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集采还是医保谈判,在常态化的推进过程中,都将迎来一个全新的阶段。九批集采首次延长采购期限至4年;医保谈判前不久,医保局释放“给予新药回报,探索和完善新药价格形成机制”的积极信号,都为接下来的谈判铺垫了十分的期待。
明天,医保谈判就开幕了,会有哪些亮点?
今年除了PD-1之外,实际上ADC王者DS-8201,两款CAR-T产品,以及众多国产原研药或将现身药价谈判。多个同靶点同适应证药物将展开角逐,如诺华瑞波西利入场,挑战礼来阿贝西利在CDK4/6抑制剂的地位。免疫治疗领域,跨国药企来势汹汹;糖尿病领域,本土Pharma和Biotech都带着新产品等候入场……未来几天,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PD-(L)1后来者
集体“放弃”药价谈判
昔日,药价谈判现场专属于PD-1的拉扯、焦灼与热闹,不复存在,也许以后也是这样。
今年,目录外进口/国产PD-(L)1“后来者”集体“消失”,唯剩基石的舒格利单抗形单影只。
这似乎愈发应验了一名投资人的预测:2022年医保谈判中,13个符合申报条件的国产创新药主动放弃谈判资格,正大天晴/康方生物的派安普利单抗以及誉衡生物的赛帕利单抗这两款同靶点、同适应证的产品的企业,均选择退出,但在此之后,“估计还会越来越多”。
2019-2021年,是各大PD-1选手在谈判场外暗自博弈、相互试探的几年。离开谈判桌,谁的脸上笑容洋溢,谁低头行色匆匆,都成为了行业“蹲点”关注的大戏。尤其在2021年,PD-1四小龙恰逢“多事之秋”,商业化负责人多次变动,进医保存在诸多意外。一切都是看点,也都是PD-1排位之争、格局之战中的关键对弈。
但到了2022年、2023年,变化悄然发生。国产PD-1四小龙竞争格局基本已定,PD-1赛场集齐MNC、本土Pharma、Biopharma和Biotech各方势力,而康方生物、誉衡生物、复宏汉霖、乐普生物、康宁杰瑞/先声/思路迪带着PD-(L)1“后来者”加入到浮沉之战。
先入局者在支付准入、商业化路径等多方面的探索实践,让后来者们理性地看清了颇多事情:自家创新药是否一定进医保?是否一上市就进?实际上,随着医保谈判的常态化,准备充分的药企基本可以做到预期明确,而他们对支付准入的理解愈发成熟。更重要的,是结合自身团队配置、管线布局以及产品所在市场竞争格局等多种因素,找到最符合自己的商业化策略,在此基础上,决胜的关键在于销售实力。
MNC率先“放弃”了进医保,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策略。当国产PD-1在医保大门处争个“头破血流”时,几年没谈成的MNC纷纷调整援助方案,降低患者自付比例。仔细观察MNC的策略会发现,他们会在提前布局大适应证中不同靶点的情况下,“挑选”适应中国患者又具差异化的适应证进行布局,守住总愿意为其买单的那一部分患者群体。
而先选择进医保为策略的PD-1四小龙,也诠释了商业化策略的重要性,更证明了销售实力这一王道。
最初是恒瑞卡瑞利珠单抗、百济替雷利珠单抗、信达信迪利单抗对垒,现在已是百济替雷利珠单抗反超再强势登顶,并且越来越稳。IQIVA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产品牌总计占PD-(L)1市场80%的患者份额。其中替雷利珠单抗拿下市场率第一。在替雷利珠单抗的后面,有率先进入国家医保者,有势头猛烈但踩点失利者,还有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PD-1。
百济在适应证上一边“选大”,一边夺“先发”优势,再快节奏进入医保,这助其快速从超越别人到超越自己。然而更不能忽略的,是其商业化实力:建立了国内最大规模之一的肿瘤销售团队,设有专门负责肺癌、肝癌、消化道肿瘤等瘤种的团队。针对腰部和尾部市场,先把产品做大,再按照体量、产出等不断拆分,从而走向专业化。
在商业化上有些“拙荆见肘”的君实,其PD-1产品尽管拥有率先上市的优势,颇具差异化的适应证也较早进入到医保,但特瑞普利单抗的销售表现在同行中却不算特别突出,甚至历经颓势。2018年底,凭一个小适应证打天下的特瑞普利单抗带来了大捷的消息,但在2019和2020年,其适应证拓展历经“空档期”,到了2021年销售额下降,直至2022年,君实自主商业化的特瑞普利单抗才显露起色。
而现有的国产PD-(L)1“后来者”,尽管没有进医保,但有销售实力的已经各具锋芒。
