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5 日上午 9 点,ADC 企业映恩生物将在港交所正式上市。本次 IPO 发行定价范围 94.60 港元/股~103.20 港元/股,发行市值预计为 78.68 亿港元至 85.84 亿港元(按总股本计算)。
映恩本次 IPO 认购相当火爆,募资总额为 2.1 亿美元(约合 15.4 亿元),刷新了 2022 年以来港股 18A 生物科技公司的融资记录。而且,还吸引了 15 家国内外的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 6500 万美元。尤其是昨日的暗盘交易中,股价曾一度大涨 80%。
是什么让映恩成为了 ADC 赛道的黑马,并造就了如此火爆的现象级 IPO 呢?
豪华的高管阵容
映恩生物成立于 2019 年,主要研发创新抗体偶联药物(ADC),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目前,映恩已打造一条包括十多款 ADC 的产品管线。成立短短五年多就取得如此多的成就,和其强大的高管团队密不可分。
映恩的创始人、CEO 是朱忠远博士。他曾是一名投资人,在医药创业及投资方面拥有逾 20 年的经验,曾在基石药业、荣昌生物、甘李药业、华大基因的孵化和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朱忠远博士的科学背景与创业判断和远见,对于映恩的战略制定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邱杨博士是映恩的首席科学官,主要负责管线项目战略。她曾在 MNC 拥有超过 20 年的药物发现与转化医学经验。在加入映恩之前,她曾担任第一三共跨 ADC 部门组织的联合主席与转化医学高级总监,是多种创新 ADC 产品开发的主要贡献者。
今年 4 月刚加入映恩的牟骅博士是该公司的全球首席医学官,他在药物研究、转化医学和临床开发方面拥有数十年的全球经验,曾在 Genentech、药明康德、先声药业或其各自的附属公司等任职。在加入映恩之前,他曾在 Zenas BioPharma 任 CEO、临任首席医疗官以及中国区总裁。
映恩的首席医学官顾薇女士和高级副总裁兼药物发现负责人花海清博士来头也不小。顾薇曾在勃林格殷格翰、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等知名药企任职,拥有超过十年的全球临床开发专业;花海清曾在翰森制药、礼来中国任职,在药物发现及 CMC 开发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领导力。
此外,映恩还组建了由 Antoine Yver 博士、Pasi Jänne 博士以及苏岭博士等国际知名专家组成的科学顾问委员会。Yver 博士拥有超过 34 年的医药经验,曾担任过第一三共执行副总裁、肿瘤研发全球负责人以及癌症事业部主席。Jänne 博士拥有 25 年的肿瘤药物早期临床开发及转化研究经验。而苏岭博士则在药品监管和临床开发方面拥有 30 多年的经验。
坐拥豪华的研发团队和科学顾问阵容,映恩在 IPO 之前就已获得众多领先医疗健康投资机构的青睐,包括礼来亚洲基金、King Star Med、阿斯利康中金基金、Yinglian Investment 及 Golden Sword。
在本次 IPO 招股中, 映恩更是吸引了 15 名基石投资者的 6500 万美元认购。投资者包括 BioNTech、LAV Star 、Lake Bleu Prime、Lake Bleu Innovation、TruMed、富国香港、富国基金、易方达基金、易方达香港、汇添富基金、盘京港景投资基金、MY Asian、EMHCP、WWHCP、苏州苏创。
这种庞大的基石投资者阵容在近两年的港股 IPO 中并不多见,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于映恩的长期看好和坚定信心。
四大技术平台领航
12 款 ADC 管线强势出击
对于 ADC 公司,技术平台是核心。映恩的核心资产是其四个创新 ADC 技术平台,包括:免疫毒素抗体偶联平台 (DITAC)、创新双特异性抗体偶联平台 (DIBAC)、免疫调节抗体偶联平台 (DIMAC) 和有效载荷抗体偶联平台 (DUPAC)。
基于这些平台,映恩已开发了 12 款 ADC 候选药物,其中 7 款已进入临床阶段。这些新一代 ADC 可通过协同和组合效应,提高映恩在 ADC 领域的竞争力。
