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王一飞团队研究揭示阿尔茨海默病(AD)的小胶质细胞高表达Mamdc2基因,该基因促进了嗜神经病毒感染诱导的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为理解AD和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之间的联系机制提供了新线索。相关研究发表于Journal of Infection。
AD的病毒感染性假说早已得到认可,HSV-1是与AD密切相关的最常见的人类嗜神经病毒,其感染可引起单纯疱疹性脑炎(HSE),然而,HSV-1与AD之间的联系机制仍不明确。因此,阐明HSV-1与AD之间的作用机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巨噬细胞,是脑内I型干扰素(I-IFN)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抵抗嗜神经病毒感染的关键防线。小胶质细胞的免疫反应与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包括AD,并且I-IFN信号还介导AD中的神经炎症。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AD小鼠小胶质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筛选出AD小鼠和HSV-1感染小鼠小胶质细胞中均高表达Mamdc2,分子机制研究发现Mamdc2通过其第一个 MAM 结构域与 STING 相互作用,增强STING 的聚合,促进TBK1-IRF3信号通路介导的 I 型干扰素的激活。这些结果表明Mamdc2通过调控STING的聚合促进小胶质细胞的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提示Mamdc2是 HSV-1 感染和 AD 发病机制之间的可能联系。
简而言之,该研究报道了Mamdc2正向调节小胶质细胞对嗜神经病毒的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为研究嗜神经疱疹病毒感染时小胶质细胞I-IFN反应的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阐明了Mamdc2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的机制,并为全面解析HSV-1和AD之间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理论依据。
暨南大学为该论文第一通讯单位,暨南大学生科院博士研究生王亦梁(目前为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为第一作者,王一飞教授为通讯作者。该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来源:中国科学报 朱汉斌)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inf.2021.12.004
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