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协会(IGBA,全球仿制药行业代理人,会员包括美国普享药协会AMA)发布了一份题为《系统博弈——原研药企常青策略对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市场准入影响的综述》的报告,系统性揭示了原研药企为延长药品市场垄断期而采取的多种策略。
这些策略被统称为“常青策略”(Evergreen Strategies),目的是通过延长专利保护期限或利用监管漏洞,阻碍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进入市场,从而维持药品高价并限制市场竞争。在全球药品市场中,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已占据超过70%的用量(Volume),在降低药品成本、缓解国家医疗系统财务压力以及提高患者可及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报告认为原研药企的“常青策略”正在破坏这一平衡,并呼吁行业各方重新审视知识产权保护与药品可及性之间的平衡,努力构建高质量的专利体系以及健全的监管框架。
识林多次报道美国市场上原研与仿制之间在药品监管、法律、学术、商业等不同层面上的博弈。这篇报告的特点不仅在于其罗列了原研药企的各种策略,还在于IGBA在全球范围内做了相当广泛的调研。长达123页的报道涵盖了美国、欧盟、日本、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展示了大量已上市药品相关的实际案例,用于佐证IGBA的观点,从而尝试影响业界、尤其是监管方和支付方的认知。
在我国药业加速全球化和创新化的时代,该报告对原研药企,仿制药企,以及药品监管部门,医保和专利部门,均有可参考之处。
下面简要看看报告中罗列的7种主要“常青策略”及典型案例,审视这场也许永无休止的仿制创新系统博弈(Gaming System)。
注:以下措辞与观点均源自IGBA报告,不代表识林观点。
策略1:专利丛林(Patent Thickets)
原研药企通过利用专利体系,针对同一药品申请大量专利,从而延长其专利药品的市场垄断期,这被称为“专利丛林”,其目的是通过复杂的专利网络提高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企的市场准入门槛,阻碍其竞争能力。在一些地区,预防性禁令(Preliminary Injunctions,即诉讼未决时可阻止药物上市)的存在使得专利丛林策略更为有效。
利托那韦(Ritonavir)用于治疗艾滋病,自1994年首次申请专利以来,已形成超过800个专利家族,覆盖化合物本身及其后续创新、变体、衍生物、与其他化学物质的组合、生产方法和使用方法。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即K药)年治疗费用约为16.5万美元。截至2021年10月,其原研药企已申请129项专利。利格列汀(Linagliptin)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该品种及其复方制剂(利格列汀+二甲双胍)在印度面临原研药企的多项专利侵权诉讼。尽管德里高等法院最终拒绝了预防性禁令请求,并指出原研药企试图通过重复申请专利来实现“常青”,但在诉讼期间(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仿制药企仍被阻止上市。
策略2:滥用专利链接(Patent Linkage)
专利链接策略将仿制药或生物类似药的审批、定价、报销或列入医保目录与原研药的专利状态挂钩,但并非仅仅对仿制药企有利。原研药企也可利用专利链接机制在审批过程中制造障碍,从而延长其药品的市场垄断期,阻碍低价药品进入市场。
吡非尼酮(Pirfenidone)原研药企通过专利链接策略起诉仿制药企,延迟了仿制药在加拿大审批。尽管仿制药企最终胜诉,但整个诉讼过程耗时两年,在此期间,低价版本的药品无法上市。治疗青光眼的拉坦前列素(Latanoprost)原研药企则用类似策略延迟了仿制药进入意大利市场,导致患者七个月无法获得低价药品,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给意大利医疗系统带来了1400万欧元的额外成本。最终,原研药企因滥用常青策略被罚款1340万欧元。
策略3:限制“瘦身标签”(Skinny Label)
“瘦身标签”(也译作“标签剔除”)本是监管授予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企在专利到期的适应症上尽早推出产品的一种制度安排。当某一适应症存在专利保护时,仿制药企可以选择从说明书中移除该专利适应症,仅针对专利已到期的适应症推出产品。这一机制对于确保非专利适应症的竞争不被延迟至关重要。然而,原研药企常常试图限制“瘦身标签”的适用范围,从而阻碍低价药品的上市。
马昔腾坦(Macitentan)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其原研药企在加拿大起诉了一家仿制药企。尽管仿制药企完全移除了专利适应症,但法院仍支持原研,限制了“瘦身标签”机制的使用。在美国,二十碳五烯酸乙酯(Icosapent ethyl)的原研药企对仿制药企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尽管后者采用了“瘦身标签”并明确声明不涉及专利适应症,原研仍然声称仿制药企有意诱导医生开具其仿制药版本,从而直接侵犯专利。法院的介入导致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企在采用“瘦身标签”策略时面临法律不确定性,必须十分谨慎表述其药品的适应症,以避免侵权指控。
