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全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权威解析:明年落地!谁是“被削减项”?
发布时间: 2024-11-27     来源: MedTrend医趋势

11月23日,国家医保局组织召开“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首场解读直播(以下简称“直播”),从顶层设计思路、实施路径、执行细则等多个方面详细分享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从理念到落地的关键要素。

今年以来,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成为与行业反腐、医保监管并行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作为改革之中的重要抓手,国家医保局在短短一年内就发布了11项立项指南,超过过去三年的总和近一倍,行动不可为不迅速。

有改革就有变化,对存量价格项目进行系统性重塑,势必就要对某些收费项目进行合并、删改等,比如近期热议的“手机不能看医院CT就要少收费”正是这项改革的成果之一。

医疗服务价格是整个行业价格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其规范势必对诊疗行为产生深远影响,也必将影响到整个产业逻辑。

比如,医疗影像AI目前单独收费的可能性被关上了大门,会对整个赛道的商业模式造成什么影响?比如放射检查服务价格不按特定部位立项,而是按照不同技术路径立项,是否会影响医疗机构购置大型设备的采买决策?

牵一发而动全身。

医趋势在直播现场获悉,按照规划,改革将以“三步”推进:

  • 2024年底,编制好覆盖大部分学科领域的立项指南,基本完成顶层设计。

  • 2025年第三季度前各省做好落地。

  • 各地试运行2-3年之后,适时推出新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目录。

 

“让医院收费更清楚,让患者付费更明白。”立项指南编制进度条正在加速,全国医疗服务价格一盘棋的时代或许就在不远处。

01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一个都不能少”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是医疗机构提供诊疗服务的计价单元,也是“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检查费”中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体现。

过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由各省价格部门牵头制定,然而,各省之间价格项目不仅数量差异较大,价格项目的名称、项目内涵、计价单位以及耗材收费等也有较大差异。

如今,国家医保局通过编制立项指南,将原来地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了统一和规范。未来,不规范、不一致收费情形将越来越少,医疗服务价格全国一盘棋管理时代或将到来。

本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是彻底而全面的。

医趋势在直播现场获悉,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共发布17批立项指南,包括主项目271个,加收项250个,拓展项88个,总计收费编码609个。

此外,其他的立项指南也正在推进的路上,包括已完成征求意见环节3批、正在征求意见3批、已完成初稿至少6批。

也就是说,医保局计划推出的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指南总计至少29批,包括产科、护理、超声检查、放射检查、妇科、麻醉、口腔、眼科、普外科等各个细分学科领域,几乎覆盖所有学科对应的全部临床诊疗场景。

02

增量新政的主要抓手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可以说是医保局牵头进行的三医价格改革的最后一块拼图。过去几年通过集采、谈判、飞检等动作腾出的空间,能否换成医疗机构、医生的阳光收入?这最后一环,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更高层面上的规划也在发生着。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研究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实工作。


探索增量政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正是医保系统方面的主要抓手之一。

 

比如:

 

  • 护理类立项指南(试行)中,新设立“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

  • 产科类,将“分娩镇痛”“导乐分娩”“亲情陪产”等项目单独立项;

  • 综合诊查类,新增“安宁疗护”“上门服务费”“航空医疗转运”等项目,促进补齐供给短板...

     

可见,增量新政主要聚焦老龄化背景、生育友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几个方向而定。

此外,为拓展项目的前瞻性,使其内涵更加丰富,医保局不仅着眼于当下,还再尝试向前一步,纳入更多新兴诊疗技术收费项目,以加收项扩展项两种形式体现。

  • 加收项是指同一功能目的的项目中,存在方式不同或应用场景不同,需要通过不同差异化的收费标准予以体现。比如产科治疗过程中的引导分娩转剖宫产、放疗中的立体定向放疗计划等。

     

  • 扩展项是指与主项目服务产出相同,但以不同的方式或者变换场景开展的医疗服务,只需要扩展价格项目的适应范围。比如器官移植中的异种器官移植、CT扫描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

     

如果说加收项是为当下技术难度更高的医疗服务“标价”,那么拓展项则代表了对未来创新技术的可行性探索。

以在CT扫描中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为例,据有关负责人解释,“在调研过程中,各方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医生提高效率和准确率,但尚未完全实现‘平替’。”因此,医保局决定——在收取相关诊疗费用后,不宜额外使用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向患者收费。

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之下,医院可以选择培养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也可以选择人工智能参与到诊疗的过程当中,“两者是并列选择的关系”。

医保局特别以此举例,或意在说明,除非某一新技术对临床诊疗带来本质的飞跃,仅就“提质增效”这一价值点来说,还不足以说服医保方为其买单。因此,对于包括影像AI在内的、同类技术路径的企业来说,必须尝试摆脱医保思维,寻找到新的商业模式。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