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一系列破坏性政策的推出,美国科学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震荡。从联邦科研经费削减到学术环境的不确定性,以至于许多科学家们警告称,这些变化可能动摇美国数十年来的全球生物医学领导地位,并引发大规模人才流失。
行业媒体 STAT 采访了全美十几位科学家和学者,下面是一些重点摘要。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近期宣布,将对所有新拨款和现有拨款设置 15% 的间接成本上限。这些资金原本用于支持实验室基础设施、合规管理人员和基础运维(如水电、安保等)。据 STAT 分析,部分顶尖大学和医疗机构年损失可能超过1亿美元。尽管联邦法院已暂缓该政策,但其释放的信号已引发连锁反应。
华盛顿大学生物学教授 Carl Bergstrom 形容,"美国学术界正在经历大甩卖。"他指出,间接成本支撑着生物医学创新生态系统,"不仅是研究突破的基石,更是维系公私领域人才流动的关键"。
在耶鲁大学从事免疫学研究的博士后 Peiwen Lu 坦言,政策动荡已改变她的职业规划。原计划在美国寻求教职的她,开始同步申请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和香港中文大学等海外职位。"虽然仍倾向留在美国,但我的信心正在流失。"这种焦虑在年轻科学家中颇具代表性: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数据显示,37% 的理工科研究生和 57% 博士后来自海外。
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癌症研究员 Miriam Merad 警告,"科学家就像运动员,哪里有机会就去哪里。"这位法裔阿尔及利亚科学家直言,特朗普政策正在侵蚀美国作为"科研灯塔"的吸引力。她注意到,欧洲同行已开始将美国动荡视为招募良机。日内瓦大学病毒学家 Isabella Eckerle 在社交媒体呼吁,"这是一个招募美国顶级科学家的黄金机会,这将促进欧洲传染病研究并推动创新!"
早在特朗普上任前,美国学术界已面临人才流失:2012-2022年间,生命科学博士毕业生进入学术界的比例从 46% 跌至 27%,选择工业界的比例从 29% 升至 54%。
研究显示,NIH 项目资助延迟 30 天以上,会导致实验室成员离开美国的概率增加 3 个百分点。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大约一半停止在美国工作的人可能已经永久离开了美国。多伦多大学学者 Wei Yang Tham 指出,"冲击往往最先落在最脆弱的博士后和研究生身上。"
尽管欧洲部分国家同样面临科研预算削减(如荷兰计划削减数十亿欧元教育研究经费),但其相对稳定的环境仍具吸引力。德国《明镜周刊》评论称,"特朗普对科研自由的攻击将增强欧洲科研地位。"与此同时,中国凭借充足资金和快速发展的生物技术产业成为另一选项。Bergstrom 指出,"中国顶尖大学实力非凡,正通过巨额投入构建人才库。"上个月摩根大通医疗会议上,中国生物医药创新成果已引发投资者和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梅西综合癌症中心主任 Robert Winn 强调,过去 30 年联邦资助推动的癌症研究使死亡率下降 33%,"这种进步正面临威胁"。临床研究人才流失可能导致重大疾病治疗试验减少,直接危及患者生存希望。
尽管现状严峻,美国科学家们仍存希望,他们表示,只要研究人员和公众表现出对科学的支持,迄今为止造成的任何损害仍有可能逆转。
《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协会组织专家对四川省长征药业股份有限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以..学习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四川生
2025年元旦伊始,四川省医药保化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