复宏汉霖刚发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复宏汉霖总营收超39亿元,同比大增84%,与2020年5.88亿元的营收对比强烈。其PD-1产品斯鲁利单抗实现约8.65亿元的销售额,自2022年3月上市以来,该产品销售收入持续走高,现在的表现已与去年甩开了差距。斯鲁利单抗上市的时间很靠后,该产品获批时,复宏汉霖提出“2023年以整体市场份额进入中国五大PD-(L)1抑制剂”的目标。如今来看,其强大的自主商业化能力已经助其在兑现目标的道路上加速冲刺。
康宁杰瑞、思路迪医药、先声药业三方达成战略合作推出的PD-L1抑制剂恩沃利单抗(2021年上市)表现也不俗。三者分工合作,先声负责其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商业推广工作。根据思路迪披露的业绩,2022年恩沃利单抗销售额达5.67亿元。
PD-1描绘了一幅国内充分竞争的药品市场画卷。PD-1企业改变策略的启示在于:是秦是楚,更多在于理性的商业化谋略和布局,自主商业化强的,不进医保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从去年到今年,再到未来,“放弃”医保谈判的创新药或许会越来越多,而有受访者曾告诉E药经理人,作为一种商业化策略,企业是否进入医保目录其实无所谓对错。医保是创新药商业化的重要渠道,而非唯一渠道。企业选择进入医保目录,一般会基于产品创新层次、可替代性,进入医保目录后同类药物竞争情况,进入医保目录的时期等因素综合考虑。
但可以肯定的是,产品越能体现出创新性,才能越拥有议价权。而那些不进医保也能取得较好成绩的“后来者”,其产品力本身较为强劲,如恩沃利单抗难得的皮下注射优势。随着国家收紧对于同质化创新产品的审批,将极大利好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当创新药企开始转战除了医保之外的其它渠道时,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多样化的商业化渠道已经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本次国谈亮点梳理及预热
在医保谈判前夕,有哪些产品值得关注?医保局释放的积极信号会对本次谈判产生哪些影响?
“天价”CAR-T药物上新
“天价”CAR-T药物再次出现在名单,分别为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两款均为CD19 CAR-T。而赶在今年6月30日踩线获批的驯鹿生物靶向BCMA CAR-T产品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却并未出现在初审名单中,则意味着无缘医保谈判。
实际上,对于公认价格昂贵的CAR-T产品来说,商业化一直是一大难题,经过两年谈判,至今尚无CAR-T产品纳入医保,更多寻求惠民保等商业险补充。
那么,随着一款新的国产CAR-T驯鹿/信达的伊基奥仑赛注射液进入市场,获得医保谈判入场券的阿基仑赛注射液和瑞基奥仑赛注射液,是否会调整策略?2023年的国谈是否将迎来新的看点?
本年度最热选手ADC
今年从年初“火”到现在的当属“ADC”,行业里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相关话题的讨论。而在今年国谈初审名单中,亦有不少ADC选手入围。
最值得一提的是,ADC全球明星选手DS-8201将亮相。实际上,该产品于今年2月才在在国内获批,单药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一种或一种以上抗HER2药物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成人乳腺癌患者。作为全新一代靶向HER2的ADC药物,DS-8201目前在国内上市价格为8860元/支。
与此同时,曾被云顶新耀退回的吉利德ADC产品戈沙妥珠单抗也出现在了初审名单之内。在2022年通过初步审查名单的辉瑞的奥加伊妥珠单抗,未能进入当年的医保目录,不过在2023年最新公布的名单中,再次看到了奥加伊妥珠单抗的身影。
早前,在国内已上市的ADC药物中,荣昌的维迪西妥单抗、罗氏的恩美曲妥珠单抗、武田的维布妥昔单抗均已进入医保目录。今年若三款ADC产品顺利纳入医保,会给市场格局带来哪些改变呢?