策略4:产品跳转(Product Hopping)
产品跳转指的是原研药企在市场竞争前夕推出略微改良或下一代版本的药品,并鼓励市场转向新版本。新版本通常受到更新、更晚到期的专利保护。原研药企往往会停产原版本,从而迫使患者转向新版本。即使新版本没有专利保护,这种策略仍会造成重大影响。原研药企可以令原版本的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过时,导致开发成本浪费,并延迟竞争。
在印度,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美金刚(Memantine)原研药企通过产品跳跃策略,将片剂(Namenda IR®)替换为胶囊版本(Namenda XR)。尽管两者成分相同,但新版本价格更高,医生更多地开具新版本处方。盖胃平原研药企在仿制药即将上市英国之际,推出了名为新版本(Gaviscon Advance Liquid),并从英国国家卫生服务(NHS)数据库中撤回了原版本(Gaviscon Original Liquid)。由于医生广泛依赖NHS数据库开具处方,这一策略导致医生只能更多地开具新版本处方。此举被英国竞争管理局发现。最终,原研药企承认违反了英国和欧洲的竞争法,并同意支付1020万英镑的罚款。
策略5:定价策略(Pricing Strategies)
原研药企通过掠夺性定价将药品价格设定在不合理的低水平,迫使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企退出市场或阻止其进入和扩大市场份额。大幅度降价看似为患者提供了短期利益,但本质上仍是一种反竞争行为,其目的是排挤竞争对手并维持长期的市场垄断,长远来看仍会对医疗系统的可持续性、市场竞争的健康发展以及患者的长期利益产生负面影响。
美罗华(Rituximab)原研药企通过将价格设定在低于产品成本的水平,试图在关键的公共招标中阻止生物类似药的进入阿根廷市场。此外,该公司在乌拉圭也采取了类似的定价策略,但被乌拉圭反垄断机构罚款81.45万美元,后因法院未认定其为非法行为而撤销罚款。赫赛汀(Trastuzumab)的原研药企通过扭曲竞争的定价策略在罗马尼亚的招标中排除生物类似药。这一行为被罗马尼亚竞争管理局认定为反竞争行为,并处以947万欧元的罚款。该判决最终被罗马尼亚最高法院确认。
策略6:诋毁(Denigration)
有些原研药企通过诋毁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误导医生和患者,使其对这些药品产生不信任感,并影响公众舆论,促使患者继续购买价格更高的原研药。
2017年,法国竞争管理局发现,芬太尼透皮贴剂(Durogesic)原研药企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试图说服法国药品安全机构不要在国家层面授予竞争产品的仿制药地位,尽管这些产品已在欧盟层面获得批准;此外原研还通过虚假宣传和误导性语言,诋毁仿制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造医疗专业人士的怀疑。这种策略取得了显著效果,超过一半的法国药房受到误导,导致仿制药的市场渗透率极低。
策略7:滥用独占期(Misuse of Exclusivity)
原研药企不仅滥用专利保护,还可能滥用独占期,如数据独占期和市场独占期。这些监管独占期旨在保护原研药企的研发投入,但当独占期到期后,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企应被允许进入市场,从而增加患者对低价药品的可及性。然而,原研药企常常试图尽可能延长独占期,以维持市场垄断并继续获取高额利润。
在欧盟,伊马替尼(Glivec)原研药企通过获取其产品组合中另一种药物(达沙替尼,Tasigna)的孤儿药独占权,成功延长了伊马替尼的独占期。由于这种策略,其仿制药的上市时间被推迟了六年。上一代药王阿达木单抗(Humira)原研药企在墨西哥通过每次新增适应症时延长数据独占期(每次延长5年)的方式,将独占期从2003年首次获批后的五年延长到至少2024年,将生物类似药的竞争推迟了十六年。
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关于举办2025年度四川省药品生产企业质
各药品生产企业: 随着国家药监..协会组织专家对四川省长征药业股份有限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以..学习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四川生
2025年元旦伊始,四川省医药保化品..2024年第二期药品生产企业拟新任质量受
应我省部分药品生产企业需要新增设..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届五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关于启用《药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培训
各相关企业: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关于收取2024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章程
会徽设计说明: 本标志以表现四..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