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任命冯佶为公司总裁、首席运营官,负责公司经营管理。据悉,该岗位未来将协助董事长进行战略制定、战略投资及董事会的有关管理,原总裁戴洪斌升任副董事长。其他主要高管的人员分工没有太大变化,执行副总裁张连山仍坐镇创新药研发领域,执行副总裁江宁军继续主管创新药国际化、临床研究和商务拓展。
-
1994年,冯佶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担任神经内科医师。
-
1997年,加入诺华中国,开启外资药企职业生涯。
-
2000年,加入安万特(现为赛诺菲收购),担任品牌经理。
-
2003年,加入阿斯利康中国,历任包括呼吸/麻醉业务市场总监在内的多个领导职位。
-
2011年,冯佶升任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及心血管业务部负责人。
-
2015年,出任阿斯利康全球产品组合和产品战略部副总裁,负责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及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策略及产品线管理。
-
2017年,回国担任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
-
2019年起,冯佶被任命为阿斯利康国际业务部区域副总裁,全面负责亚洲地区业务,并成为国际业务管理团队成员。
恒瑞2024年海外BD交易驱动净利润增长47.28%3月30日,恒瑞医药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79.85亿元,同比增长22.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增长47.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1.78亿元,同比增长49.18%,净利润增长的20亿元主要来自于海外BD授权首付款收入。报告期内累计研发投入82.28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65.83亿元,销售费用83.36亿元,同比增长10%。2024年创新药销售收入达138.92亿元(含税,不含对外许可收入),虽然面临竞争加剧、产品降价及准入难等因素影响,仍然实现了同比30.60%的增长。去年2款1类创新药(富马酸泰吉利定、夫那奇珠单抗)获批上市。已在中国获 批上市17款新分子实体药物(1类创新药)、4款其他创新药(2类新药)。收到 德国Merck的1.6亿欧元对外许可首付款和Kailera的1亿美元对外许可首付款等许可合作对价。套现18.47亿元!药明康德再出售药明合联4.23%股票药明康德在4月1日通过大宗交易继续出售所持有的药明合联5080万股股票,约占药明合联当前总股本的4.23%,成交金额约21.78亿港元(不包含手续费等交易费用)。经初步核算,本次出售药明合联股票的投资收益约为18.47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最近一期(2024年度)经审计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超过10%。2024年11月8日及2025年1月10日,通过两次大宗交易,药明康德累计出售药明合联8600万股股票,约占药明合联当前总股本的7.17%,累计成交金额约24.26亿港元(不包含手续费等交易费用),出售药明合联股票累计实现的投资收益为20.16亿元人民币。药明康德三次大宗交易减持药明合联累计套现38.63亿元,直接通过投资收益给药明康德创造利润。3月31日,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受让股权的方式合计取得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约65%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成都先导将成为南京海纳医药的控股股东。最终股权比例、交易价格将由各方另行协商并签署正式收购协议确定。海纳医药是一家聚焦改良型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的一体化全流程医药研发企 业。公司以关键技术为驱动、临床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与研发水平, 形成了“CXO+MAH”的业务模式。海纳医药曾经在2023年申报创业板上市,后因上市门槛收紧,上市无望。4月1日,华东医药宣布其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研发代码:HDG1901)上市许可申请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受理,申报适应症为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根据华东医药新闻稿介绍,该公司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于2023年4月完成1期临床试验,于2024年10月完成2型糖尿病适应症3期临床研究,在该项3期试验中比较了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HDG1901与原研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二者疗效相当,结果达到等效性;安全性良好,HDG1901组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任何级别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和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数值上均略低。该3期研究结果入选了2025年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会议POSTER Presentation,将于2025年6月20-23日在大会上进行研究成果展示。此外,华东医药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体重管理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申请于2024年9月获得NMPA批准,并于2024年12月完成3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