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传奇生物亏损收窄;复星医药套现1.2亿美元;再鼎医药首个ADC药物上市......
发布时间: 2025-03-17     来源: 新康届

一周热点回顾

传奇生物亏损收窄CAR-T产品2024年销售9.63亿美元

3月11日,传奇生物LEGN.NASDAQ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业绩。2024年,传奇生物全年净亏损1.77亿美元,这个数字较2023年的5.183亿美元大幅收窄。

亏损收窄主要得益于传奇生物的核心产品西达基奥仑赛注射液英文商品名Carvykti中文商品名卡卫荻的销售增长Carvykti在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销售额分别为约3.3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4.2亿元和9.6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0亿元

根据传奇生物、杨森与诺华三方制造供应协议,CARVYKTI®于2025年第一季度在诺华生产基地正式启动商业化生产。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传奇生物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达11亿美元,公司认为这些将提供至2026财年第二季度的资金支持,届时公司有望实现剔除未实现汇兑损益的营业利润。

复星医药出售和睦家剩余股权,套现1.2亿美元

3月13日复星医药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复星实业拟以现金约1.24亿美元的对价向Calcite Gem(华平投资管理基金)转让其所持有的标的公司(主要资产为 “和睦家”医院和诊所)940万股普通股,约占标的公司股份总数的6.6%。

本次交易完成后,复星医药将不再持有标的公司的股权,且该交易将为复星医药集团贡献税后收益人民币约6.5亿元。

超52亿美元,罗氏引进新一代减肥疗法!

3月12日,罗氏(Roche)宣布与Zealand Pharma达成全球合作及许可协议,共同开发后者的胰淀素类似物petrelintide作为体重管理的基石性疗法,这项合作的总金额高达52.5亿美元;

通过公开渠道查询,全球范围内已有近10款以胰淀素为靶点的新药进入临床研究阶段,除了胰淀素受体激动剂,还有多款与GLP-1、降钙素受体等组成的双重受体激动剂,适应症则涵盖了肥胖症、2型糖尿病、膝骨关节炎等。

再鼎医药首款 ADC 疗法在国内申报上市

3月13日,CDE官网最新公示,Seagen公司和再鼎医药共同申报的注射用维替索妥尤单抗的上市申请获得受理。申报上市的适应症为:用于治疗系统性治疗期间或之后病情进展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

维替索妥尤单抗是是再鼎从 Seagen(现已被辉瑞收购)引进的一款靶向组织因子(TF)的 ADC。该药已于 2024 年 4 月获得美国 FDA 完全批准,用于治疗在化疗期间或化疗后疾病进展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成年患者,是目前宫颈癌领域唯一一款获批的 ADC 疗法。

全球首个!科伦博泰TROP2 ADC药物获批肺癌适应症

3月10日,科伦博泰靶向TROP2的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sac-TMT)(佳泰莱®)获NMPA批准第二个适应症,用于治疗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和含铂化疗治疗后进展的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这是全球首个在肺癌适应症获批上市的TROP2 ADC药物。

2022年5月,科伦博泰曾授予默沙东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以外的所有地区开发、使用、制造及商业化芦康沙妥珠单抗(sac-TMT)的独家权利。

艾伯维超级重磅喜开悦®在华获批,免疫双子星悉数亮相中国

3月10日,艾伯维宣布白细胞介素-23(IL-23)抑制剂喜开悦®(利生奇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克罗恩病适应症,此次获批的包括静脉注射及皮下注射两种剂型。

喜开悦®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成人患者的白介素-23抑制剂,其2024年以117.18亿美元的全球营收正式进入百亿美元俱乐部,并有望在2025年向自免领域的“药王”宝座发起冲击该产品也是艾伯维在中国炎症性肠病领域继修美乐®(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瑞福®(乌帕替尼缓释片)之后推出的又一款重磅新药。

HPV疫苗“失灵”后,默沙东加码儿药打响业绩保卫战

近日,默沙东一款抗病毒新药的新剂型在国内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因适应症囊括药物短缺的儿童用药市场,引发行业关注。

全球范围内,儿童药产品短缺一直是待解的难题,在我国儿童药物市场亦被认为是一片蓝海,市场规模已达千亿。

近几年来我国接连出台政策鼓励儿童药物的研发创新并有意加快相关药物的审评审批,刚过去的2025全国两会上,有代表提及要加大儿童罕见病药物的研发速度以及集采范围,解决相关药物短缺难题。

在此节点,默沙东的儿童新药或将被纳入优先审评,并借此快速切入这一千亿市场,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头对头试验——国产创新药内卷“高端局”

提及头对头临床试验,行业人士最多的评价是孤注一掷,难度大,风险高,无论药物本身还是企业实力层面,若无足够把握,一般不会轻易选择。

但在越来越内卷的市场下,近两年来,“头铁”的国产创新药已有增多的趋势

2020年以前,鲜有国产新药发起的头对头试验,但2022年便已经有8项,2023年仅半年便有8项。其中以“内卷之王”PD-(L)1赛道最为夸张,恒瑞、康方、石药、君实、信达等先后有单药,或双抗、联合疗法加入对阵“药王”K药的头对头试验中。今年以来,康方、信达依然有PD-1双抗陆续开展头对头试验。

究其背后原因,国产新药选择与全球重磅新药头对头硬刚,企业自身研发研发实力提升,以及相关政策推动、国际化发展趋势,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