DITAC 是基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 ADC 平台,也是映恩最核心、最领先的 ADC 平台,贡献了映恩大部分的管线。与非拓扑异构酶 ADC 相比,基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 ADC 已显示出宽广的治疗窗口,可改善疗效及安全性,是当前 ADC 研发的热点。
映恩基于 DITAC 平台开发的管线中,有 5 款已进入临床,它们都是单特异性 ADC,其中包括映恩的两款核心产品 DB-1303(BNT323)和 DB-1311(BNT324)。
DB-1303 是一款 HER2 ADC,拟用于治疗 HER2 表达子宫内膜癌、HER2 低表达乳腺癌、HER2+乳腺癌等适应症。 DB-1303 的首发适应症差异化选择了尚无 HER2 ADC 获批的子宫内膜癌,目前在 Ⅲ 期阶段,有望成为首个拿下子宫内膜癌的国产 HER2 ADC。
DB-1311 是一款 B7-H3 ADC,拟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及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全球尚无 B7-H3 ADC 获批上市。DB-1311 正在开展Ⅰ/Ⅱ期注册研究,并已获 FDA 授予治疗 CRPC 患者的快速通道资格,以及治疗 ESCC、SCLC 的孤儿药资格。
映恩还有三款基于 DITAC 平台开发的 ADC 已进入临床阶段,分别为HER3 ADC 药物 DB-1310、TROP2 ADC 药物 DB-1305、B7-H4 ADC 药物 DB-1312。
映恩的 DIBAC 平台主要用于开发创新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与传统的单特异性 ADC 及联合疗法相比,双特异性 ADC 可在单药中整合两个不同的结合位点,因而有望实现更好的疗效。
基于 DIBAC 平台,映恩开发了三款双特异性 ADC。其中研究进度最快的是 DB-1419,它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 B7-H3xPD-L1 双特异性 ADC,正在实体瘤 Ⅰ 期阶段。此外,映恩还开发了 EGFR x HER3 双特异性 ADC DB-1418,以及 DB-1421,目前在临床前阶段。
在肿瘤领域,映恩还有一个有效载荷抗体偶联平台——DUPAC。DUPAC 平台主要用于开发优于传统细胞毒性药物、且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连接子-有效载荷复合物的 ADC,以应对耐药性以及难治性肿瘤。映恩目前公开了一款基于该平台开发的管线 DB-1316,拟单药治疗实体瘤。
在 ADC 自免领域,映恩也有布局。其开发的 DIMAC 平台搭载了映恩专有的免疫调节有效载荷,主要用于开发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 ADC。基于此平台,映恩开发了一款 BDCA2 ADC 管线 DB-2304,拟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型红斑狼疮,正在 Ⅰ 期阶段。
引进与授权并行
License-out 交易总额超 60 亿美元
根据招股书,合作是映恩加快其产品管线的一个重要策略。一方面,其会选择从外部引进有潜力的抗体产品,然后基于自己的 ADC 平台快速将其开发成 ADC 候选药物;另一方面,对于开发出来的 ADC 管线,通过 License-out 授权与合作伙伴一起,加速其全球研发进程。
映恩曾先后从北京先通引进了 HER3 单抗、HER3 双特异性和多特异性抗体,并基于这些抗体开发了 HER3 ADC 管线 DB-1310 和 EGFRxHER3 双特异性抗体 ADC 管线 DB-1418。
此外,映恩还从达石药业引进了其 B7-H3xPD-L1 双特异性抗体,并基于该双抗开发了 B7-H3xPD-L1 双特异性抗体 ADC 管线 DB-1419。
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协会组织专家对四川省长征药业股份有限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以..学习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四川生
2025年元旦伊始,四川省医药保化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