国产新冠药“战”医保
去年,大家对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医保谈判的关注度空前,而今年,上半年获批的几款新冠药同样将在今年“角逐”医保目录。其中,包括君实的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众生的来瑞特韦、先声的先诺特韦/利托那韦。
值得一提的是,先声的先诺特韦/利托那韦选取了目录内阿兹夫定作为参照药,阿兹夫定片医保价格约为11.58元/片/3mg;而君实的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和众生的来瑞特韦都选取了辉瑞的Paxlovid作为参照药品,该药物单价为1790元。今年,国产新冠药“战”医保情况又将如何呢?值得关注。
罕见病用药会否再现“灵魂砍价”?
罕见病用药进医保情况向来是医保谈判关注重点之一,“灵魂砍价”也由此走红,如2021版的诺西那生钠、2022版的利司扑兰。
今年值得关注的罕见病产品有:如连续两年与医保目录“失之交臂”的戈谢病治疗药物注射用维拉苷酶α今年依旧出现在了初审名单中,而目前医保目录内尚无任何用于戈谢病治疗的特异性药物,今年谈判值得期待。
去年新获批的BI的佩索利单抗,以及今年上半年新获批的BMS的盐酸奥扎莫德胶囊、苏庇医药的尼替西农胶囊、TEVA的醋酸格拉替雷以及再鼎License-in的重磅药物艾加莫德α注射液都出现在了初审名单中。
今年,罕见病药物各自的谈判策略是什么?会否再现“灵魂砍价”?
PI3Kδ抑制剂格局会否生变?
目前,国内已上市的PI3K抑制剂有三款,分别为石药度维利塞、璎黎/恒瑞林普利塞、拜耳可泮利塞,均未进入医保。
率先上市的为石药度维利塞,于2022年3月获批,其余两款PI3K抑制剂均为今年上半年在国内获批上市。其中,石药度维利塞、璎黎/恒瑞林普利塞被纳入医保谈判目录名单。
石药度维利塞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成人患者。该药是由Verastem Oncology开发,石药集团获得了在中国(包含香港、澳门及台湾)开发和商业化度维利塞的独家产品特许及合作协议。
有意思的是,石药放弃了2022年医保谈判机会。彼时,业内分析称,或是出于成本控制的考量和顾及全球定价体系。也有投资人告诉E药经理人,“滤泡淋巴瘤本身就是一个很小的适应证,石药的考虑可能是要保价格,等大适应证上市后有更多的市场空间。”
而璎黎/恒瑞PI3Kδ抑制剂林普利塞片与度维利塞是同样的适应证,双方医保准入或在同一起跑线上。
再看恒瑞医药,今年多款产品参与本轮医保谈判,除了林普利塞,奥特康唑胶囊、磷酸瑞格列汀片也尚未纳入医保目录,将参与本轮谈判。
其余重点产品梳理
今年,同样有不少刚刚实现首款产品商业化的Biotech们,他们会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市场准入与商业化策略?简略梳理一二:
①华领医药多格列艾汀片
华领医药多格列艾汀片也进入了初审名单,该产品于2022年10月获批上市,用于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这款以葡萄糖激酶(GK)为靶点,全球首创、中国首发的First-in-class新药商业化进程也广受关注,加上定价相较传统基础药略贵,约420元/盒。对于该产品,进入医保或是其产品放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②轩竹生物安奈拉唑钠肠溶片
轩竹生物安奈拉唑钠肠溶片也几近于踩线获批。这是国内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安奈拉唑钠肠溶片,获批适应证为十二指肠溃疡。
实际上,国内此前已有多款上市的PPI类药物,包括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艾普拉唑等。其中,丽珠集团核心产品艾普拉唑与安奈拉唑钠肠溶片同为独家品种创新药,是其上市后将直接竞争的选手之一,最初由韩国一洋药品株式会社发明,2001年被丽珠集团引进国内,于2018年1月获批上市,2019年通过谈判纳入全国医保。在丽珠集团艾普拉唑奠定了多年的商业化优势后,轩竹生物安奈拉唑钠肠溶片要想从中蚕食市场,亦非一朝一夕。
③柯菲平医药盐酸凯普拉生片
柯菲平医药新上市的首款创新药产品盐酸凯普拉生片获批了十二指肠溃疡及反流性食管炎适应证。凯普拉生属于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是一种新型抑酸药物。同时也是中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胃酸领域、新靶点、新机制P-CAB创新药。
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