。公司创新也将更加接近临床,与更多的创新治疗器械公司合作,为更多领域,如针对左心耳封堵、肺部手术机器人等打造完整的影像解决方案。”

当然,在创新领域,AI在也是一大应用场景。

西门子医疗有医学影像、体外诊断、临床治疗和肿瘤放疗等业务,而AI覆盖了这几大业务。举例来讲,对于CT设备,西门子医疗会研究AI如何使CT扫描更快、更智能;也会探索通过什么样的软件或者AI技术能够使放射科医生工作更加快速高效。

“把AI技术集成到设备中去,这是最大的应用场景,在扫描、分析、后处理等各个环节都应用人工智能。这是西门子医疗的一个愿景,我们也会持续的向这个方向去努力,”王皓表示。

02
“并购+合作”,打造持续“动能”

在今年进博会,影像引导下的精准放疗和肿瘤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无疑是西门子医疗展台最大的看点之一。

西门子医疗与瓦里安医疗的合并,无疑奠定了其在癌症诊疗全流程领域的领导地位。通过将西门子医疗的影像技术优势与瓦里安的放疗专长相融合,西门子医疗构建了覆盖影像诊断、模拟定位、直线加速器及治疗软件的全链路癌症诊疗解决方案。同时,公司有能力通过在研发环节的协同创新,将前沿影像与治疗技术无缝集成,引领癌症诊疗向更精准、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融合诊断级影像与在线自适应放疗的诊疗方案将进一步借助多模态影像融合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革新,实现更精准的靶区勾画、剂量优化和实时动态调整,同时高提治疗效率,降低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

放射配体疗法(RLT)在靶向癌症治疗领域正日益展现出改变临床实践的潜力,本届进博会上,西门子医疗与诺华公司官宣合作,双方将共同探索分子影像与RLT诊疗一体化系统的未来发展,继续完善西门子医疗在癌症领域的业务拼图。

王皓表示:“诊疗一体化将癌症的体内放疗和影像追踪紧密的结合何在一起,具备了靶向性和精准适配性,具备巨大的临床潜力,是最具潜力的癌症治疗技术之一。此次合作致力于将此技术尽快落地尽快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03
本土战略引领

对此,王皓向医趋势讲述了西门子医疗在中国区战略上做对了三个地方:“第一,本土化做的很彻底,推进非常快,而且是全产品线。”

毫无疑问,持续推进本土化对于西门子医疗中国业绩的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西门子医疗基本已经实现了全产品线国产化:累计有超过130款产品本土生产,供应链本土化率已超过80%。从CT、磁共振、分子影像、血管造影机、X光机、到超声,均有国产化产品推出。

“第二,不只是单纯的本土生产,推进本土化的过程中基于中国需求做本土创新,”王皓表示。

“第三,做价值合作伙伴,做有意义的创新与合作生态。如我们与瑞金医院通过光子计数CT技术在肝脏脂肪的精准定量方向的临床合作、转化,”王皓表示。

其实这是本土模式的“升级”,通过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创新平台,与更多的初创公司、科研院校、基金、上下游企业等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截至2025年7月,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累计链接外部合作伙伴210多家,赋能中小企业100家以上。

总的来说,这三个战略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可以归结为“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

《史蒂夫・乔布斯传》中曾写道:苹果之所以能与人们产生共鸣,是因为在我们的创新中深藏着一种人文精神。我认为伟大的企业是相似的,他们都有自我表达的欲望。可能,这才是西门子医疗“持续本土化”的动能。

另外,国产影像企业不断崛起,在中高端市场展现出一定的技术领导力,谈及面临的竞争问题,王皓强调:“竞争是好事,从某种程度上,我们能够看到本土创新企业的能力,以及能给临床带来的价值。但创新从0到1,和1到100还是不太一样的,我们在中国生产、研发、被友商追赶。西门子医疗不论从总部,还是从中国,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断引领。”

此次在可持续发展专区,西门子医疗也展示了公司绿色发展的经营理念和实践成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树立行业标杆。

西门子医疗通过研发创新DryCool超导磁体,把磁共振的液氦填充量降低到0.7升,比传统磁共振降低能耗达40%以上,不仅环境友好,而且大幅降低使用成本。预计2030年之后,西门子医疗将为其所有磁共振系统配备DryCool技术。

由于在绿色制造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西门子医疗位于上海、深圳和北京的三大生产基地获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2024年度绿色工厂”。

中国是西门子医疗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此次进博,也让大家看到了西门子医疗的中国速度。

作为全球顶级医疗科技企业,百年创新,百年积淀。西门子医疗一直在以实际行动不断推进本土化“升级”,落实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

扎根中国本土30余年,从1992年在上海成立首个研发生产基地、2002年深圳研发生产基地成立,到2025年投资超10亿人民币的全新深圳基地破土动工,西门子医疗不断扩充产线,始终保持对中国市场的信心。王皓表示:“中国未被满足需求还是很高的,2024年新发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数全球第一,心血管患者达3.3亿,每4人中就有1人患病。而在这些需求中,最急切的就是高端、高精尖创新性的需求,这些都是西门子医疗的优势,所以我以谨慎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未来的市场。”

创新仍在继续,本土化仍在深化。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