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问世充分改变了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格局。然而截至目前,ICI的最佳治疗时长尚无明确定论。在部分关键临床研究中,患者接受ICI的治疗时间长达2年;而在临床实践中,许多患者接受ICI治疗的时间实际上要超过2年。
近期,《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子刊JAMA Oncology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接受ICI治疗2年后仍在缓解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而言,停止ICI治疗(而非无限期地继续使用免疫治疗)并对其进行持续监测是一种具有临床意义的合理策略,且这种策略似乎并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结局。
截图来源:JAMA Oncology
论文指出,Keynote-010和Keynote-024试验的5年随访结果显示,两项研究中分别有83%和82%的患者在完成2年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后仍然存活了3年,且其中分别有48%和46%的患者后续未发生疾病进展且后续未接受其他治疗。不仅如此,两项研究中大多数发生疾病进展的患者(分别为81%和83%)还能从帕博利珠单抗再次治疗(rechallenge)中获益,实现疾病稳定或客观缓解。
论文指出,尽管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的长期随访结果表明,接受一定时长ICI治疗后发生缓解的患者,其疾病缓解状态可长期维持,但是临床医师对于是否应在一定时间后停用ICI仍存在一定的顾虑,而这种顾虑部分来自于CheckMate-153试验二线治疗的结果。CheckMate-153试验的结果显示,与接受无限期纳武利尤单抗持续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1年时间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显著缩短。此外,停药后疾病进展的患者再次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随访13.5个月后仅有36%(14/39)依然存活。尽管该研究主要针对二线治疗,且ICI持续时间只有1年,但这也导致许多临床医生更倾向于无限延长ICI治疗时间。
当前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基于美国全国性电子病历数据库(Flatiron Health),分析了与ICI治疗2年后停药相关的临床实践模式和患者生存结局,并比较了在未发生死亡或疾病进展的情况下,用药2年后停用ICI的长期应答者(固定疗程组)和接受ICI治疗超过2年的患者(无限期疗程组)的生存情况。
研究共纳入了2016年~2021年确诊、接受一线ICI治疗(单药治疗或联合化疗)的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其中,2年时仍在接受治疗且无进展的患者被分为固定疗程组(2年后停止治疗;治疗时间为700~759天)和无限期疗程组(持续治疗时间超过2年;治疗时间≥760天)。研究共筛选出70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其中固定疗程组纳入113例患者,无限期疗程组为593例。
中位随访14.0个月(从治疗后760天开始)的分析结果显示,固定疗程组与无限期疗程组患者的OS率并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具体而言,固定疗程组患者的2年OS率为79%,而无限期疗程组为81%。
值得一提的是,分析结果显示,在接受ICI治疗2年后,只有约1/5的患者在未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情况下停止治疗,2年时ICI的停药率并没有显著高于其他治疗时间点。
固定疗程组中,共有11例患者随后出现疾病进展,并再次接受ICI治疗(8例为单药治疗,3例为联合治疗)。具体而言,固定疗程组患者从停止一线治疗到开始二线治疗的中位时间为7.4个月,患者再次接受ICI治疗后的中位第二次无进展生存期(PFS2)为8.1个月。
总体而言,当前这项研究的结果显示,ICI治疗2年后仅有少部分患者在未发生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情况下停止治疗,而固定持续时间免疫治疗(2年)与无限期免疫治疗(>2年)在OS率方面并未产生统计学显著差异。此外,即使患者在停止ICI治疗后发生疾病进展,这部分患者也可能再次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协会组织专家对四川省长征药业股份有限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以..学习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四川生
2025年元旦伊始,四川省医药保化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